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第十六屆錢江國際心血管病會議上,來自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附屬瑞金醫(yī)院的陸國平教授就這一問題進行精彩分享。 1. 服用他汀類藥物期間可出現(xiàn)異常的肝功能指標 · 氨基轉移酶 ALT、AST 水平升高:病變——肝細胞; · 膽紅素水平升高,特別是直接膽紅素。膽紅素水平比轉氨酶水平更能直接準確的反映肝臟損傷情況:病變——肝小膽管; 2. 他汀引起肝酶升高的發(fā)生率 ![]() 3. 肝酶升高的機制 他汀導致肝酶升高機制仍不清楚,可能是該藥物引起肝細胞膜結構改變而導致肝酶的滲漏,也可能與以下這些因素有關: · 有觀點認為,轉氨酶的升高是肝臟合成膽固醇減少,血膽固醇水平降低的反映;大劑量他汀可引起肝細胞氧化應激,抑制甲羥戊酸的合成導致中心帶肝細胞壞死; · 合并脂肪肝; · 同時使用可能導致肝酶升高藥物; · 大量飲酒等。 4. 氨基轉移酶升高的臨床處理 1)無癥狀的氨基轉移酶水平升高:> 3 倍 ULN: · 停藥;重新測定氨基轉移酶水平,如果仍然 > 3 倍 ULN,應排除是否有其他病因學因素; · 排除其他因素,應暫停給藥,每周復查肝功能,直至恢復正常。 2)無癥狀的氨基轉移酶水平升高 < 1.5 倍 ULN: · 不必停用他汀藥物; · 保肝藥物。 3)無癥狀的氨基轉移酶水平升高 1.5 倍~3 倍 ULN: · 他汀減半; · 保肝藥物。 4)肝硬化代償期、慢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可以完全接受他汀類治療。如肝酶升高,參考上述意見。 5. 膽紅素升高的臨床處理 1)膽紅素水平升高 > 2 倍 ULN,或有黃疸: · 停藥;每周復查肝功。 2)膽紅素水平升高 < 2 倍 ULN: · 他汀量減半;和/或服用降黃疸藥物,每周復查肝功。 6. 臨床應用他汀類藥物的注意事項 1)HPS2-THRIVE 研究:中國患者肌病及肝酶升高風險明顯高于歐洲患者。 ![]() 2)中國他汀使用 65 歲以上老年人比例高,脂肪肝和肝炎患病率高。
3)中國醫(yī)生應關注他汀肝臟安全性并定期監(jiān)測肝功能,他汀治療過程中的監(jiān)測依據我國血脂異常防治指南。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