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慢性前列腺炎多因勞欲太過、年老久病、飲食失節(jié)、作息失調(diào)及情志不暢等原因素所致,臨證辨治應以臟腑氣血津液“虛實滯損”,遵《內(nèi)經(jīng)》“虛則補之,實則瀉之”“結者散之,留者攻之”之旨,屢見其效。 分享一則醫(yī)案,馮某,44歲,電焊工。主訴反復小腹脹痛、會陰墜脹3年,慢性前列腺炎。 初次面診時見患者心煩易躁,郁悶難解,臨床遇此患者,應多加開導,安撫其煩躁不安的情緒。自述尿意頻頻,夜尿多,大便先干后稀,納可,寐差,入睡困難,舌紅,苔薄黃,脈弦稍沉。 辯證屬腎虛肝郁,濕熱夾瘀,治則補腎疏肝,清熱利濕兼化瘀止痛。 處方:北柴胡、醋香附、陳皮、炒枳殼、白芍、赤芍、黃柏、土茯苓、牛膝、菟絲子、益智仁、烏藥、馬鞭草、虎杖、甘草 服藥7劑患者前來復診,訴會陰墜脹已明顯減輕,小腹仍稍脹痛,寐較前轉佳,再觀患者面容,已有輕松愉悅之感。 守前方加車前草、白術,續(xù)服7劑。已無小腹脹痛、會陰部墜脹感,排尿漸通暢,苔薄稍黃,囑白天多飲水 ,再服3劑,諸證皆無。 慢性前列腺炎由于病程長,較難治愈,容易讓患者產(chǎn)生焦慮、擔憂等情緒,肝主疏泄,肝氣郁結,無法調(diào)暢氣機,氣易聚集下焦,又血為氣之所御,不通則痛。 濕熱擾于膀胱,加之夜間陽收于內(nèi),更助熱勢,則夜尿頻頻,進一步導致入睡困難,舌紅,苔薄黃,脈弦稍沉,為腎虛肝郁,濕熱夾瘀之征象。 接下來詳看用藥解析本方以柴胡苦辛微寒, 歸肝膽經(jīng),攻擅條達肝氣而疏郁結,故為君藥。 香附微苦辛平,入肝經(jīng),長于疏肝理氣,并能行氣止痛;川芎味辛氣溫,入肝膽經(jīng),能行氣活血,開郁止痛,二藥共助柴胡疏肝解郁,行氣止痛之效,同為臣藥。 陳皮理氣 行滯而和胃;枳殼行氣止痛以疏理肝脾;赤芍活血以散瘀,烏藥行氣以止痛;牛膝引血下行、利尿通淋,又合菟絲子、益智仁溫腎縮泉。 黃柏性味苦寒,入腎、膀胱經(jīng),清下焦?jié)駸嶂τ壬酰?/span>馬鞭草、虎杖清濕熱散血瘀,可助整方清熱散瘀之功效;白芍、甘草養(yǎng)血柔肝,緩急止痛,俱為佐藥。甘草兼和藥性,又作使藥。 |
|
|
來自: 文炳春秋 > 《養(yǎng)生與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