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代漢語基礎知識第一章 語音第三節(jié) 語音的記錄與《漢語拼音方案》一、語音的記錄為了把語音記錄下來,人們曾創(chuàng)造過許多符號,如我國古代的反切、過去的注音字母、現(xiàn)代國際通用的國際音標和我國解放后制訂的《漢語拼音方案》等。這些記音符號把語音聽覺感知轉化為視覺感知,便于表示音節(jié)結構,也便于語音的研究。 1、國際音標 國際音標是國際語音學協(xié)會制定的一套語音符號。這個協(xié)會是由各國語音學家和語言教師于1886年組成的。 2、過去給漢字注音的主要方法: (1)“讀若”法 東漢時人們開始用“讀若”字樣來注字音。“讀若×”是說讀和某字相似的音?!白x若”也作“讀如×”、“讀曰×”、“讀為×”、“讀近×”等。如: 《說文》:“籫,竹器也,從竹,贊聲,讀若纂?!?/span> 《說文》:“媼,老女稱也。從女,昷聲,讀若奧?!?/span> 《呂氏春秋·大樂》:“渾渾沌沌?!?高誘注:“渾讀如袞冕之袞?!?/span> 比“讀若”、“讀如”等進一步的注音是“直音”。 (2)直音法 直音是用讀音完全相同的字來標音。 如:《爾雅·釋言》:“貿、賈,市也?!标懙旅饕袅x:“貿,音茂?!Z,音古。” (3)反切法 用兩個字給另外的字拼音的方法。 “反切”也稱“反”“翻”“切”。反切的原則是用兩個字(稱反切上字或切語上字和反切下字或切語下字)來給一個字(被反切字)注音,用反切上字定被反切字的聲母,反切下字定被反切字的韻母和聲調。也就是說,以反切上字的聲母作被反切字的聲母,以反切下字的韻母和聲調作被反切字的韻母和聲調。例如: “冬,都宗切”。 冬:dōng <--都 d ( ū ) + 宗( z )ōng (3)注音字母 注音字母創(chuàng)制于五四運動前夕,后幾經(jīng)修訂,于1930年起改稱注音符號。注音符號不完全是音素字母,注音不夠準確,書寫也不夠方便。 ㄅ(玻 b ) ㄆ(坡 p ) ㄇ(摸 m ) ㄈ(佛 f ) ㄉ(得 d ) ㄊ(特 t ) ㄚ(啊 a ) ㄛ (喔 o ) ㄜ (鵝 e ) 二、關于《漢語拼音方案》 1、《漢語拼音方案》的產(chǎn)生 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于1956年2月擬訂出《漢語拼音方案(草案)》,經(jīng)全國政協(xié)和全國各界人士廣泛討論,又經(jīng)國務院成立的漢語拼音方案審訂委員會反復審議和多次修訂,再由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提交政協(xié)全國委員會常委擴大會議討論,報請國務院全體會議通過,最后在1958年2月由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批準作為正式方案推行。 2、《漢語拼音方案》的主要作用(六大方面) 給漢字注音,作推廣普通話的工具,作為我國各少數(shù)民族創(chuàng) 制和改革文字的共同基礎,用來幫助外國人學漢語,用來音譯人名、地名和科學術語,用來編制索引和代號等。 3、《漢語拼音方案》的內容(五大部分)(詳見教材P265-268) 字母表, 聲母表,韻母表,聲調符號,隔音符號。 三、現(xiàn)代漢語拼音字母 1、現(xiàn)代漢語拼音字母的體式 現(xiàn)代漢語拼音字母采用的是拉?。ㄓ⑽?strong>Lotin的譯音)字母。拉丁字母能精確地記錄下普通話音素的實際讀音,比過去用的注音字母優(yōu)越。 拉丁字母原是古代羅馬人使用的拉丁文的字母,后來有所補充,成了現(xiàn)在的樣子。這種字母筆畫簡單,構形清楚,便于書寫和閱讀,目前已有60多個國家?guī)资畟€語種采用。它是世界上最通用的字母,也是現(xiàn)代科學廣泛使用的符號。 現(xiàn)代漢語拼音字母共有四種體式:大楷、小楷、大草、小草??w是印刷用的字體,草體是手寫的字體。語文課本上用的是哥特體(或譯為哥德體)。它是楷體,但又接近草體,線條均勻,沒有粗細之分,沒有裝飾線,便于書寫。哥特體和常見的羅馬體有兩個字母字形差異較大:
2、現(xiàn)代漢語拼音字母的讀音 (1)本音:每個字母所代表的音,用來拼音的。 (2)名稱音:為了便于字母的稱呼的,是字母的姓名。元音字母以本音為名稱音,輔音字母因發(fā)音不響亮不便稱呼,須附加元音作為名稱:或在本音前附加元音,或在本音后附加元音。用漢語拼音字母標下來的名稱音見《漢語拼音方案字母表》(《字母表》分四行排列,行末的字母押韻,好象一首詩歌,念起來十分順口。念的時候,四行分四句念。其中第三、四句各在三個字母后稍作停頓)。 a bê cê dê e êf gê ha i jie kê êl êm nê o pê qiu a′er ês tê u vê wa xi ya zê ★ 聲母有本音和呼讀音之分,詳見聲母部分。 (芙蓉書閣|鄧旺林整理) |
|
|
來自: 芙蓉書閣 > 《現(xiàn)代漢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