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個經典“憂國憂民”的古詩詞名句,句句值得背下來,讓你談古論今出口不凡。 1、 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出自清代林則徐的《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二首》 解釋:如果對國家有利,我可以不顧生死。豈能因禍而逃避,見福就趨附呢? 賞析:此句語氣豪壯,體現出詩人襟懷坦蕩,愛國報國的壯志豪情,不失民族英雄本色。 2、 位卑未敢忘憂國,事定猶須待闔棺。 出自宋代陸游的《病起書懷》 解釋:職位低微卻從未敢忘記憂慮國事,即使事情已經商定,也要等到有了結果才能完全下結論。 賞析:此句寫出了詩人憂國憂民的愛國情懷和熱愛祖國的偉大精神,“位卑未敢忘憂國”這一傳世警句,是詩人內心的真實寫照,也是歷代愛國志士愛國之心的真實寫照,這也是它能歷盡滄桑,歷久常新的原因所在。 3、 愿得此身長報國,何須生入玉門關。 出自唐代戴叔倫的《塞上曲二首·其二》 解釋:作為子民我愿以此身終生報效國家,大丈夫建功立業(yè)何須活著返回家園。 賞析:詩人反用班超“但愿生入玉門關”之語,寫愛國將士戍守邊疆,舍生忘死的高貴氣節(jié),展現出詩人忠誠愛國的情懷。 4、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 出自宋代林升的《題臨安邸》 解釋:西湖四周青山綿延樓閣望不見頭,湖面游船上的歌舞幾時才能停休? 賞析:此句暗示了詩人對現實社會處境的心痛,表現出詩人對當政者一味“休”戰(zhàn)言和、不思收復中原失地、只求茍且偏安、一味縱情聲色、尋歡作樂的憤慨之情。 5、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出自宋代陸游的《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二首》 解釋:夜深了,我躺在床上聽到那風雨聲,就夢見自己騎著披著盔甲的戰(zhàn)馬跨過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場。 賞析:詩人從自然界的風雨又想到國家的風雨飄搖,由國家的風雨飄搖自然又會聯(lián)想到戰(zhàn)爭的風云、壯年的軍旅生活,而“入夢來”反映了政治現實的可悲,詩人有心報國卻遭排斥而無法殺敵,一腔御敵之情只能形諸夢境。 6、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出自唐代王昌齡的《出塞二首》 解釋:倘若龍城的飛將李廣如今還在,一定不會讓敵人的鐵蹄踏過陰山。 賞析:此句氣勢豪邁,鏗鏘有力,融抒情與議論為一體,直接抒發(fā)戍邊戰(zhàn)士鞏固邊防的愿望和保衛(wèi)國家的壯志,洋溢著愛國激情和民族自豪感,展示了唐代文人抒發(fā)憂國憂民之情的魄力和氣魄。 7、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出自兩漢曹植的《白馬篇》 解釋:為國家解危難奮勇獻身,把死亡看得像回家一樣平常。 賞析:此句氣勢慷慨激昂,歌頌了武藝高強的青年英雄,展示出英雄們捐軀為國、視死如歸的崇高精神境界。 8、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出自宋代陸游的《示兒》 解釋:當大宋軍隊收復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你們舉行家祭時不要忘了告訴我! 賞析:詩人以熱切期望的語氣表達了渴望收復失地的信念,詩的情調由悲痛轉化為激昂,充分體現了年邁衰老的陸游愛國、報國之情,從中受到感染,加深熱愛祖國的情感。 9、 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 出自宋代陸游的《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二首》 解釋:窮居孤村,躺臥不起,不為自己的處境而感到哀傷,心中還想著替國家戍守邊疆。 賞析:“僵、臥、孤、村”四字寫出了詩人罷官回鄉(xiāng)后處境寂寞、窘迫、冷落的生活現狀,但詩人卻“不自哀”,展現出一種樂觀豪放之氣,深沉地表達了詩人希望收復國土、報效祖國的壯志。 10、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出自宋代陸游的《示兒》 解釋:本就知道死去之后就什么也沒有了,唯獨讓人感到悲傷是沒能見到國家統(tǒng)一。 賞析:詩人臨終前悲愴的不是個人生死,而是沒有看見祖國的統(tǒng)一,表明詩人心有不甘,反映了詩人內心的悲哀、遺憾之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