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臨床上,大家是否曾遇到過這樣的患者,單純表現(xiàn)為單側口周及同側指尖麻木,那么病變如何定位?對側丘腦?對側中央后回?事實上,我們在臨床工作及文獻中發(fā)現(xiàn)放射冠、丘腦、腦干受損時均可呈現(xiàn)類似表現(xiàn)。 這種局限于單側手/指(主要累及上肢遠端)及同側面部(以口周為中心)的感覺障礙被稱為手-口綜合征,是一種獨特的單純局限感覺性綜合征,且在臨床上相對少見。 01. 發(fā)病原因 1)主要為腦卒中,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卒中; 2)顱內惡性腫瘤、硬膜下血腫、腦炎; 3)腦膜瘤、顱內動-靜脈畸形也可能是少見原因。 02. 受累部位 三叉神經丘腦腹側束或脊髓丘腦束損害均可引起手-口綜合征。 03. 感覺傳導通路 手、足感覺投射纖維在頸髓、腦橋、延髓、丘腦、內囊和丘腦皮層投射等部位??梢娔X橋、延髓、丘腦、內囊后支、皮質、放射冠受累都可表現(xiàn)為手-口綜合征。 下圖顯示了手足感覺纖維在傳導通路上的排列: 
 圖 1 源自文獻 1 04. 發(fā)病機制 按可能受累部位依次分析: 腦橋:口或面部的上行感覺纖維三叉丘腦束位于腦橋被蓋部最內側,向外依次為內側丘系和脊髓丘腦束。在內側丘系中,從內 → 外依次為手、上肢、軀干和下肢纖維。腦橋局限性病變可引起傳導通路不同程度受累,從而可引起手-口綜合征。 延髓:交叉性手-口綜合征通常提示延髓受累,是一種不完全的 Wallenberg 綜合征表現(xiàn)。 丘腦:丘腦腹后內側核(VPM)是對側面部感覺纖維中繼站,感覺纖維排列順序由外 → 內依次為舌、口、面頰、后枕部;丘腦腹后外側核(VPL)是對側偏身感覺纖維中繼站,感覺纖維排列順序由內 → 外依次為手、上肢、軀干、下肢。可見,口周感覺纖維止于 VPM,而手部感覺纖維止于 VPL 核內側,二者相鄰,故此處受累可引起手-口綜合征。 終止于病變側丘腦 VPM 的三叉神經脊束核、三叉神經腦橋核(大部分)及同側三叉神經腦橋核(小部分)發(fā)出的纖維組成,此處可出現(xiàn)雙側口周感覺障礙;終止于病變側丘腦 VPL 的脊髓丘腦束由對側脊髓丘腦側束、脊髓丘腦前束(大部分)及同側脊髓丘腦前束(小部分)神經纖維組成,此處病變可以出現(xiàn)雙側手/指感覺障礙。  皮質:VPL 與 VPM 的部分纖維并行投射到皮質軀體感覺中樞,手和口的代表區(qū)相鄰,此處病變可出現(xiàn)手-口綜合征。 基底節(jié)區(qū):以內囊多見,因皮質丘腦輻射主要經內囊后肢后部,故內囊區(qū)病變常出現(xiàn)手-口綜合征。 放射冠區(qū):VPL 內部纖維與 VPM 外部纖維相伴行,并投射至軀體感覺皮質,手的丘腦皮層纖維與放射冠的纖維相鄰,此處受累可引起手-口綜合征。 05. 分型 Chen 根據(jù)感覺障礙分布范圍,將手-口綜合征分為 4 種類型: Ⅰ 型表現(xiàn)為:同側口周和手指(或手部)感覺障礙; Ⅱ 型表現(xiàn)為:雙側口周和手指(或手部)感覺障礙; Ⅲ 型表現(xiàn)為:口周和手指(或手部)感覺障礙中一項為雙側,另一項為單側; Ⅳ 型表現(xiàn)為:交叉性口周和手指(或手部)感覺障礙。 其中以 Ⅰ 型最常見。 06. 治療 按照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的防治方案。 排版|時間膠囊 投稿|zhangjing3@dxy.cn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