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生物谷原創(chuàng) 2023-03-24 10:46 結腸癌是全球第三大常見癌癥,也是導致癌癥死亡的第二大原因。環(huán)境、生活方式和遺傳因素與癌癥的發(fā)生有關。最近發(fā)現(xiàn)90%結直腸癌是由腸道微生物群和免疫力的失衡引起的。 結腸癌是全球第三大常見癌癥,也是導致癌癥死亡的第二大原因。環(huán)境、生活方式和遺傳因素與癌癥的發(fā)生有關。最近發(fā)現(xiàn)90%結直腸癌是由腸道微生物群和免疫力的失衡引起的。大量實驗證據(jù)表明,慢性炎癥對癌癥的誘導和進展至關重要,但其潛在機制尚不清楚。 慢性炎癥常常導致粘膜和腸道微生物保護屏障的持續(xù)功能破壞,直接誘發(fā)腸上皮細胞突變,觸發(fā)癌癥的發(fā)展。然而,目前對免疫和腸道微生物群在癌癥發(fā)生發(fā)展中的調控機制和靶向策略的研究仍然缺乏,這極大地限制了對癌癥特別是結腸炎相關癌癥治療策略的研究。
圖片來源:https:///10.1186/s13046-023-02627-y 近日,來自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的研究者們在J Exp Clin Cancer Res.雜志上發(fā)表了題為“Aryl hydrocarbon receptor nuclear translocator limits the recruitment and function of regulatory neutrophils against colorectal cancer by regulating the gut microbiota”的文章,該研究確定了轉錄因子ARNT在調節(jié)中性粒細胞募集和功能以及腸道微生物群方面的新作用,并對未來腸道微生物群和免疫治療方法在結直腸癌中的聯(lián)合應用具有啟示。 盡管中性粒細胞在腫瘤中的作用和機制已被廣泛研究,但芳烴受體核轉運子(ARNT)對中性粒細胞的確切作用仍不清楚。在本研究中,研究者研究了ARNT在結腸炎相關的癌癥中CD11b+Gr1+中性粒細胞功能中的作用。 研究發(fā)現(xiàn),當細胞在結直腸腫瘤發(fā)生時從骨髓進入外周時,ARNT缺乏會驅動中性粒細胞募集、中性粒細胞細胞外陷阱(NET)的發(fā)展、炎癥細胞因子的分泌和抑制活性。ARNT缺乏在中性粒細胞中表現(xiàn)出與芳香烴受體(AHR)缺乏相似的作用。CXCR2是NET發(fā)育、細胞因子生成和中性粒細胞招募所必需的,但不是Arnt-/-在結直腸癌中誘導的抑制活性所必需的。腸道微生物群對于Arnt-/-中性粒細胞的功能改變至關重要,從而促進結腸癌癥的生長。Arnt-/-中性粒細胞的結直腸癌癌癥效應通過小鼠同居或抗生素治療顯著恢復。Arnt-/-小鼠糞便的胃內給藥現(xiàn)象復制了其結腸癌癥效應。
結直腸癌的發(fā)生與中性粒細胞水平和ARNT的表達有關。 圖片來源:https:///10.1186/s13046-023-02627-y 綜上所述,ARNT缺乏在中性粒細胞中表現(xiàn)出與AHR缺乏相似的作用。CXCR2信號傳導是ARNT誘導的中性粒細胞活性的募集和功能調節(jié)所必需的,這賦予了對結直腸腫瘤發(fā)生的保護作用。該結果確定了轉錄因子ARNT在調節(jié)中性粒細胞募集和功能以及腸道微生物群方面的新作用,并對未來腸道微生物群和免疫治療方法在結直腸癌中的聯(lián)合應用具有啟示。(生物谷 Bioon.com) 參考文獻 |
|
|
來自: 子孫滿堂康復師 > 《藥學科 醫(yī)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