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代人由于各種原因壓力很大,睡眠成了全民問題。前幾天一個鄰居說睡眠不好,我看他唇舌發(fā)紅,舌苔偏黃,而且心慌心悸,脈率不齊,知道其火氣較旺,必須瀉火安神,因此推薦他服用朱砂安神丸,幾天后脈率好轉,心慌心悸也消失,睡眠也很好了! 這個朱砂安神丸出自金元時期著名醫(yī)家李東垣之手筆,他雖然是補土派鼻祖,但是也擅長治療雜病。朱砂安神丸其組成主要有朱砂,當歸,生地黃,黃連,甘草這幾樣組成。 朱砂最早記錄在《本經》:"養(yǎng)精神,安魂魄,益氣,明目。" 李東垣:" 熱淫所勝,治以甘寒,以苦瀉之。以黃連之苦寒,去心煩,除濕熱為君;以甘草、生地黃之甘寒瀉火補氣,滋生陰血為臣;以當歸補其血不足,朱砂納浮溜之火,而安神明也(《醫(yī)學發(fā)明》)。 朱砂是君藥。朱有紅的意思,所以朱砂是紅色的,紅色可以入心,中醫(yī)對它的評價是鎮(zhèn)心安神,在所有的藥材里頭找一味最能安心神的,找來找去,最后發(fā)現朱砂最厲害。也就是說它比一般的安神藥效果都要好,心神特別煩亂的時候,不用朱砂還真不行。 不過朱砂是一味比較“危險”的中藥材。這一點古人也早有認識。一般朱砂在入藥的時候量不會很大,四兩撥千斤。朱砂水飛目的:去除雜質,潔凈藥物;使藥物質地細膩,便于內服和外用;防止藥物在研磨過程中粉塵飛揚,污染環(huán)境;除去藥物中可溶于水的毒性物質,如砷、汞等。 黃連味苦,俗語啞巴吃黃連有苦難言;黃氏家族有三兄弟,黃連、黃芩、黃柏,各個苦寒,苦寒之藥能干嘛,能瀉火。黃芩側重上焦,心肺肝膽等;黃柏據說側重下焦,膀胱腎等;黃連清心火,有時候也清胃火。實際黃連也入肝經,比如左金丸就是瀉肝火治療吐酸的轉方;心神不安是因為心火亢盛,黃連是苦寒直折類似一碰水直接撲滅心火。 當歸和生地是佐藥。當歸補心血,火熱之邪容易傷陰,容易傷心血,當歸把損耗的心血補回來,我們一般講當歸補肝血的時候用的多一些,實際上它還能補心血。當然,補心血的同時補補肝血也沒有什么壞處,因為肝藏血呀,肝臟里頭藏滿了肝血,就像整裝待發(fā)的士兵一樣,隨時準備去往身體需要的地方。也就中醫(yī)常說母子關系,母親補起來兒子自然就是富裕了! 生地滋陰補腎,腎水上行又能制約心火。為什么不用熟地?生地還能涼血,涼血是因為血分有熱。著名千金犀角地黃湯就是用地黃涼血止血。這個朱砂安神主要治療心經血熱。而心主血脈,用生地涼血實際就是幫助心臟不要太熱,而且還能滋陰補血,這就中醫(yī)陰陽調和,輔助黃連瀉火! 生地和熟地雖然是同根生,但是藥性完全不同。熟地性溫,生地帶點清涼的屬性,補進去的陰液也是涼涼的,能讓沸騰的血液涼降下來,好像往一鍋熱水里倒點涼水進去。 炙甘草是使藥。炙甘草調和諸藥,有藥中國老的稱呼。關于這張方子,后人還給編了一句順口溜,老朱當皇帝。后面四個字一眼就能找到對應的藥材,至于這老,可不就是國老嘛。甘草經過蜜炙以后補益的作用得到增強,一些苦寒的藥物,大家知道苦寒傷胃,容易損傷脾胃的陽氣,就拿黃連來講,黃連在入藥的時候怎么才能減少對脾胃的傷害呢?加一點炙甘草,炙甘草可以顧護脾胃,防止脾胃受損。 下面來說說心火旺都有哪些特點。 如前文所說,心火旺的人舌頭是紅色的,尤其是舌尖部分,中醫(yī)把舌頭劃分為不同的區(qū)域,其中,舌尖是心臟的領地,歸心臟所管。會比較煩躁,手腳心感覺很燙。心開竅于舌,心火往上走,灼燒口腔,容易出現潰瘍。 需要注意的是,這個藥不適合久服,基本上吃個三五天,心火一降下來,睡眠就會有所好轉,這個時候就可以停藥了。這個方子簡單明確,效果確實。記得日本著名經方家大塚敬節(jié)曾言推薦對于頑固失眠可以選用本方都有不錯效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