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人的生活不一定都是正襟危坐,面沉似水,滿口仁義道德,之乎者也。也有放松諧謔的方式,如口占打油詩,涂鴉漫畫,飲酒猜拳,互吟聯(lián)句,聽唱小曲,說講笑話。 其中講笑話,最傳神,最能解壓,能為沉悶的辛苦的俗世生活輸入點(diǎn)鮮活的生氣,使人不再感到乏味而枯燥。笑話讓人聽后覺得真實(shí)的生活,還有點(diǎn)人味兒,還有點(diǎn)奔頭和念頭。
下面抄錄附上四則古人笑話,謹(jǐn)供君一粲耳。 [明]馮夢龍編《笑府選》四則 (一)《好色》 或問好色者曰,世間何事最樂?答曰,行房最樂。又問,既行房后還有甚樂?沉吟曰,除是再行。 (二)《醉后》 一人好于醉后近色,或戒之曰,大醉行房,五臟反覆,此甚不宜。答曰,惟我不妨。問何故,答曰,我每行實(shí)是兩度。 (三)《搥碎夜壺》 有病其妻之吃醋而相訴于友,謂凡買一婢即不能容,必至別賣而后已。一友曰,賤荊更甚,豈但婢不能容,并不許置一美仆,必至逐去而后已。旁又一友曰,兩位老兄,勸你罷,像你老嫂還算賢惠,只看我房下不但不容婢仆,且不許擅買夜壺,必至搥碎而后已。 (四)《齋字》 一僧讀齋字,尼認(rèn)是齊字,因而相爭。一人斷之曰,上頭是一樣的,但下頭略有些差。 (上見中華書局2009年1月1版《明清笑話集》之《附錄·笑府選》178頁) 【編后語】笑話之所以為笑話,必須有這樣幾個(gè)特點(diǎn):其一是意外之處,也就是能夠打破常規(guī)思維。而且這意外必須有一定的合理性,也就是說在情理之中,也就是說“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按照笑話中人物的思維推斷其言行必須具有合理性。其二是必須蘊(yùn)含一定的道理。人們在開心一笑之后,笑話還要能夠引起人們的深思,讓人有一定的收獲。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