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明嘉靖朝開始采用“官搭民燒”的模式之后,民間私造各類瓷器品種就越來越多了。 到了天啟、崇禎年間,御窯廠制度崩潰,處于基本停燒狀態(tài)。官家都不玩了,民間的窯場得繼續(xù)燒啊,不然窯工的生活費從哪里來呢? 明末雖然是個亂世,卻也是個資本主義萌芽階段,各地的窯場都是奔著生意來定燒陶瓷。所以,明末的陶瓷品種卻能大放異彩,當今的拍賣市場對明末瓷器有了重新的理解,好一些精品歸類為文人瓷也是賣的相當不錯。 其中在去年香港佳士得春季拍賣會,一只明崇禎“甲戌春孟趙府造用”楷書款五彩海水江崖祥龍戲珠紋盤,引發(fā)大家的關(guān)注。
明崇禎“甲戌春孟趙府造用”楷書款五彩海水江崖祥龍戲珠紋盤,直徑26.3cm,估價:30-50萬港幣,成交價:189萬港幣,2022年5月30日香港佳士得盤底“甲戊春孟趙府造用”落款的意思是“甲戊年(崇禎七年,即1634年)春初趙府制造所用”。 查看考古資料,此處的“趙府”很可能指的是封藩于彰德府(今河南安陽)的趙王朱常。 再看看盤子上的龍紋的造型,龍腹分節(jié)明顯,背鰭如同尖刺一樣突起,龍身扭曲作張牙舞爪狀,最奇怪的是,這個龍臉……竟然看著像人臉,有木有?這個龍身人臉的龍表情迷惘,一臉不知所措的模樣。 重點是一個地方的藩王,在崇禎七年定燒的自家用的瓷器竟然是五爪龍?皇帝不管這僭越私造的事嗎? 答案是管不了! 明末崇禎年間外患有女真人屢屢騷擾,欲搶占山海關(guān),內(nèi)憂有李自成、張獻忠不斷攻城略地。這兩個要命的事情弄不好,不但皇位不保,分分鐘還會掉腦袋的(最后還是在煤山了結(jié)啦)。再看看此時各地藩王,都是屬于自保狀態(tài)。 皇帝煩得要命,朝中大臣也是疲于奔命,那有心思去管一個地方的藩王,燒啥東西做生活用品啊! 對了,這貨不但燒了五彩,還燒了青花款的,居然在市場上也賣得不錯,2021 年3月17日紐約蘇富比春拍,成交價為 52000 美元(加上傭金折合人民幣約 45 萬元)。
明崇禎底款「甲戍春孟趙府造用」青花海水云龍紋盤,成交價為 52000 美元(加上傭金折合人民幣約 45 萬元),2021 年3月17日紐約蘇富比春拍。
再來看看博物館同款的龍紋器物情況: ![]() ![]() 明崇禎“”甲戍春孟趙府造用”款五彩云龍盤 高5.3cm,口徑26.5cm,足徑16cm,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其實,在明朝末年,不僅藩王訂燒五爪龍器物,民間私造龍鳳紋器物的情況也屢見不鮮。 上海博物館藏有一件天啟年間的青花團螭紋燭臺,一個普通的民眾訂燒龍紋的燭臺供奉。
器物上的銘文:“大明國直隸徽州府歙縣滾繡鄉(xiāng)孝行里潭濱禮堂大社管居信士弟子黃舜耕,室中孫氏,前妻程氏、朱氏,男黃伯正,媳婦吳氏,女時娥、時鳳,孫女福弟、接弟、昭弟,喜奉御香案前香爐、花瓶、燭臺一副供奉。祈保早賜男孫、合家清吉、人眷平安、壽命延長、萬事如意、福有攸歸?;拭魈靻⒃曛傧脑?谷旦立” 這段銘文的大概意思是,天啟元年(1621年),徽州府一位叫黃舜耕的平民,攜全家向佛祖供奉一副香爐、花瓶與燭臺,祈求早生男孫、家族平安、福壽綿長、萬事如意等等。 由此可見,在風雨飄搖的明末,禮制已經(jīng)松弛到何種地步了! ![]() |
|
|
來自: 自華居 > 《明晚期(萬歷~崇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