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降糖藥是糖尿病治療的最主要手段。一些類型的降糖藥物可能導(dǎo)致消化道癥狀的發(fā)生,其發(fā)生發(fā)展會損害和降低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并且導(dǎo)致血糖波動較大、難以控制。 本文對三類常用降糖藥引起胃腸道反應(yīng)的表現(xiàn)、發(fā)生機制、處理措施作一總結(jié),旨在讓廣大臨床年輕醫(yī)師參考學(xué)習,更高效安全地管理患者血糖。 雙胍類 胃腸道反應(yīng):二甲雙胍常見的副作用是消化道反應(yīng),患者可能出現(xiàn)口腔有金屬味、惡心、嘔吐、腹瀉、味覺異常、食欲下降等,大多在治療初期出現(xiàn)(前 10 周),可隨著治療延長而逐漸耐受,部分糖尿病患者因不能耐受而停藥。 發(fā)生機制:腸道菌群的改變、腸道葡萄糖無氧酵解增加產(chǎn)生過多乳酸、膽汁酸鹽吸收障礙以及胰高血糖素樣肽-1(GLP-1)水平升高。 處理措施: 1. 剛開始服用二甲雙胍時可以從小劑量開始,逐漸加量是減少胃腸道反應(yīng)的有效辦法。 2. 最好與食物一起服用,能減輕胃腸道反應(yīng)。 3. 普通片劑或者是緩釋制劑,可以選擇在餐中或餐后服用,以減少對胃腸道的刺激。腸溶片請餐前 30 min 空腹服用,以使藥物盡快到達小腸發(fā)揮作用,避免對胃腸道的刺激。服用緩釋劑型或腸溶片時請整片吞服,不可壓碎、掰開或咀嚼服用。 4. 如胃腸道反應(yīng)實在不能耐受,請換用其他口服降糖藥或使用胰島素治療。 【二甲雙胍片】用法用量: 口服,初始劑量:每次 0.25 ~ 0.5 g,每天 2-3 次或每次 0.85 g,每天 1 次。維持劑量:每周增加 0.5 g,或每 2 周增加 0.85 g,分次服用。最佳有效劑量 1.5 ~ 2.0 g,分 2 ~ 4 次口服,成人最大推薦劑量每天 2.55 g。 α-糖苷酶抑制劑 胃腸道反應(yīng):是阿卡波糖最主要的不良反應(yīng),表現(xiàn)為胃腸脹所和腸鳴音,偶有腹瀉、腹痛,可隨著治療時間延長而逐漸減輕。 發(fā)生機制:這些不良反應(yīng)是由于未被消化吸收的碳水化合物在大腸微生物分解下產(chǎn)生短鏈脂肪酸和氫引起。 處理措施:
3. 服藥期間盡量控制含蔗糖食物的量,避免攝入太多而增加胃腸道反應(yīng)發(fā)生風險。 【阿卡波糖片】用法用量: 起始劑量每次 50 mg,每天 3 次,在每餐第一口飯時嚼服。維持劑量,可以在 4 ~ 8 周增加到每次 50 ~ 100 mg,每天 3 次,在每餐第一口飯時嚼服。 體重小于 60 kg 的患者,最大劑量是每次 50 mg,每天 3 次,體重大于 60 kg 患者,最大劑量是每次 100 mg,每天 3 次。 【伏格列波糖片】用法用量: 推薦劑量每次 0.2 mg,每天 3 次,餐前服用。研究表明,更高劑量(例如 0.3 mg,每天 3 次)并沒有更好的控制血糖的效果。 GLP-1 受體激動劑 代表藥物:艾塞那肽、利拉魯肽、度拉糖肽、司美格魯肽 胃腸道反應(yīng):惡心、嘔吐、腹瀉是該類藥物發(fā)生頻率最高的不良反應(yīng),其中惡心報告頻率最高。其癥狀發(fā)生頻率和嚴重程度可隨治療時間延長逐漸減輕。 發(fā)生機制:減慢胃排空的速度、抑制小腸運動以及藥物通過血腦屏障通過中樞系統(tǒng)影響胃腸功能。 處理措施:經(jīng)常是短暫出現(xiàn),很少需要停藥緩解。但不推薦該類藥物用于嚴重胃腸道疾病患者。 【利拉魯肽注射液】用法用量: 皮下注射,每日一次,開始劑量為 0.6 mg,一周后加量至 1.2 mg,如血糖控制不佳,可加量至 1.8 mg。 【艾塞那肽注射液】用法用量: 皮下注射,常規(guī)劑量:初始劑量一次 5 ug,一日 2 次;維持劑量一次 10 ug,一日 2 次。腎功能不全時劑量:不推薦晚期腎臟病或嚴重腎損害者(肌酐清除率 < 30 mL/min)使用本藥。 【度拉糖肽注射液】用法用量: 皮下注射,推薦起始劑量為 0.75 mg 每周一次。為進一步改善血糖控制,劑量可增加至 1.5 mg 每周一次。最大推薦劑量為 1.5 mg 每周一次。 【司美格魯肽注射液】用法用量: 皮下注射,起始劑量為 0.25 mg 每周一次。4 周后應(yīng)增至 0.5 mg 每周一次。 在以 0.5 mg 每周一次治療至少 4 周后,劑量可增至 1 mg 每周一次,以便進一步改善血糖控制水平。不推薦每周劑量超過 1 mg。 |
|
|
來自: 最后一個知道的 > 《醫(yī)學(xu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