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案患者田某某,為我在2022年10月16日發(fā)表的公眾號文章《本為治胸悶氣短,意外收獲是抑郁癥也被同時治愈》一文中的患者張某的丈夫。 田某某,男,58歲,2022年9月23日初診。眩暈頭昏兩月余,加重兩星期,血壓較高,口服降壓藥無效。其人高大壯碩,較為肥胖,睡眠尚可,為生計需早起,打呼嚕較重,口略干渴,飲水較多。平時不惡寒,但在散步時遇風冷則覺下肢軟而無力。夜尿頻,3、4次,尿黃,大便每日一次,粘滯欠暢。當即測得血壓150/95mmHg。既往有高血脂癥、脂肪肝、糖尿病,未使用口服降糖藥及胰島素。舌紅偏暗,脈弦滑有力而緊。診為眩暈,濕熱內阻,風寒外犯。處方升降散合澤瀉湯化裁:僵蠶10g,蟬蛻10g,姜黃10g,大黃6g,玄參15g,牛蒡子15g,絲瓜絡12g,橘絡12g,神曲12g,山楂30g,麥芽12g,荊芥12g,澤瀉30g,生白術15g,冬瓜仁30g,麻黃3g,7劑水煎日3次飯后服。 10月3日二診。問其感覺如何?答沒什么效果。細問之下,卻是頭暈大減,夜尿頻明顯減少,僅1、2次而已,血糖亦降,餐后血糖7.4。癥情已大為好轉,為何說是無效呢?答血壓未降,當即測血壓143/86mmHg。明明血壓也已下降,退一步講,即便是血壓未降,癥狀大為改善,也說明藥已對證,還稱無效,我頗為不解。舌脈如前,效不更方,擊鼓再進。 10月14日三診,再問其感覺如何,仍稱療效平平,看樣子似乎不太滿意。再測血壓140/76mmHg,血壓又降,已接近正常。這在我診治過的高血壓患者中,已屬效好且快者?;颊叻Q,最近易疲勞。舌仍紅,脈仍弦滑有力而緊。原方加海蛤殼50g,7劑乘勝再進。 該患者后再未來復診。一月后我問店長可否對該患者進行隨訪,答該患血壓現(xiàn)已完全正常,不愿再服藥了。今天我又在微信里特意問了一下,回答血壓正常。 ![]() 在本案的處方中,除了調暢氣機、化飲除濕之外,沒有用平肝潛陽降逆息風的方藥,反而用了大量的風藥:僵蠶、蟬蛻、牛蒡子、荊芥、麻黃,包括神曲在內,都有解表袪風的作用。風藥當然疏通氣機,也能勝濕除濁,更主要的是散在表之邪,因脈緊象明顯說明有寒邪在表,必用麻黃,不能因為血壓高而舍麻黃不用,在量的斟酌使用上,我偏于保守,如果首診之后效果不好,我在接下來的治療中很可能逐漸加大麻黃的劑量而不是去掉麻黃。因為效果較好,所以一直延用了首診的劑量,這個量不大,但麻黃所起到的作用,不容小視。 后來,我曾很嚴肅認真地提醒他還須服藥一段時間,以鞏固療效,他以經(jīng)營餐館太忙為由沒有再來復診。血壓暫時恢復正常,并不代表病已痊愈。舌和脈還沒有回到正常的狀態(tài),說明致病因素沒有完全解除,病機也沒有徹底扭轉,他如果再不改掉飲酒的習慣,高血壓復發(fā)的可能性很大。我很無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