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書的入筆與收筆,不僅是行書運筆中三環(huán)節(jié)中的兩個重要環(huán)節(jié),而且和其它書體的人筆與收筆有明顯地區(qū)別。所以,我們學(xué)習(xí)研究行書創(chuàng)作筆法,就要認(rèn)真研讀和正確運用行書的人筆和收筆法。
宋代姜夔《續(xù)書譜真書》中記載:“翟伯壽問于米老曰:'書法當(dāng)如何?’“
米老曰:'無垂不縮,無往不收’。此必至精至熟,然后能之?!?/p>
米芾強調(diào)要回鋒收筆,即使是收筆出鋒的懸針豎、撇、捺、鉤、挑,也應(yīng)提筆后在空中回鋒收筆。這樣收筆,才能做到起止有度、行留得法、筆力不浮,使點畫穩(wěn)健、含蓄、敦厚。
今天,小編教大家如何起筆和收筆。
一、入筆篇
01
露鋒落筆

露鋒落筆是指露著筆的鋒尖順勢落筆入紙。由于是露著鋒尖順勢落筆,故用筆比較簡便輕快,筆勢比較生動活潑,易于上下左右呼應(yīng)。

露鋒落筆多是一個字的首筆,如“九”字的第一筆撇畫的落筆處即為露鋒落筆。但也有字其它筆礎(chǔ)落筆也是露鋒,如“新”、“和”字左右兩邊的第一筆都是露鋒起筆。露鋒起筆也有藏鋒的動作,只不過這個藏鋒沒有在筆畫的起筆處,而凌空取逆勢,即所謂“搶鋒’,這樣落筆入紙即能發(fā)揮簡便、敏捷、生動活潑的特點,又使筆形優(yōu)美自然。如果不是這樣,而是隨著筆順鋒入紙,就失去法度,易犯入筆過于尖細(xì)的毛病。

02
側(cè) 鋒 落 筆

平時寫字經(jīng)常使用的是中鋒,這是楷書、行書中主要用筆,其次還有側(cè)鋒(也叫偏鋒)、逆鋒等。側(cè)鋒落筆往往是橫畫直落筆,豎畫橫落筆,不過落筆時只是略帶側(cè)勢。

如“山”一字的中豎,“北”字的左豎落筆處,就是側(cè)鋒落筆,“側(cè)鋒取妍”的意思就是側(cè)鋒落筆寫出來的點畫比較俊快、十凈利索,雄健剛強,有方筆的意味。但要說明的是側(cè)鋒不是一側(cè)到底,而只是起筆時使用側(cè)鋒,行筆時還必須是中鋒,否則一側(cè)到底便成了敗筆。
03
逆 鋒 起 筆
所謂逆鋒就是反其道而行之,取逆勢起筆。

如“樓”、“右”、“技”字的第一筆,本來是由左而右,現(xiàn)在是先從右而左,然后再由左而右。當(dāng)然逆鋒起筆時只是向左逆一下鋒尖就可以了,不必從右端逆到左端。逆鋒起筆是篆隸的用筆法,即所謂“藏頭護尾,力在其中”,使線條圓勁厚實,富于含蓄美。但行書的逆鋒起筆畢竟不同于篆隸的逆鋒起筆,它要求逆鋒起筆時要略頓一下,圓洋中帶有方折的筆意。
04
搭 鋒 承 筆

搭鋒承筆就是逆勢露鋒,承接著上筆的收筆。搭鋒承筆又有正搭和反搭之分。所謂正搭往往承著上一個字末筆的筆勢而逆勢露鋒寫出下一個字的首筆。

二、收筆篇
01
折鋒收筆


02
回鋒收筆


這樣用筆更好,既含蓄又生動,更能體現(xiàn)出行書的特色,如“王”、“五”、“并”等字,底橫使用的就是回鋒收筆,稍微回帶勾挑,露出鋒尖。
03
出鋒收筆


如“足”、“之”、“人”等字即是。出鋒收筆實際上是楷書的用筆法,行書用出鋒收筆書寫時較為快速婉轉(zhuǎn)。
04
抽鋒收筆

抽鋒收筆,就是在筆畫收筆時一筆抽鋒而出。抽鋒收筆與出鋒收筆相似,但抽鋒收筆比出鋒收筆要放縱些,所以無論是撇還是豎,用抽鋒收筆寫出的字氣勢奔放。

如“半”、“巾”、“鋒”等字即是。在使抽風(fēng)收筆書寫時不能猶豫,要肯定簡直,力送筆尖。
05
殺鋒收筆

殺鋒收筆,多數(shù)使用在反捺上。殺鋒收筆在落筆得勢以后,應(yīng)依靠腕力,由左上向右下,由重到輕至出鋒收筆,一筆勁直按下,力要送到筆尖,且要收得住筆。殺鋒收筆類似抽鋒收筆。只是更為干脆、更為強勁,故稱殺鋒收筆。

用殺鋒收筆書寫出來的反捺,其形狀如同國畫中的竹葉,如“文”“故”“足”等字。正因為殺鋒收筆的反捺形同竹葉,非常干脆、強勁,所以落筆時要簡潔明快,干凈利索,不能同其他筆畫用牽絲相連結(jié)。
06
駐鋒翻筆

露駐鋒翻筆就是筆畫收筆時,用力一頓,然后用腕力翻筆直上,翻筆必須先駐鋒,以蓄勢得力順勢接下一筆。這種用筆方法多用于橫畫的收筆處。翻筆前先駐鋒,目的是為了蓄勢得力。

駐鋒翻筆向上,為的是便于書寫下一筆畫。如“英”、“李”、“先”等字。
07
頓鋒回筆

頓鋒回筆即是收筆前順勢一頓,然后回鋒收筆。頓鋒回筆與出鋒收筆正好截然相反,頓鋒回筆書寫的筆畫是圓形的,而出鋒收筆寫出的筆畫是尖的。如果以豎畫為例,使用頓鋒回筆,書寫出來的就是“垂露”豎;若用出鋒收筆,書寫出來的則是“懸針”豎,從形態(tài)上看,頓鋒回筆書寫出來的垂露豎較為凝重,而后者較為灑脫。

頓鋒回筆,必定是先頓筆后回鋒,而且回鋒時往往是向左上。如“中”、“華”,“峰”等字。
08
環(huán)鋒踢筆

環(huán)鋒踢筆就是行筆環(huán)鋒接連收筆踢出的用筆法。多用于寫鉤筆。由于用環(huán)鋒踢筆寫出來的鉤形如蟹爪,故也叫作“蟹爪鉤”。由于用筆順著一定的環(huán)勢運鋒,最后踢筆向上收筆,所以稱這種用筆法為“環(huán)鋒踢筆”。

使用環(huán)鋒踢筆書寫蟹爪鉤時,應(yīng)注意不宜均勻用力,要在逐漸提鋒收筆的同時,每一轉(zhuǎn)折都要作一小停頓,做一小折筆,最后踢筆而出,才能書寫出盡其妙趣的筆畫。如“寺”、“?!?、“封”等字即是。
環(huán)鋒踢筆寫出的蟹爪鉤有向左的,也有向右的。方向雖異,筆法相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