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沽源縣簡介 沽源位于張家口市壩上地區(qū),東鄰豐寧縣,南與赤城縣、崇禮區(qū)接壤,西與張北、康保兩縣相連,北與太仆寺旗、正蘭旗、多倫縣毗鄰。總面積3654平方公里(含塞北管理區(qū)),下轄4鎮(zhèn)(平定堡、小廠、黃蓋淖、九連城)、10鄉(xiāng)(高山堡、小河子、二道渠、閃電河、長梁、豐源店、西辛營、蓮花灘、白土窯、大二號),縣政府駐平定堡鎮(zhèn),2023年末常住人口15.6萬人。 圖1 張家口沽源縣行政區(qū)劃圖 二、沽源縣千米高山資料 沽源地處內(nèi)蒙古高原南緣,古長城外側(cè),是內(nèi)蒙古高原向華北平原過渡的地帶,海拔2211米的冰山梁為全縣最高點。 ........1、沽源境內(nèi)高山:黃花梁(2038米)、雙墩山(2004米)、機關(guān)山(1928米)、東長溝梁(1927.3米)、白河源(約1849米)、胡神廟洼(1845米)、大仙廟山(1830.5米)、、雙窩鋪山(約1781米)、盤道溝埌(1771米)、大背梁(1760.6米)、八塔溝雞冠山(1746米)、大腦包山(1744.6米)、石人山(1743.6米)、大堆梁(1741.5米)、牛盤山(1734米)、椴木梁(1730米)、四道溝山(1726米)、黑山咀(1718米)、南營子腦包山(1708米)、大石砬(1662米)、火神廟堆(1656米)、磨石溝大梁(1646米)、李王山(約1634米)、南營子雞冠山(1634米)、蓮花灘腦包山(1626米)、南溝狼尾巴山(1620.4米)、后背梁(1619米)、西大山(1618.5米)、西腦包(1605米)、大凹山(1601米)、一棵樹狼尾巴山(約1599米)、西腦包(約1599米)、死人溝山(約1579米)、察汗腦包山(1578米)、敖包山(1560米)、別列腦包山(約1544米)、四人溝西山(1543米)、九連城腦包山(1497米)、元山子(1487米)、溝口山(約1474米)、小圓山(1449.6米)、轉(zhuǎn)佛山(1437米)、禿葫蘆山(1427米)、半拉山(1417米)等。 ........2、沽源與張北交界:西水泉(約1947米)、口山狼尾巴山(1584米)、石門溝前山(1498米)等。 ........3、沽源與崇禮交界:西水泉(約1947米)、刀愣山(1879.9米)、墩洼梁(1540米)等。 ........、沽源與赤城交界:冰山梁(2211米)、平頭梁山(約2189米)、轉(zhuǎn)山(2028.8米)、雙窩鋪山(1995米)、五道嶺(1937米)、明岔(約1657米)等。 ........5、沽源與豐寧交界:砬子溝山(2003.3米)、二拉扎梁(1716米)、馬神廟山(1500米)等。 三、沽源縣千米高山名錄 截至2025年08月,收集到沽源縣千米高山58座:域內(nèi)44座,與張北、崇禮、赤城、豐寧交界14座;按千米高山海拔由高到低排序如下: 1、冰山梁/冰山/崆峒山,2211米,赤城縣北50km的獨石口鎮(zhèn)東側(cè),殘長城 2、平頭梁山,約2189米,南廠村南、長溝門村北、虎龍溝村東,烽火臺 3、沽源黃花梁,2038米,雙墩山東南、南廠西北、塔子溝西南,石砬子/風(fēng)電塔 4、三道川轉(zhuǎn)山,2028.8米,山神廟西北、三岔西南、平頭梁村東,大石塊 5、雙墩山,2004米,白家營西南、小西洼東南、三道林村東,1.25米嵌有瓷片八棱水泥柱 6、砬子溝山,2003.3米,四合泉西南、老掌東溝村北、陽坡村東,突出砬子 7、雙窩鋪山,1995米,三岔西北、雙窩鋪廢村西、老掌溝東南,小亂石堆 8、西水泉,約1947米,全勝陽村東、西大溝西南、威遠(yuǎn)門西北,瑪尼堆/烽火臺 9、五道嶺,1937米,石片溝村西、南廠村東,水泥墩/烽火臺/風(fēng)電塔 10、機關(guān)山,1928米,老掌溝東北、老掌東溝西北、陽坡村南 11、東長溝梁,1927.3米,平頭梁村東、炭窯溝西南、石片溝西北,烽火臺/風(fēng)電塔 12、刀愣山,1879.9米,八塔溝西南、威遠(yuǎn)門西北、大石頭溝東南,烽火臺/瑪尼堆 13、白河源,約1849米,石人山南側(cè)、大堆梁西側(cè)、沽源草原天路東側(cè),烽火臺/測風(fēng)塔/風(fēng)電塔 14、胡神廟洼(凹),1845米,平頭梁東北、大營東南、東長溝梁西北,水泥墩/風(fēng)電塔 15、大仙廟山,1830.5米,小偏坡道東北、廣義永西北、車道溝村南,圍墻小廟/兩水泥墩 16、雙窩鋪山,約1781米,趙家營村東、范家營西北、二道溝圍子西南,風(fēng)電塔 17、盤道溝埌,1771米,小西洼西北、東大營子西南、盤道溝東北,長城/烽火臺/風(fēng)電塔 18、大背梁,1760.6米,富山西南、上好來溝村北、好來溝東南,NO.177風(fēng)電塔 19、八塔溝雞冠山,1746米,八塔溝村東、韓家窯西北、大石門西南,烽火臺 20、大腦包山,1744.6米,新民村東南、大白塔溝東北、下火石西北,蒙古敖包 21、石人山,1743.6米,后溝西南、西碾盤溝西北、茂盛溝村東,人工坑 22、大堆梁,1741.5米,半窯溝村北、大石窯西南、馮家窯東南,方形碎石堆 23、牛盤山,1734米,陽坡村東南側(cè)山腳小山包 24、椴木梁,1730米,蘆梨洼西南、上窯東南、紅泥灘東北,烽火臺/瑪尼堆 25、四道溝山,1726米,四道溝東北、三道溝西北、田萬義溝東南 26、黑山咀,1718米,塔子溝西北、大營西南、雙墩山東側(cè),人工坑/六角涼亭 27、二扎拉梁,1716米,黃羊洼村東、二扎拉村西,中部嵌有石碑高碎石堆 28、南營子腦包山,1708米,黑土洼東南、后營子西南、南營子西北,烽火臺/碎石堆 29、大石砬,1662米,大石砬村北、臭泥坑西南、十里灘東南,頂東北側(cè)有風(fēng)電塔 30、明岔,約1657米,明岔村西、老迷溝西南、丁莊灣東南,殘長城/瑪尼堆 31、火神廟堆,1656米,馬家營東南、水泉溝西南、上窯西北、西灣東北,亂石堆 32、磨石溝大梁,1646米,榛子溝東北、丁莊灣村北、老迷溝村西,碎石堆 33、李王山,約1634米,石頭城村南、石頭城后溝東北、野馬營西北 34、南營子雞冠山,1634米,東營子?xùn)|北、大廠西南、韓慶壩東南 35、蓮花灘腦包山,1626米,腦包底村東、蓮花灘西北、東辛營西南,烽火臺/小廟 36、狼尾巴山,1620.4米,南溝西南、四人洼村南、沽源城東,帶瓷片八棱水泥柱/小廟 37、后背梁,1619米,泉子溝村南、近邊溝西北、雞冠山東側(cè),碎石堆 38、西大山,1618.5米,白堿灘東北、前張麻井西南、腦包底西北,通信基站 39、西腦包,1605米,王家營村西、紅旗灘東北、狼窩溝東南,人工坑/水泥柱/通信基站 40、大凹山,1601米,閃電河鄉(xiāng)東南,蟈蟈山東北、中營子西南,碎石堆/松木棍 41、一棵樹狼尾巴山,約1599米,大腦包山東北、一棵樹村西、風(fēng)干樓西南,高碎石堆 42、西腦包,約1599米,頭號圍子村西、后石頭坑?xùn)|北、東營子?xùn)|南 43、狼尾巴山,1584米,東坡東南、永太昌村北、口山西南,碎石堆 44、死人溝山,約1579米,榆樹溝西南、東大門東南、敖包山西北,人工坑/太陽能監(jiān)控塔 45、察汗腦包山,1578米,小西營西南、大腦包村東、后樸山營西北,蒙古敖包 46、敖包山,1560米,大榆樹溝西南、白忠營子?xùn)|北、東大門東南,高碎石堆/測風(fēng)塔 47、別列腦包山,約1544米,大別列東南、東大門村西、李明營子?xùn)|北,人工坑/太陽能監(jiān)控塔 48、四人溝西山,1543米,西溝西北、蒙古營子西南、義和永東北 49、墩洼梁,1540米,韓家窯東北、谷嘴窯西北、后缸房窯西南 50、馬神廟山,1500米,德順永東北、大二號東南、老圍子村西,碎石堆 51、石門溝前山,1498米,大石門溝西北、白沿溝西南、石門溝東南,環(huán)形碎石堆 52、九連城腦包山,1497米,西白沿溝東北、白沿溝西南、小西營東南,碎石堆/小屋 53、元山子,1487米,西溝東南、羅家圈子?xùn)|北、南梁西北、庫倫淖西南,寺廟遺址 54、溝口山/溝日山,約1474米,李明營子村東、南大門村南、范家營子村北,頂側(cè)有大礦坑 55、小圓山,1449.6米,邵家營子村東、糜地溝西南、石門子西北,中國移動基站 56、轉(zhuǎn)佛山,1437米,灤河神韻風(fēng)景區(qū)內(nèi),蒙古敖包 57、禿葫蘆山,1427米,前山西北、后山西南、北灘東南 58、半拉山,1417米,九連城鎮(zhèn)東南、席家卜子村北、半虎公路南側(cè),六角涼亭 沽源縣千米高山主要集中G95、G5516以南(即沽源南部區(qū)域),這一區(qū)域集聚千米高山有大背梁、西大山、西水泉、大腦包山、刀楞山、一棵樹狼尾巴山、蓮花灘腦包山、八塔溝雞冠山、南營子雞冠山、墩洼梁、后背梁、磨石溝大梁、白河源、石人山、明岔、南營子腦包山、大堆梁、西腦包、火神廟堆、李王山、椴木梁、冰山梁、盤道溝埌、雙墩山、雙窩鋪山、黃花梁、平頭梁山、黑山咀、大石砬、胡神廟洼、東長溝梁、大仙廟山、五道嶺、二拉扎梁、機關(guān)山、三道川轉(zhuǎn)山、牛盤山、雙窩鋪山、砬子溝山等。 圖2 沽源縣南部千米高山分布示意圖 1、大背梁 ........大背梁(E115°25'32.63",N41°23'21.60")位于富山西南、上好來溝村北、好來溝東南,海拔1760.6米,頂有NO.177風(fēng)電塔。登頂路線:(1)自富山村沿風(fēng)電路向西南登頂;(2)自好來溝向東南登頂;(3)自上好來溝向東北上山脊轉(zhuǎn)向西北登頂?shù)取?/span> 2、西大山 ........西大山(E115°27'05.93",N41°26'37.29")位于白堿灘東北、前張麻井西南、腦包底西北,海拔1618.5米,頂為通信基站。該山地拔不高四周平緩,自白堿灘村東翻梁埡口有風(fēng)電路向北直上山頂。 3、西水泉 ........西水泉(E115°27'10.42",N41°16'12.55")位于全勝陽村東、西大溝西南、威遠(yuǎn)門西北崇禮沽源張北三界點,海拔約1947米,頂有瑪尼堆/烽火臺。登頂路線:自全勝陽向東、西大溝向西南、威遠(yuǎn)門村北側(cè)溝向西登頂?shù)取?/span> 4、大腦包山 ........大腦包山(E115°27'40.08",N41°30'35.25")位于三道溝東南、大白塔溝東北、下火石西北,海拔1744.6米,頂為蒙古敖包。該山地拔不高自四周均可登頂。 5、刀楞山 ........刀楞山(E115°28'00.90",N41°16'40.63")位于八塔溝西南、威遠(yuǎn)門西北、大石頭溝東南崇禮沽源界梁上,海拔1879.9米,頂有瑪尼堆/烽火臺。登頂路線:(1)自八塔溝向西南到西大溝轉(zhuǎn)向南再向東登頂;(2)自八塔溝向南、韓家窯向西北至山頂東側(cè)后轉(zhuǎn)向西登頂;(3)自威遠(yuǎn)門向西北上山脊登頂?shù)取?/span> 6、一棵樹狼尾巴山 ........一棵樹狼尾巴山(E115°29'06.29",N41°31'18.30")位于大腦包山東北、一棵樹村西、風(fēng)干樓西南,海拔約1599米,頂為高碎石堆。登頂路線:(1)自一棵樹村向西登頂;(2)自風(fēng)干樓向南轉(zhuǎn)向西南繞至山頂西北側(cè)后向東南登頂?shù)取?/span> 7、蓮花灘腦包山 ........蓮花灘腦包山(E115°29'49.76",N41°25'08.91")位于腦包底村東、蓮花灘西北、東辛營西南,海拔1626米,頂有烽火臺/小廟。該山地拔大約百米西坡略陡,自山東坡有風(fēng)電路直上山頂。 8、八塔溝雞冠山 ........八塔溝雞冠山(E115°30'06.57",N41°18'10.16")位于八塔溝村東、韓家窯西北、大石門西南,海拔1746米,頂有烽火臺。登頂路線:(1)自八塔溝沿溝向東登頂;(2)自近邊溝沿溝向西轉(zhuǎn)向西北登頂?shù)取?/span> 9、南營子雞冠山 ........南營子雞冠山(E115°38'11.67",N41°30'25.29")位于東營子?xùn)|北、大廠西南、韓慶壩東南,海拔1634米。該山四周平緩有綠化路直上山頂。 10、墩洼梁 ........墩洼梁(E115°32'32.06",N41°16'21.02")位于韓家窯東北、馬連口西北、后缸房窯西南、偉連溝東南崇禮沽源界梁上,海拔1540米。該山地拔不高四周平緩,任意方向均可登頂。 11、后背梁 ........后背梁(E115°32'07.89",N41°18'04.98")位于泉子溝村南、近邊溝西北、雞冠山東側(cè),海拔1619米,頂有碎石堆。登頂路線:(1)自泉子溝向南、近邊溝向西北登頂?shù)取?/span> 12、磨石溝大梁 ........磨石溝大梁(E115°33'55.50",N41°18'37.13")位于榛子溝東北、丁莊灣村北、老迷溝村西,海拔1646米,頂有碎石堆。登頂路線:(1)自榛子溝向東北、榛子溝西北溝口向東北轉(zhuǎn)向東南登頂;(2)自丁莊灣村東沿宰牛溝向西北轉(zhuǎn)向西南登頂?shù)取?/span> 13、白河源 ........白河源(E115°35'09.81",N41°22'28.45")位于石人山南側(cè)、大堆梁西側(cè)、草原天路東側(cè),海拔約1849米,頂有烽火臺/測風(fēng)塔/風(fēng)電塔。登頂路線:(1)沿沽源草原天路登頂;(2)自碾盤溝或或者西碾盤溝村沿溝向西南、后保安村沿溝向西北、馬場村沿溝向東南登頂?shù)取?/span> 14、石人山 ........石人山(E115°35'16.47",N41°25'13.04")位于后溝西南、西碾盤溝西北、茂盛溝村東,海拔1743.6米,頂有人工坑。該山四周平緩,自太平營村南有風(fēng)電路直上山頂。 15、明岔 ........明岔(E115°35'16.63",N41°17'12.61")位于明岔村西、老迷溝西南、丁莊灣東南,海拔約1657米,頂有殘長城/瑪尼堆。登頂路線:自明岔村西向北、丁莊灣村東向南登頂?shù)取?/span> 16、南營子腦包山 ........南營子腦包山(E115°36'30.6",N41°30'16.40")位于黑土洼東南、后營子西南、南營子西北,海拔1708米,頂有烽火臺/碎石堆。該山地拔大約百米四周平緩,自黑土洼有風(fēng)電路直上山頂。 17、大堆梁 ........大堆梁(E115°38'48.02",N41°21'49.95")位于半窯溝村北、大石窯西南、馮家窯東南、鄭家溝村東,海拔1741.5米,頂有方形碎石堆。登頂路線:(1)自半窯溝向西北、大石窯向西南登頂;(2)自馮家窯村東向南、鄭家溝村東向北上至山脊埡口后向東登頂?shù)取?/span> 18、西腦包 ........西腦包(E115°40'38.92",N41°27'24.65")位于馬王家營村西、紅旗灘東北、狼窩溝東南,海拔1605米,頂有人工坑/水泥柱/通信基站。該山地拔較低四周平緩,自王家營向西可輕松登頂。 19、火神廟堆 ........火神廟堆(E115°42'23.00",N41°24'38.81")位于馬家營東南、水泉溝西南、上窯西北、西灣東北,海拔1656米,頂有亂石堆。該山位于草原天路九龍泉驛站東南500米,自九龍泉驛站向東南可輕松登頂。 20、李王山 ........李王山(E115°43'10.77",N41°31'07.62")位于石頭城村南、石頭城后溝東北、野馬營西北,海拔約1634米(資料1670米)。登頂路線:(1)自石頭城到石頭城后溝半路向東登頂;(2)自石頭城到蒙古營半路向西登頂?shù)取?/span> 21、椴木梁 ........椴木梁(E115°45'04.53",N41°23'56.48")位于蘆梨洼西南、上窯東南、紅泥灘東北,海拔1730米,頂有烽火臺/瑪尼堆。登頂路線:(1)自蘆梨洼向西南上至山脊轉(zhuǎn)向北登頂;(2)自上窯向東南、紅泥灘向東北、椴木梁隧道上方沿山脊向北登頂?shù)取?/span> 22、冰山梁 ........冰山梁(E115°48'39.10",N41°17'34.56")又名冰山、崆峒山,位于獨石口鎮(zhèn)東側(cè)赤城沽源界梁上,海拔2211米,頂有殘長城。目前該山已經(jīng)開發(fā)為景區(qū),水泥路直達(dá)山頂,自東南側(cè)虎龍溝向西北、三道林向南、獨石口鎮(zhèn)向東北均可逃票登頂。另外,冰山梁長城屬于明代宣府鎮(zhèn)北路長城,為我國海拔最高的長城(沒有之一)。 23、盤道溝埌(lang) ........盤道溝埌(E115°49'24.37",N41°21'03.61")位于小西洼西北、東大營子西南、梁頭東南、盤道溝東北,海拔1771米,頂有長城/烽火臺/風(fēng)電塔。該山位于草原天路古亭驛站南側(cè),自草原天路古亭驛站向西南200米即可登頂。 24、雙墩山 ........雙墩山(E115°51'30.16",N41°19'14.11")位于白家營西南、小西洼東南、三道林村東,海拔2004米,頂有1.25米嵌有瓷片八棱水泥柱。登頂路線:(1)自三道林向東、小西洼向南上至山脊埡口轉(zhuǎn)向東南登頂;(2)自白家營沿溝向西南登頂;(2)自二道溝圍子、小陽坡村沿風(fēng)電路向西南登頂?shù)取?/span> 25、雙窩鋪山 雙窩鋪山(E115°52'31.18",N41°21'11.96")位于趙家營村東、范家營西北、二道溝圍子西南,海拔約1781米,頂有風(fēng)電塔。登頂路線:沽源草原天路經(jīng)過該山頂,自二道溝圍子沿草原天路向西南登頂?shù)取?/span> 26、黃花梁 ........黃花梁(E115°52'34.90",N41°17'49.20")位于雙墩山東南、南廠西北、塔子溝西南,海拔2038米,頂有石砬子/風(fēng)電塔。登頂路線:(1)自三道林東南沿溝向東、平頭梁村沿溝向西登頂;(2)自南廠向南、前店向西南沿風(fēng)電路登頂?shù)取?/span> 27、平頭梁山 平頭梁山(E115°53'51.90",N41°13'58.20")位于南廠村南、長溝門村北、虎龍溝村東,海拔約2189米,頂有烽火臺,該山為葫蘆河源頭最高峰。登頂路線:自南廠向南、長溝門向北、虎龍溝向登頂?shù)?/span>。 28、黑山咀 黑山咀(E115°54'20.60",N41°19'09.10")位于塔子溝西北、大營西南、雙墩山東側(cè)、黃花梁東北,海拔1718米,頂有人工坑/東側(cè)200米有六角涼亭。登頂路線:該山東側(cè)較陡,自塔子溝向西北、大營向西南上至山頂西側(cè)山梁后向東登頂?shù)取?/span> 29、大石砬 大石砬(E115°55'45.75",N41°31'19.66")位于大石砬村北、臭泥坑西南、十里灘東南,海拔1662米,山頂東北側(cè)有風(fēng)電塔/西南坡在建“中國沽源花卉之鄉(xiāng)”景區(qū)。該山地拔不高但東南坡較陡,繞開東南坡均可登頂。 30、胡神廟洼/凹 胡神廟洼/凹(E115°55'51.29",N41°19'04.41")位于 平頭梁東北、大營東南、東長溝梁西北,海拔1845米,頂有水泥墩/風(fēng)電塔。登頂路線:(1)自平頭梁向東北東北、大營向東南登頂;(2)自東長溝梁沿山脊向西北登頂?shù)取?/span> 31、東長溝梁 東長溝梁(E115°56'26.51",N41°18'53.75")位于平頭梁村東、炭窯溝西南、石片溝西北,海拔1927.3米,頂有烽火臺/風(fēng)電塔。登頂路線:(1)自胡神廟洼沿山脊向東南登頂;(2)自平頭梁村向東山山脊轉(zhuǎn)向北登頂;(3)自炭窯溝向西、樺皮溝向東南登頂?shù)取?/span> 32、大仙廟山 大仙廟山(E115°56'56.66",N41°27'19.30")位于小偏坡道東北、廣義永西北、車道溝村南,海拔1830.5米,頂有石圍墻小廟/兩塊水泥墩。該山四周平緩,自小偏坡道向東北、廣義永向西北、車道溝向南都可登頂。 33、五道嶺 五道嶺(E115°57'25.31",N41°16'29.09")位于石片溝村西、南廠村東赤城沽源界梁上,海拔1937米(赤城資料1770米為南側(cè)埡口),頂有水泥墩/烽火臺/風(fēng)電塔。登頂路線:自石片溝向西、平頭梁向東南至山脊埡口向北登頂?shù)取?/span> 34、二拉扎梁 二扎拉梁(E115°58'06.99",N41°31'03.74")位于黃羊洼村東、二扎拉村西沽源豐寧界梁上,海拔1716米,頂有中部嵌有石碑高碎石堆。登頂路線:自黃羊洼向東、二扎拉向西可輕松登頂。 35、機關(guān)山 機關(guān)山(E115°59'15.80",N41°23'56.60")位于老掌溝東北、老掌東溝西北、陽坡村南,海拔1928米。該山地拔不高山坡平緩,自老掌溝向北、陽坡向南都可輕松登頂。 36、三道川轉(zhuǎn)山 三道川轉(zhuǎn)山(E115°59'21.01",N41°18'04.89",赤城龍關(guān)鎮(zhèn)也有一座轉(zhuǎn)山)位于山神廟西北、三岔西南、平頭梁村東,海拔2028.8米,頂有大石塊。登頂路線:(1)自三岔沿山脊或西側(cè)溝向西南登頂;(2)自溝門沿溝向東南、三道川鄉(xiāng)沿溝向西北上至山頂西側(cè)埡口后向東登頂?shù)取?/span> 37、牛盤山 牛盤山(E116°00'06.88",N41°24'37.58")位于陽坡村東南側(cè)山腳小山包,海拔1734米(東南側(cè)高點海拔超過1850米)。登頂路線:自陽坡村東向東南即可輕松登頂。 38、雙窩鋪山 ........雙窩鋪山(E116°01'00.09",N41°21'03.46")位于三岔西北、雙窩鋪廢村西、老掌溝東南,海拔1995米,頂有小亂石堆。登頂路線:(1)自老掌東溝村東南好漢坡沿山脊向東南登頂;(2)自雙窩鋪廢村南側(cè)沿溝向西北上山脊轉(zhuǎn)向南登頂;(3)自大腳掌附近向東北上山脊登頂?shù)取?/span> 39、砬子溝山 ........砬子溝山(E116°01'53.81",N41°24'42.56")位于四合泉西南、老掌東溝村北、陽坡村東沽源豐寧界梁上,海拔2003.3米,頂為突出砬子。該山位于東猴頂西北區(qū)域,登頂路線有:(1)自孤石向西南上梁轉(zhuǎn)向東南登頂;(2)自四合泉向西南上山脊轉(zhuǎn)向西北登頂;(3)自老掌東溝向東北、雙窩鋪向西北上山脊轉(zhuǎn)向西北登頂?shù)取?/span> 五、沽源北部穿越線路 沽源縣千米高山主要集中G95、G5516以南,沽源西部G5516南側(cè)只有石門溝前山、九連城腦包山、半拉山、口山狼尾巴山等四座千米山,沽源北部有禿葫蘆山、四道溝山、察汗腦包山、四人溝西山、元山子、別列腦包山、溝口山、南溝狼尾巴山、死人溝山、轉(zhuǎn)佛山、敖包山、大凹山、西腦包、小圓山、馬神廟山等十座;這些千米山海拔不低但地拔一般在百米左右,登頂無任何難度。 圖3 沽源縣北部千米高山分布示意圖 1、石門溝前山 ........石門溝前山(E114°55'38.77",N41°31'24.38")位于大石門溝西北、白沿溝西南、石門溝東南沽源張北界梁上,海拔1498米,頂有環(huán)形碎石堆。該山地拔約50米自四周均可輕松登頂。 2、九連城腦包山 ........九連城腦包山(E114°55'40.59",N41°32'40.15")位于西白沿溝東北、白沿溝西南、小西營東南,海拔1497米,頂有碎石堆/小屋。登頂路線:自西白沿溝向東北、白沿溝向西南、小西營向東南登頂?shù)?/span> 3、半拉山 ........半拉山(E115°00'12.14",N41°33'27.66")位于九連城鎮(zhèn)東南、席家卜子村北、半虎公路南側(cè),海拔1417米,頂有六角涼亭。登頂路線:(1)自席家卜子村向北登頂;(2)自半虎公路向南登頂?shù)取?/span> 4、口山狼尾巴山 ........狼尾巴山(E115°14'50.05",N41°29'50.88")位于東坡東南、二鄭營子?xùn)|北、大西溝西北、小格賴西南,海拔1584米,頂有碎石堆。該山地拔不足百米且東側(cè)略陡,自四周均可登頂。 5、禿葫蘆山 ........禿葫蘆山(E115°21'00.70",N41°34'39.20”)位于前山西北、后山西南、北灘東南,海拔1427米。登頂路線:該山地拔不足50米,自四周均可輕松登頂。 6、四道溝山 ........四道溝山(E115°25'06.09",N41°28'23.46")位于四道溝東北、三道溝西北、田萬義溝東南,海拔。該山地拔不足百米四周平緩均可登頂。 7、察汗腦包山 ........察汗腦包山(E115°26'34.33",N41°43'00.98")位于小西營西南、大腦包村東、后樸山營西北,海拔1578米,頂為蒙古族敖包。該山地拔不足百米四周平緩均可登頂。 8、四人溝西山 ........四人溝西山(E115°38'26.95",N41°43'16.27")位于西溝西北、蒙古營子西南、義和永東北,海拔1543米。該山地拔不足百米四周平緩均可登頂。 9、元山子 ........元山子(E115°39'40.24",N41°42'20.75")位于西溝東南、羅家圈子?xùn)|北、南梁西北、庫倫淖西南,海拔1487米,頂為寺廟遺址。登頂路線:自西溝向東南、羅家圈子向東北、南梁向西北、庫倫淖向西南登頂?shù)取?/span> 10、別列腦包山 ........別列腦包山(E115°43'15.63",N41°51'41.48")位于大別列東南、東大門村南、李明營子?xùn)|北、小別列村東,海拔約1544米,頂有人工坑/太陽能監(jiān)控塔。該山地拔不足百米但臨近山頂較陡,自東大門村南向西800米可登頂。 11、溝口山/溝日山 ........溝口山(E115°43'41.05",N41°50'45.87")又稱溝日山,位于李明營子村東、南大門村南、死人溝山西南、范家營子村北,海拔約1474米,山頂西北側(cè)有太陽能監(jiān)控塔、旁邊有礦坑。該山周邊有高高綠鐵柵欄連成片且無法翻越,只能從鐵柵欄留出的出入口進(jìn)出。 12、南溝狼尾巴山 ........南溝狼尾巴山(E115°44'47.99",N41°38'56.74")位于南溝西南、四人洼村南、沽源縣城東,海拔1620.4米,頂有帶瓷片八棱水泥柱/坍塌小廟。該山地拔不高,位于縣城去往梳妝樓/閃電湖景區(qū)公路南側(cè),自北側(cè)向南可登頂。 13、死人溝山 ........死人溝山(E115°46'09.06",N41°51'17.79")位于塞北管理區(qū)西南、東大門東南、劉新齋營子?xùn)|北,海拔約1579米,頂有碎石堆/太陽能監(jiān)控塔/人工坑。該山周邊有高高綠鐵柵欄連成片且無法翻越,只能從鐵柵欄留出的出入口進(jìn)出。 14、轉(zhuǎn)佛山 ........轉(zhuǎn)佛山(E115°46'56.45",N41°46'15.37")位于灤河神韻風(fēng)景區(qū)內(nèi),海拔1437米,頂有蒙古敖包。登頂路線:該山位于灤河神韻風(fēng)景區(qū)內(nèi)(門票60元/人)需購票才能登頂。 15、敖包山 ........敖包山(E115°47'14.61",N41°49'10.33")位于大榆樹溝西南、大河灣西北、白忠營子?xùn)|北、東大門東南,海拔1560米,頂有高碎石堆、西南300米有測風(fēng)塔,該山四周平緩任意方向均可登頂。 16、大凹山 ........大凹山(E115°49'32.99",N41°41'59.99")位于閃電河鄉(xiāng)東南、蟈蟈山東北、中營子西南,海拔1601米(紙介質(zhì)地圖標(biāo)1501米),頂有碎石堆/松木棍。該山為西南東北雙峰結(jié)構(gòu),東北側(cè)山包略高,該山地拔不高四周平緩,自閃電河鄉(xiāng)向東南、蟈蟈山村向東北可輕松登頂。 17、西腦包 ........西腦包(E115°54'56.00",N41°40'43.00”)位于頭號圍子村西、后石頭坑?xùn)|北、東營子?xùn)|南,海拔約1599米。登頂路線:該山地拔百余米,自山頂北側(cè)、西南側(cè)有風(fēng)電路登頂?shù)取?/span> 18、小圓山 ........小圓山(E115°56'22.07",N41°50'56.90")位于邵家營子村東、糜地溝西南、石門子西北,海拔1449.6米,頂有中國移動基站/站房。登頂路線:自邵家營子村向東、糜地溝向西南、石門子向西北登頂?shù)取?/span> 19、馬神廟山 ........馬神廟山(E116°02'57.16",N41°44'10.93")位于德順永東北、大二號東南、老圍子村西,海拔1500米,頂為碎石堆。該山地拔不足百米,自四周避開山頂砬子皆可登頂。 附1:草原天路沽源段 草原天路沽源段起于沽源縣平定堡鎮(zhèn)雙腦包村,經(jīng)平定堡、長梁、豐源店、小廠、小河子、蓮花灘6個鄉(xiāng)鎮(zhèn),終點位于張北縣的老虎溝,全長約116公里;主要標(biāo)志點間距:老虎溝天路入口(6km)西壩村(7km)東壩村(4.5km)大營子(8.5km)東碾盤溝外(5km)半截溝(10km)西灣(3km)火神廟堆(8km)椴木梁(5km)大五道溝(6km)盤道溝埌(10km)豐源店(9km)后平頭梁(9km)大石砬(9km)西廠村(6km)螢火蟲營地(8km)雙腦包村。 圖4 張家口草原天路沽源段導(dǎo)覽圖 草原天路沽源段大部分以綠色長城“塞北林海”風(fēng)電道路為依托,沿途山高坡陡、林草豐茂、地形多樣,既有獨特的濕地、原始森林等原生態(tài)自然景觀,也有豐厚的歷史人文資源,匯集了湖泊、濕地、河流、雪山、森林、草甸、清泉、幽谷、奇峰、異石、古長城、烽燧等豐富的景觀,結(jié)合沽源獨特的氣候條件種植金蓮花、油菜花、向日葵、胡麻、莜麥、馬鈴薯等經(jīng)濟(jì)景觀作物,成為展示我縣良好生態(tài)的又一張靚麗明片。 附2:《沽源縣志(2003年版)》有關(guān)山峰資料
|
|
|
來自: 百里溪1 > 《4.2.10-沽源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