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我們決定自己蒸包子,要蒸一堆的醬肉包,白菜肉包,糖三角,巧克力三角。 做包子的第一步,自然是發(fā)面了。酵母粉,水和面粉扔進(jìn)廚師機,在嗡嗡聲中,三分鐘后一個光滑的面團就出來了。這個白嫩嫩,圓溜溜,軟乎乎的面團靜置在初秋的午后,接下來面團里的小酵母和空氣中的溫暖氣息會讓奇跡出現(xiàn)。趁著面團發(fā)酵的空檔,趕緊去準(zhǔn)備包子餡兒吧。 小時候,家里很愛做包子,尤其是春節(jié),母親會在臘月27蒸一天的包子,蘿卜絲餡,豬肉粉條餡,豆沙紅薯餡。母親花心思最多的是豆沙紅薯餡,一大早父親就起來,把紅豆綠豆放進(jìn)大黑鐵鍋里,架起材火,使勁地煮。鍋底下紅紅的火苗映紅了父親黑黑的臉,等豆子開了花,母親立即把切成塊兒的紅薯放進(jìn)去,等豆子紅薯都煮的爛烘烘的,水也快燒干了,母親就把它們舀出來,放在窗臺。豆子和紅薯的甜味飄滿了我們整個小院,我一沖進(jìn)廚房,母親立即遞給我一碗的紅薯豆子,熱乎乎,甜絲絲,糊得嘴巴到處都是。 一個小時后面團就鼓起來了,酵母和小麥的香氣都要飄到樓上來。接下來就好好包包子吧,厲害的人呢能把包子包成花兒,笨的人呢能把包子包起來就不錯了。我母親是包包子里面一等一的高手,她用手轉(zhuǎn)啊轉(zhuǎn)就轉(zhuǎn)出了一個薄薄的皮兒,然后在那個圓圓的皮兒里塞一大坨餡兒,餡比包子還大,我總是擔(dān)心它們會散落一地。母親的手握住包子皮兒,然后包子在左手快速旋轉(zhuǎn),左手扶著包子,一邊捏花兒,她收手的時候一個圓圓的,開了一朵大花兒的包子就穩(wěn)穩(wěn)地落在案板上。我真懷疑她手里有魔術(shù)。小孩子不喜歡吃菜,便一個勁兒埋怨母親皮兒太薄,餡兒太少。 包子包好,不能立即上鍋蒸,需要給面“醒”來的時間。醒好后的面,飽滿圓滑,放在沸水鍋上大火十五分鐘包子們就好了。母親負(fù)責(zé)發(fā)面,做餡,包,父親負(fù)責(zé)燒火,母親是包包子高手,父親絕對是燒火高手。父親在爐灶里架起一鍋材火,燒的旺旺的,母親的包子坐上去,鐵鍋上白汽氤氳,整個廚房都云霧繚繞。等父親把鍋底下燒的正旺的柴火抽出來,燒的黑乎乎的木棍煙氣飄散的時候,包子就好了。母親不會立即揭鍋,她要包子們再回下氣兒。 包子們出鍋的時候,白花花,喧騰騰,熱乎乎,忍不住碰一下燙的手立即捏耳朵,還是用筷子插住一個包子,齜牙咧嘴地吞完。全家人都聚集在廚房里,每人一支筷子插一個包子,蹲著或站著,嘴里冒出好大的白汽。我喜歡吃皮兒,就逼著爸爸把餡兒給我掏光;我只想吃餡兒,尤其是紅棗包,豆沙紅薯包,就把皮兒扔在一邊,老爸看了笑著搖頭:“哎,你這個罰了款的'黑人’怎么嘴還這么叼?”不過他說完,拿過我扔下的皮兒,大口嚼起來:“你不吃,老爸幫你吃。” 今晚,我吃了三個肉包,真想告訴爸爸我把皮兒和餡兒一起吃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