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定土樓,由歷史上南渡的客家人所建,也稱永定客家土樓,位于福建省西南部的龍巖市永定區(qū)。 永定土樓是中國古建筑的一朵奇葩,有如堡壘式的設(shè)施布局自成一體,戰(zhàn)亂年代的客家土樓既能居家住宿,也起到了穩(wěn)固的防御作用。 在永定地區(qū),分布著2萬多座土樓,其中有三層以上的大型建筑近5000座,圓樓360多座,其中清代以前的約占三分之一。 客家土樓具有防震、防火、防御等多種功能,內(nèi)部通風(fēng)采光良好,冬暖夏涼。 土樓的結(jié)構(gòu)體現(xiàn)了客家人世代相傳的睦親友愛傳統(tǒng),諾大的一座土樓,也體現(xiàn)了客家人聚族而居的生活模式。 這是我們此行所住的升恒樓,位于永定湖坑鎮(zhèn)洪坑村,是座長方形樓,實地體驗了一回,感受良好。 從空中鳥瞰升恒樓,該樓特別之處在于一座樓中樓層高低不一。它的左側(cè)是一座長方形土樓,已經(jīng)傾圮。 永定土樓形狀各異,有方樓,長方形樓,圓樓,五鳳樓,五角形樓,八角形樓等,我們此行只見識了方樓、長方形與圓樓。 這座圓樓是振成樓,在升恒樓隔河左側(cè),是洪坑村規(guī)模最大的一座樓,外形似官帽,內(nèi)部按八卦設(shè)計,也稱"八卦樓",是永定圓形土樓中的精品,被譽為"土樓王子"。     在升恒樓隔河右側(cè),還有一座圓樓,因為臨時感冒了,沒過去參觀,就派小飛機過去看了一眼,好像是座新樓。       洪坑村全景,兩山夾一河,全村沿河伸展,是個避世的好地方。       晚上七點不到,天已黑了,振成樓前開始了燈光表演,燈光打在振成樓墻體上,演釋了客家人的遷徙歷史和土樓的由來,還挺好看的。       唐末宋初永定就有客家先人定居,客家土樓隨之產(chǎn)生,元代以后已相當(dāng)普遍,明代以后進入成熟期。隨著人口向外遷徙,土樓建筑作為一種文化傳統(tǒng)輻射到南靖、平和、新羅、上杭等鄰近縣、區(qū),包括非客家地區(qū)。       乘興而歸回到升恒樓,樓內(nèi)也亮著燈,順手拍了幾張。 雖說身體抱恙,這是多年來出游第一次,照片是拍得少了點,但也玩的挺開心的。       ??謝謝您曾來過?? | 
|  | 
來自: zzm1008圖書館 > 《福建 閩福州 榕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