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就是霜降了,這是秋季最后一個節(jié)氣。 天氣漸寒始于霜降,霜降是反映氣溫變化的節(jié)氣,是秋季到冬季的過渡,意味著即將進入冬天。 俗話有講“霜降殺百草”,霜降過后,植物漸漸失去生機,大地一片蕭索。霜降不是表示“降霜”,而是表示天氣漸冷,霜降節(jié)氣后,深秋景象明顯,冷空氣越來越頻繁。 霜降作為秋冬氣候的轉折點,也是陽氣由收到藏的過渡,養(yǎng)生保健尤為重要。 ![]() 霜降做好四防,平安一整冬 一防秋燥: 霜降節(jié)氣時已到深秋,此時“秋燥”也更加明顯,燥易傷肺,人們容易出現(xiàn)鼻咽干燥、口干咳嗽等癥狀,除了呼吸系統(tǒng)疾病,很多人還會出現(xiàn)皮膚干癢、大便干燥、便秘、眼睛干、頭發(fā)毛躁等癥狀。 飲食調整 《素問·臟氣法時論》說:“肺主秋……肺收斂,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補之,辛瀉之”。 可見酸味收斂肺氣,辛味發(fā)散瀉肺,秋季宜收不宜散。因此,應少吃一些辛辣的食物,如姜、蔥、蒜、辣椒等,特別是辛辣火鍋、燒烤要少吃,以防“上火”。 霜降后更應該多飲水,保持肺臟與呼吸道的正常濕潤度,飲水宜多次少飲。 除了多喝水,平秋燥還可以多吃銀耳、百合、梨、荸薺、蘿卜等食物。此外,羹、粥品也是秋令潤燥的常用方法。 百合銀耳粥 ![]() 原料:白木耳、鮮百合、枸杞,紅棗,冰糖 做法: 1. 白木耳放入冷水中泡軟,撕成小塊;鮮百合切除梗,洗凈;枸杞泡水5分鐘,撈出、瀝干;紅棗泡熱水10分鐘,撈出、瀝干,去核。 2. 鍋中倒入水煮開,改小火,放入白木耳略煮,再依序放入紅棗、鮮百合、枸杞,煮約10~15分鐘即可。 百合銀耳粥可以養(yǎng)陰、潤肺、止咳,適合經(jīng)常潮熱盜汗、心神不安的人食用。 穴位按摩:魚際穴 魚際穴是強肺養(yǎng)生要穴,這個穴位具有清肺泄熱、利咽止痛的作用,對于緩解秋燥引起的熱咳、干咳效果最好。 位置:位于手外側,第1掌骨橈側中點赤白肉際處。
來源:網(wǎng)絡 方法:雙側魚際穴可每天不拘時地掐揉3分鐘??梢赃x擇在每天陽氣最盛的時候即中午1~3點時按揉。 二防秋悲: 晚秋霜降時節(jié),草木凋零、萬物蕭瑟,季節(jié)的變化容易引人憂思,使人意志消沉。 主要表現(xiàn)為心情不佳,認為生活沒有意思,高興不起來;較為嚴重的則出現(xiàn)焦慮癥狀,食欲、睡眠等生活能力下降;精力缺乏、自我評價低、精神遲滯等。 緩解方法 1. 早睡早起 遇到這種情況,我們首先要保證充足的睡眠,順應時節(jié)早睡早起,盡量爭取在晚上10點前入睡;中午適當小睡10到20分鐘。 2. 多吃富含維生素B的食物 有助于改善情緒,可以避免情緒給身體造成的負面影響,如全麥面包、蔬菜、雞蛋等。 3. 多曬太陽 充足的光線能調動人的情緒,增加興奮性。 ![]() 4. 按摩膻中穴 《黃帝內經(jīng)》認為“膻中者,臣使之官,喜樂出焉”,也就是說,膻中穴與人的喜樂情感密切相關,按揉此穴能夠調節(jié)胸中之氣,解郁開懷。 位置:仰臥位取穴,在前正中線上,平第4肋間,即在兩乳頭兩線的中點處。
來源:網(wǎng)絡 方法:拇指置于穴位上,稍用力按揉,以微覺酸痛為度,每次4~6分鐘即可,按揉后可以配合做一做擴胸運動,加強寬胸理氣效果。 三防秋寒: 俗語有“寒露不算冷,霜降變了天”。霜降后,早晚溫差變化較大,這個時間節(jié)點后不再適合“秋凍”了,對抵抗力較弱的老年人和小孩來說,注意及時添減衣物,以免濕邪、寒邪侵襲,導致生病。 這幾個部位更怕寒 1. 胃 俗話說:霜降多胃病。寒冷對胃的刺激較大,生活飲食再不注意,就可能會引發(fā)胃腸疾病或使胃病加重。 給大家推薦一個暖胃食療方:牛肉燉蘿卜 ![]() 做法: 牛肉洗凈切塊,白蘿卜去皮切塊,加適量清水及胡椒、姜、蔥等調料煮至牛肉熟爛,加少量鹽再煮一會放入香菜即可。 牛肉有暖胃的作用,是秋冬季節(jié)補益身體的佳品,白蘿卜有祛痰消食的作用,兩者搭配,既能健脾暖胃,也有驅寒的作用。 2. 頭 頭為人體“諸陽之會”,一旦受寒,容易引發(fā)頭痛、頭暈、失眠等癥。 |
|
|
來自: 一枝紅艷露凝香 > 《健康養(yǎng)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