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學》曰:“德者本也,財者末也”?!熬酉壬骱醯隆S械麓擞腥?,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財,有財此有用?!钡赖聻樨敻坏母荆巳粲械?,就能得到他人的幫助,成就一番事業(yè),最終也能擁有財富。如果本末倒置,為了追求財富而失去道德,就會失道寡助,導致事業(yè)失敗,最終也會失去財富、失去自己。所以古人云:“無德無行而取厚利,必有奇禍;善行善德而受磨難,多有后福?!焙r被譽為“中國商人的財富偶像”,能夠獲得后世這樣的評價,靠的決不僅僅是賺取財富的能力,而是“講求誠信、為人著想、精明強干”等良好品性。從做人來看,胡雪巖有“為他人打傘”的善良品性。胡雪巖年輕時幫東家討債,有一次路遇大雨,眼看就要被淋濕,一個同路的陌生人,分了一半傘給他。此后每逢下雨,胡雪巖也經(jīng)常為別人撐傘。時間長了,大家都認識了他,稱贊他的品德。從經(jīng)商來看,胡雪巖有“戒欺”的誠信精神。他創(chuàng)辦的胡慶余堂,掛著一塊“戒欺”匾:“凡百貿(mào)易均著不得欺字,藥業(yè)關系性命尤為萬不可欺……”店中所有匾額均朝外懸掛,唯有這塊“戒欺”匾朝內(nèi)懸掛,因為是給內(nèi)部員工看的。告誡他們藥店初衷是濟世救人,誓不用假藥劣藥牟利。這塊“戒欺”匾,一掛就是140多年,胡慶余堂也走過歷史風雨,發(fā)展至今,成為與北京同仁堂齊名的國藥老店。一個人能夠獲取財富,并不足以值得稱贊;但是如果他獲取財富的方式有益于社會,能為后世效法,便足以值得稱贊。 |
|
|
來自: 行善懺悔改過 > 《傳統(tǒng)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