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橋身橫跨十全河
帶城橋跨十全河,南連十全街,與帶城橋路相交,北接鳳凰街,北堍東側(cè)為帶城橋下塘,西側(cè)與滾繡坊垂直相交。

· 此橋在唐代就有記載
帶城橋始建于唐朝。唐代《吳地記》、南宋《平江圖》、明代《姑蘇志》標(biāo)注“帶城橋”。明代《洪武蘇州府志》記載:“萬(wàn)卷堂,侍郎史正志所居在帶城橋南……橋迤邐近本府南城,故名。今訛為戴城。”正志,揚(yáng)州人,造帶城橋宅及花圃。又有一說(shuō),帶城橋下河如玉帶,繞于東城,故名。

· 重修后的帶城橋
宋嘉泰元年(1201)古橋重建,為石基木梁?jiǎn)慰灼綐颉?936年改建,為水泥梁?jiǎn)慰灼綐颉?955年重建,改為漿砌石拱橋。1981年拓建時(shí)保留原拱橋,兩側(cè)加鋼筋混凝土板梁。1999年、2007年重修?,F(xiàn)橋長(zhǎng)9米、寬30米、跨徑6米,成為連接鳳凰街和帶城橋路的重要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