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玉人樁,兩腳大拇指形成的那個銳角,最佳還是38度左右,各人還是按照各自的身體找最適合自己的角度。大趾頭在足底按摩原理圖上對應(yīng)的是頭部大腦,老年癡呆高血壓失眠。 腳是兩個大拇指要抵在一起,后腳跟要分開。后腳跟分開的度,大了不行,小了也不行。然后下蹲一點,膝蓋稍微彎曲。這時候,要把兩個膝蓋分開,兩個髖關(guān)節(jié)向兩邊分開,用這個橫向的力抵消向下蹲的力,找到這個平衡點,就站住了。如果后腳跟分的過大,兩個膝蓋隨著下蹲就抵在一起了,如果后腳跟分開的不夠,兩個膝蓋一分開,就把下蹲的力卸掉了,總之,會找不到這個橫豎力相抵消的關(guān)鍵點。 當(dāng)找到這個橫豎力想抵消的平衡點之后,會感到力量作用于后腰與胯的連接處。就是蹲猴去活動的那個位置。但這個樁的好處是,它同時還有橫向活動的力,不像蹲猴就是縱向的力。所以拉抻筋肉的效果比較明顯。如果腰胯連接處比較活了,應(yīng)該就可以感到這個姿勢在開兩肋。 兩只手就像圖上那樣,但是兩只手掌的外側(cè)應(yīng)當(dāng)緊緊貼在一起。五指伸直可以,攥嬰兒拳也可以。頭要正,不可先探后仰。不用特別的去含胸拔背。上身做到松直就可以了。 這個樁的精華,就是找那個橫豎勁的交合抵消點。大部分找橫豎勁的,都是通過上肢去找,這個樁直接在下肢腰胯上去找,這是它高明的地方。 玉人樁第一步是脊柱下沉,尾巴下插,兩個骨盆向左右分開,以分開的橫向之力抵消脊柱的縱向之力。這樣配合腳步的內(nèi)八字,兩個大腳趾相抵,來慢慢拉開兩個骨盆。 玉人四合,頭足之合;肘胯之合;尾胯之合,雙手之合。尾胯之合就是第一階,現(xiàn)在說說肘胯之合,雙手之合。 當(dāng)胯上的橫豎勁找到之后,兩個骨盆撐開,此時兩只手的大拇指分別指向異側(cè)胯,然后兩手剩余部分合二為一。此時兩肩全無,那么兩只手合成的這個球體,透過丹田放在尾巴骨上,尾巴骨是下沉的,被兩胯橫向分開托住,同樣的,這個兩手合成的球體,也是下沉的,因為肘與胯合,所以兩胯橫向分開力帶動兩肘有撐勁,與手球的下沉相抵消。 注意,要點是兩肘的橫向撐開是兩個骨盆的橫向撐開帶出來的。這是第二階最重要的核心要點。這就是把尾胯的橫豎抵消映射到手與肘上來。注意手球的下沉是尾巴下沉帶出來的,兩肘的撐開是兩胯帶出來的,這個必須守住。否則兩肩用力,就練反了。 這么練,兩個骨盆的橫向撐開會慢慢到了胸口。還記得后腰的兩個腰窩嗎?腰窩和乳頭是對應(yīng)的,兩個腰窩的撐開也會呼應(yīng)到前胸。 要注意了第二階的練法,非常兇…… |
|
|
來自: 名人書畫批發(fā) > 《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