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前段時間,上映了一部國漫《山海經(jīng)之再見怪獸》 估計不說,可能沒幾個人注意到,豆瓣評分低至6.3 近年來,國潮復興,國漫崛起,玄幻體裁屢見不鮮 可作品卻常因特效滿分,內(nèi)容稀碎,被人詬病 ![]() 在隔壁國家,被譽為“妖怪列島、八百萬神國”的日本 卻創(chuàng)作出了許多被眾人所熟知的作品。 可在其豐富妖怪史中,有70%妖怪卻都是來自中國 這可不是象君瞎說的, 而是日本妖怪漫畫第一人水木茂親訴的 不禁要問:中國的神怪之說,我們自己卻拍不好? ![]() 《夏目友人帳》 ![]() 日本盛行的“妖怪學”,處處有中國的影子 日本的妖怪少得可憐,只占其總數(shù)的10%,但他們對妖怪可是極其重視。 日本靠山靠水,在他們的文化中,妖怪多與山水相關。 像是雪女,傳說被情人拋棄于雪山所化,常誘惑上山的行人,如果為她動情,便將他冰凍起來,也有說被挖去心臟。 ![]() 當時人類無法解釋的現(xiàn)象,多以怪力亂神之說, 而且通常造型都十分恐怖,使人望而生畏。 這也使得日本在恐怖片領域同樣鶴立雞群,象君是沒少被嚇哭! ![]() 而后,到了平安時代,文化上的交流,開始引進越來越多的外來文化。 中國的妖怪便傳去了日本,生根發(fā)芽,成了炙手可熱的“香餑餑”。 其中有三個中國妖怪在日本十分出名,直到今天依舊被人稱道。 喜提國內(nèi)“出逃三怪”的名號。 第一位:天狗,說到天狗形象你能想到啥? 長鼻子、紅臉頰、以及兇神惡煞的表情,叫“天狗”卻一點也不像“狗”。 ![]() 而起初傳去日本的中國天狗形象,卻是長相如貍貓,腦袋為白色,擁有一雙會飛的翅膀。 古時候缺乏天文知識的古人, 將流星視作天狗,把日食、月食、稱作天狗食日(月)。 ![]() 民間傳說張仙射天狗。 當時日本天象異常,沒人見過這番場景,人們非?;艔?,覺得是不好的異象。 曾到訪中國的遣唐使出面,向天皇解釋到:“這在中國是個叫'天狗’妖怪在作祟,不必過于擔憂”。 天皇長舒一口氣,搜噶,中國文化果然博大精深。 ![]() 平安時代的《今昔物語集》記載天狗會幻化成佛、僧、圣人的形象,或附身于人類身上。 而后因為文化差異,日本兇獸天狗逐漸成了半神半妖的守護山神,亦正亦邪。 像是《千與千尋》里的湯婆婆便是以天狗的形象所創(chuàng)作。 ![]() 第二位:個頭不大,弓背屈身,長了個烏龜殼的河童, 腦袋上有個槽,凹槽要保持足夠的水分,干涸的話生命就枯竭了。 ![]() 《河童之夏》 而它最早的來源,可能就是我國黃河水神的河伯,水虎, 據(jù)說還是位返老還童的美男子。 而到了小日子過的不錯的日本,我們英俊瀟灑的河伯, 不僅長成了這副尖嘴猴腮的模樣, 還變成了不慎溺水的怨靈,成了為重生不停拖人下水的恐怖傳說。 ![]() 第三位:玉藻前,當然這是她的藝名。 而它的原名九尾狐源于中國的《山海經(jīng)》、《南山經(jīng)》, 擁有絕世神顏的它,曾也是同大禹治水有功的瑞獸。 結(jié)果在商朝,成了助紂為虐的惑蠱妖女。 原形畢露的九尾狐,中國是混不下去了, 這不東渡日本,又以一技之長,贏得了鳥羽天皇的寵愛與信任。 ![]() 這天皇不吃不睡不理朝綱,身體也抱恙了,不被懷疑怎么可能? 被發(fā)現(xiàn)的九尾狐再次陷入逃亡,找到一個僻靜山林,化做“殺生石”。 而路過這塊石頭的人,都會被其妖氣所傷。 ![]() 圖源:愛彼家 此外,還有像是九頭蛇的相柳,到日本成了八岐大蛇。 傳說,被大禹砍掉了只腦袋,灰頭土臉的跑到了日本,殺傷掠奪,嗜酒成性。 這不,最終因酒喪命。 說了這么多,是不是突然覺得日本妖怪都有一個共性。 就是奇能異怪,做著危害社會治安的事,最終被武力高強的武士趕跑或是擒拿。 而這些神通廣大的武士,有個尊稱:陰陽師。 ![]() 《陰陽師》手游 我們十分熟悉的這個角色,其實類似我國古代的欽天監(jiān)、太史局、司天局。 負責看風水、測方位、觀天象、知災疫。 天子可是授之天命,神通廣大的他們就成了中間的傳話人。 像電視劇中就總愛演:“天降祥瑞,大吉之兆啊?!?/p> ![]() ![]() 日本比中國更重視妖怪? 歷史不如我們的日本妖怪,如今風靡全球。 而我們除了當作閑來的奇趣故事去讀,從二改的玄幻故事了解一星半點。 真正去潛心研究是少之甚少。 日本有多愛妖怪? 他們專門為此開設“妖怪學”專業(yè),當成一種民俗文化,研究了起來, 發(fā)展也有130多年,孵化出了許多妖怪學博士。 比如知名妖怪博士:井上圓了編著了《妖怪學講義》, 水木茂創(chuàng)作了《鬼太郎》、《惡魔君》等。 ![]() 去年的東京奧運會開幕式,是不是嚇退了不少人? 而這股神秘主義色彩主要因為:日本這個國家獨立于孤島之上, 人們在閉塞的環(huán)境下傾向于對未知的幻想。 ![]() 整個民族十分敬重自然,自然界中的一切都當作“神”來膜拜。 “天、地、木、水、火、雨、風......”皆是。 追求物哀、幽玄、侘寂,將萬物賦予靈性。 ![]() 加上小島上頻繁發(fā)生自然災害, 當時的統(tǒng)治階層無法科學地解釋現(xiàn)象原理。 為穩(wěn)固地位,只能將矛盾歸于鬼怪,亦能夠更好地掌握政權。 所以日本的妖怪文化進入到主流文化之中,使其得以衍傳、演進。 ![]() 隨時代的發(fā)展,人們對未知的不斷了解,對妖怪的恐懼慢慢減弱, 更多創(chuàng)作者將妖怪的形象變得柔和起來。 正好和日本ACG文化同時驅(qū)進,以至于在不少作品中妖怪們都變得十分可愛! 誰不喜歡可可愛愛呢?這不,一下子就打開市場、風靡全球,也反哺到了中國。 ![]() ![]() 子不語怪力亂神 反觀中國,在歷史發(fā)展中,常以孔孟之道為主流文化。 儒家雖不排斥鬼怪之說,但其神秘莫測,看不見,摸不著的,無法進行實踐性探索, 使得其并不被推崇到主流文化當中,只能作為民俗文化,散落在民間,為之流傳。 ![]() 《西游記》的吳承恩、《聊齋志異》的蒲松齡,也多為仕途不得志。 加之,中國古籍的晦澀難懂,無法將妖怪文化匯成體系,鮮少有人嚴讀細究。 ![]() 《大圣歸來》 而到了晚清,西方文化將唯物主義思想傳入中國,鬼怪之說成了封建迷信,輕蔑抵制, 民國以后,以鬼神之說危害社會治安事件屢屢發(fā)生,不得不將其將視為“糟粕”而被取締。 中國妖怪文學逐漸衰敗凋零。 雖然它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全盤否定,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傷害非常之大。 妖怪研究人張云表示:“尤其是對于中國的妖怪文化,我們經(jīng)常說一句話,你潑洗澡水,連盆帶孩子一塊潑了,就是這種感覺,中國的志怪,妖怪文化里頭可能會存在一些我們所說的什么封建迷信,糟粕什么的,但是它的絕大部分是精華,那我們不能因為中間有這么一些糟粕,把這個精華也徹底的給它去掉?!?/p> ![]() 中國妖怪的歷史之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4千年前, 黃帝東巡至海邊,遇到一只神獸白澤。 黃帝向它請教天下鬼神妖怪都有哪些? 白澤說道:其共有一萬一千五百二十種, 黃帝命人記錄下來,編訂成了《白澤圖》。 但書卷大多已經(jīng)丟失了,只有為數(shù)不多的敦煌抄本殘卷。 ![]() 如今我們更常提到的是《山海經(jīng)》,其本身也沒有特別多的社會化意義。 只是簡單介紹了,不同的妖怪面相如何,有何等神力, 妖怪形象也多是器官拼貼,物種嫁接,使尋常生物異于常規(guī)。 以及最多介紹的便是它們的肉質(zhì)鮮美,吃了能有怎樣的奇效。 活脫脫成了一本美食雜志。 到先秦時,便將巫術、祭祀、上古神話傳說、原始宗教以及地理博物傳說結(jié)合了起來, 后慢慢發(fā)展為南朝志怪小說與明清神魔小說,增強了妖怪的故事性,不再架空于生活。 這一時期的文學作品也成了日本學習研究的范本。 像是《搜神記》、《聊齋志異》等一些膾炙人口的妖魔小說,被后世口口相傳。 ![]() 不同時期的妖怪,也因朝代的變更,而不斷做出變化,具有時代的特征。 在多數(shù)志怪小說作品中,更多的也是在映射人性黑暗面,鬼怪行為也常指代人的劣根性, 從妖魔鬼怪可以道化為仙,仙亦能離經(jīng)叛道、誤入企圖, 以志怪小說的形式,隱喻世人,引發(fā)深思,這是妖怪文學所具有的魅力。 在如今,我們逐漸健全的認知,不再被封建愚昧捆綁。 應該重新重視妖怪文學中的教育意義, 它同樣是中國古代文學的半壁江山,是中華民族偉大的文化遺產(chǎn), 中國妖怪們該覺醒了。 |
|
|
來自: 普象工業(yè)設計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