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二章 【原文】 夫乾,天下之至健也,德行恒易以知險。夫坤,天下之至順也,德行恒簡以知阻。 【釋義】 所謂“乾”亦即天的功能,是天下最剛健的,勇往直前,將它的功能,表現(xiàn)于恒常與容易中;因而,知道險難所在,而不輕進(jìn)。 所謂“坤”,亦即地的功能,是天下最柔順的,順從安詳,將它的功能,表現(xiàn)于恒常與簡易中,因而,知道阻礙所在,而能戒備。 【原文】 能說諸心,能研諸侯之慮,定天下之吉兇,成天下之為題者。 【釋義】 《易經(jīng)》的道理,容易、簡易;因而,研究《易經(jīng)》,就能了解天下一切的道理,心滿意足?!兑捉?jīng)》的功能,在于辨別兇險;因而,研究《易經(jīng)》,就能避免天下一切的兇險,消除憂慮。所以,能夠斷定天下一切的吉兇,使天下勤勉的事業(yè),得以成功。 【原文】 是故,變化云為,吉事有祥,象事知器,占事知來。 【釋義】 所以,在天地間一切變化及人的言語行動中,吉祥的事情,就會先有吉祥征兆;由各種事物的現(xiàn)象,就可以了解具體的演變過程,就能夠判斷未來的發(fā)展趨向。 【原文】 天地設(shè)位,圣人成能,人謀鬼謀,百姓與能。 【釋義】 天在上,地在下,宇宙間一切事物,都安排有一定的地位,顯示造化的功能。圣人仿效天地的功能,完成《易經(jīng)》的著作;所以,在策劃一項行動時,就要先行思考,再與周圍人的商議,不可預(yù)知的狀況,就得由占卜中,謀求神鬼的啟示?!兑捉?jīng)》是占卜的書,使愚昧的民眾,經(jīng)由這一方法,就可以參與天地造化的功能。 【原文】 八卦以象告,爻彖以情言,剛?cè)犭s居,而吉兇可見矣! 【釋義】 八卦是以形象告知象征的事物,“爻辭”、“彖辭”是以變化說明萬物的情意。剛爻、柔爻相互錯雜于六位中,由其形象,就可以看出吉兇了。 【原文】 變動以利言,吉兇以情遷。是故,愛惡相攻而吉兇生,遠(yuǎn)近相取而悔吝生,情偽相感而利害生。凡易之情,近而不相得則兇;或害之,悔且吝。 【釋義】 各卦是由變動形成,由變動中說明利害。每一爻的情意,各不相同,使吉兇也隨著變遷。所以,在上下兩爻之間,異性相吸,同性相斥,產(chǎn)生愛與惡,在愛與惡的相互沖激中,產(chǎn)生吉與兇。在各爻的位置中,遠(yuǎn)處有“初”與“四”、“二”與“五”、“三”與“上”的“相應(yīng)”與“不相應(yīng)”;近處有上下相鄰兩爻間的愛與惡的“相比”與“不相比”;在此遠(yuǎn)與近的取舍中,產(chǎn)生后悔與羞辱。在上下兩爻之間,情意又有真假,在是否能以真情實意的相互感應(yīng)中,產(chǎn)生利與害。大體上,《易經(jīng)》·的情意,如果相鄰兩爻不能相互親近,就有兇險或災(zāi)害,難免會有后悔與羞辱。亦即,近鄰的“相比”,要比遠(yuǎn)方的“相應(yīng)”重要。 【原文】 將叛者,其辭慚,中心疑者其辭枝,吉人之辭寡,躁人之辭多,誣善之人其辭游,失其守者其辭屈。 【釋義】 “爻辭”的表達(dá),依各爻的情意變化,與人的言語,隨情意變化的情形相同。想背叛的人,說話會有慚愧的表情;心中有疑惑的人,說話雜亂分歧;有修養(yǎng)的人,說話少;浮躁的人,說話多;誣蔑善良的人,說話游移不定;有失操守的人,說話含混,不能直截了當(dāng)。由一個人的說話,就可以判斷他當(dāng)時的心態(tài);由“爻辭”的表達(dá)中,也可以理解其內(nèi)在的深意。 ![]() 以上第十二章,開始說明《易經(jīng)》能夠判斷未來的道理;再說明“卦辭”、“爻辭”的性質(zhì);最后說明由“爻辭”的表達(dá)方式中,可推知內(nèi)在的深意,結(jié)束全篇。 由以上“系辭”的全篇來看,論述重復(fù),脈絡(luò)也混亂,但卻不難了解其中所主張的“因應(yīng)變化而不變易”的大原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