最近氣溫變化劇烈,早晚溫差變大,很多人早晨起來忽然感覺頭暈發(fā)熱、咽干咽痛。這種秋天患時邪外感的情況并不少見,早在20世紀(jì),京城四大名醫(yī)之一——孔伯華老先生就曾治療過因時邪兼濕熱引起的一批感冒患者。下面請大家來了解幾則醫(yī)案。
溫馨提示:本月粉絲福利日互動活動中獎名單已公布,記得來文末查看獲獎名單哦!
高男 八月初九日
濕熱在中,為時邪所襲,寒熱頭痛,周身酸痛,口渴,舌苔厚膩,脈滑數(shù)而大,亟宜清解芳通。
生石膏一兩,薄荷葉錢半,知母三錢,地骨皮三錢,鮮蘆根一兩,鮮茅根一兩,青連翹三錢,酒芩三錢,嫩桑枝八錢,冬桑葉三錢,忍冬花五錢,蓮子心二錢,龍膽草二錢,大青葉三錢,荷葉一個。
【按】濕熱外感,治以辛涼清解。銀翹散、桑菊飲、白虎湯三方化裁使用,是孔師之常法。此例加用蓮子心、龍膽草、大青葉、荷葉,何也?蓋伏邪兼感,心肝并熱,且濕熱多從熱化,故用蓮子心、龍膽草苦寒直折心肝之火,大青葉著重清熱解毒,荷葉清陽以清頭目。

郭婦 八月初十日
濕熱兼外感,遂致寒熱,入夜尤甚,頭身痛楚。舌苔白膩,脈象滑大而數(shù),宜清解芳化。
生石膏八錢,薄荷葉錢半,蓮子心二錢,全瓜蔞八錢,鮮蘆根一兩,鮮茅根一兩,忍冬花五錢,知母三錢,龍膽草二錢,杏仁泥三錢,地骨皮三錢,竹茹六錢,焦梔子三錢,六一散四錢,鮮荷葉一個,紫雪丹四分(分沖)。
【按】此例寒熱夜甚,熱在陰分,必須清透外達(dá)。濕熱未盡,當(dāng)芳化滲利,故上用薄荷、鮮荷葉清芳宣透,下用六一散淡滲利濕。
徐男 七月二十七日
熱蓄于中,兼感時邪,服藥未當(dāng),迄未得解,寒熱未除,口渴喜飲,舌苔黃燥,脈象滑數(shù)而大,亟宜清疏涼解。
生石膏一兩,蓮子心二錢,龍膽草錢半,青竹茹五錢,鮮蘆根一兩,鮮茅根一兩,焦梔子三錢,全瓜蔞四錢,滑石塊四錢,忍冬花四錢,青連翹三錢,生知母二錢,生黃柏二錢,冬桑葉三錢,鮮九節(jié)菖蒲根三根,藕一兩,鮮荷葉一個,紫雪丹四分(分沖)。
【按】此例熱蓄時感,延日未解,又失于辛溫藥誤,是以寒熱未除,口渴喜飲,苔黃而燥,脈滑數(shù)大,里熱極盛,非重劑清化疏通不可。生石膏、蓮子心、龍膽草、梔子、生知母、生黃柏、紫雪丹甘苦寒以清內(nèi)熱,蘆根、桑葉、金銀花、荷葉等以清疏宣達(dá),藕有清解宣透之功,用鮮九節(jié)菖蒲根者,意在芳化濕邪,通竅豁痰,用滑石不僅利濕,且具甘寒清熱之功。

裘男 八月十一日
濕熱內(nèi)蘊(yùn),兼為邪襲,解之未當(dāng),日晡發(fā)熱,頭暈頗盛,脈大而滑數(shù),右寸關(guān)較盛,咳嗽亦劇,宜清疏涼化。
生石決明一兩,蘇子霜二錢,旋覆花三錢,代赭石三錢,知母三錢,白蒺藜三錢,地骨皮三錢,川柏三錢,杏仁泥三錢,焦梔子三錢,龍膽草二錢,薄荷錢半,鮮荷葉一個,紫雪丹四分(分沖)。
【按】日晡發(fā)熱,邪已入陰分,頭暈盛,肝胃兩陽并盛而上犯,故用生石決明、白蒺藜、旋覆花、代赭石加龍膽草、川柏、梔子、知母、紫雪丹,平肝清熱以凈陰分,杏仁泥、蘇子霜、地骨皮、薄荷、鮮荷葉清疏宣透以止咳肅肺。
田男 八月初九日
時邪束縛,肝胃并熱,氣機(jī)郁阻,表里兩實,口干便秘,耳聾多夢,脈大而數(shù),右脅際痛楚頗甚,亟宜清平芳化之。
生石膏一兩,忍冬花五錢,全瓜蔞八錢,生知母三錢,生黃柏三錢,鮮茅根一兩,鮮葦根一兩,地骨皮三錢,川牛膝三錢,青連翹三錢,石決明八錢,龍膽草三錢,焦梔子三錢,青竹茹八錢,鮮九節(jié)菖蒲根四錢,鮮荷葉一個,郁李仁錢半,紫雪丹四分(分沖)。
二診:加南薄荷一錢、大腹絨錢半、炒透常山二錢、旋覆花錢半、代赭石錢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