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而不研則淺,研而不教則空”這句話類似于孔子的“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想必大家都很熟悉。后者是針對學生而言的,前者是針對教師而言,但兩者存在著同樣的道理。 ![]() 簡單理解就是教師要想不斷提高業(yè)務水平,必須把“教”和“研”二者緊密結合在一起。 先看“教而不研則淺”。教師只知道埋頭教學,而不通過學習和研究,了解學科課程目標、學科教學的前沿信息,這樣的課堂教學多半是盲目的或者是低效的。另外,教師若不通過學習和研究,去把握中考、高考動向,課堂教學中達不到相應的高度,訓練低效,這樣教學也是淺顯的,不會帶來教學質(zhì)量的大面積提高。 再看“研而不教則空”。教研的對象是課標、教材、教法等,思考和研究的結果只有通過課堂教學的進行驗證,才能發(fā)揮作用。一些地方的學科教研員盡管其理論功底深厚,信息量豐富,談起教法來頭頭是道,但由于長期脫離課堂教學,真正讓他或她上一節(jié)課,這些研究成果往往派不上用場,這就是“研而不教則空的”具體表現(xiàn)。 ![]() 因此,教師要想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有所 這句話也道出了作為教師應該且必須的要求。“教而不研則淺”要求教師邊教學邊研究邊反思,更要去深度學習和交流,要去博采眾家之長?!把卸唤虅t空”要求教師要深入研究,廣泛交流思考,不能只在口頭的討論,在研討中研究,不去實踐,不去運用,尤其是不去走進課堂,那么就會讓研究成為空中樓閣,研而無用,如此就是空泛的,沒有價值的! ![]() 當然,作為教師在研究和教學的二者關系中,一直都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和矛盾,甚至是教師的糾結,當然在教師工作繁重背景下,更是讓其問題突出。所以作為教師必須充分認識到教學及時教研的重要性,必須性。教育界早就有“想要成為名師——反思是最好的途徑”這個結論。成為教學中的佼佼者,那就必須天天寫下自己的教學反思,認真反省,才會提高。然后,自己必須要有自己深入研究的,認可的教育思想和理念,作為自己的支撐,盡可能形成自己的風格和特點,在研究中教學,在教學中研究,二者不可偏廢。 總之,要在教學一線中去深度研究,并一路前行才能見美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