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老年人,對電影《青春之歌》應(yīng)該有印象。 飾演林道靜的謝芳,正是憑借著這部影片步入影壇的。 ![]() 謝芳是湖北黃陂人,1935年出生在一個知識分子家庭。 父親是神學(xué)院的教授,母親曾于燕大就讀。 從小到大,父母對女兒的教育十分上心。 童年時代的謝芳,就對文藝展現(xiàn)出了濃烈的興趣。 多年后謝芳回憶,小時候聽收音機。 每個播音員是誰,一些節(jié)目的演員叫什么名字, 她常常聽一遍就能牢牢地記住。 ![]() 16歲那年,謝芳考入了中南文工團。 最初,謝芳是在音樂部工作。 兩年后因為在歌劇《白毛女》中飾演過喜兒, 她隨后就從音樂部被調(diào)入了歌劇團。 這次調(diào)動,對謝芳而言是一個巨大的挑戰(zhàn)。 此前的謝芳,并沒有接觸過歌劇表演。 沒有進行過專門的訓(xùn)練,形體和聲音上都缺少基本功。 尤其是謝芳的聲音,聽起來比較纖細。 這在花腔女高音里,屬于最輕的一種,因此并不符合歌劇的演唱要求。 謝芳只能通過苦練,來盡量彌補先天的不足。 在老演員的指導(dǎo)下,每天早上五點, 謝芳準時起床,除了練習(xí)聲音之外,還要練習(xí)身段和步伐。 ![]() 后來排演歌劇《小二黑結(jié)婚》,為了把出場那段唱表演好, 每天中午,別人在休息, 謝芳一個人在排練廳的舞臺上繼續(xù)練習(xí)著。 也正是因為這部劇,讓謝芳遇到了自己的初戀。 那時候,文工團里的演員張目,也在《小二黑結(jié)婚》中有出演。 年輕的謝芳,對張目漸漸暗生情愫。 可她畢竟是女生,對待感情既羞澀又矜持。 再加上那個時候,男女之間的感情通常都不會輕易表露, 何況還是一個女孩向男孩求愛。 先不考慮男孩的態(tài)度是什么樣的,光是想想開口的過程, 就讓很多人受不了。 可是,感情這種情愫一旦萌生,壓是壓不住的。 謝芳于是使用了一點手段。 ![]() 一次開生活會,每個人都在會上,對近期的表現(xiàn)做了自我分析和檢討。 輪到謝芳發(fā)言的時候,她的檢討是暗戀上了團里的一個人。 當(dāng)她把張目的名字說出來,在場的人無不嘩然。 尤其是張目當(dāng)時也在,聽著謝芳的話,自己也有些不知所措。 那次生活會后,張目好長一段時間都躲著謝芳。 謝芳以為是自己搞砸了,公開的表白,可能傷了張目的自尊。 正在她胡思亂想的時候,張目的信來了。 原來,面對謝芳如此另類的表白,張目并非完全沒有心動。 只是他需要整理出頭緒,看看下一步怎么做。 他給謝芳的那封信,開頭第一句便是:我愛你。 一切順理成章,謝芳和張目就這樣走到了一起。 1957年,22歲的謝芳和張目正式結(jié)婚。 ![]() 1958年,小說《青春之歌》問世。 這本小說在當(dāng)年出版后,引起了強烈的反響。 ![]() 第二年,正值新中國成立10周年。 北京電影制片廠籌劃著將小說改編成電影。 導(dǎo)演是崔嵬和陳懷皚。 女主林道靜,崔嵬可是下足了功夫去尋找的。 他把招募的信息發(fā)向全國,而且還幾次召開群眾座談會, 充分吸納大家對這個角色的建議。 1959年3月,電影已經(jīng)開機,但林道靜的扮演者還沒有定下來。 那期間崔嵬已經(jīng)見了很多女演員,不過總覺得不滿意。 就在一籌莫展之際,他突然想起了一個人。 原來,崔嵬在進入北京電影制片廠之前,曾擔(dān)任過中南文工團的團長。 ![]() 他對于歌劇演員謝芳,是有印象的。 崔嵬覺得,謝芳在形象和氣質(zhì)上,符合角色林道靜的設(shè)定。 于是,他立刻通知謝芳到北京來試鏡。 此時的謝芳,雖然從事演藝工作已經(jīng)有幾年了, 但是對于演電影,還真的是頭一次。 何況,導(dǎo)演只是通知她去試鏡,能不能最終通過,還是兩碼事。 就這樣,在1959年的早春之際,謝芳來到了北京。 試鏡當(dāng)天,化妝師在一旁忙碌著,為謝芳涂上了厚厚的妝容。 對謝芳而言,說不緊張是不可能的。 何況當(dāng)時的天氣還很冷,而按照劇情,謝芳只能穿著短袖旗袍。 所以,天冷再加上些許的緊張,使得謝芳的內(nèi)心在不停顫抖。 好在妝化好后,一旁的人都說,看起來很合適。 于是在形象這一關(guān),謝芳是一次就過了。 ![]() 接下來,謝芳正式試了兩場戲。 第一場戲是林道靜告訴王曉燕,她和余永澤離婚了。 第二場戲是在監(jiān)獄里,林道靜把自白書撕掉,并扔在敵人的臉上。 雖然是第一次面對攝影鏡頭, 但當(dāng)謝芳慢慢融入到角色中時,寒冷和緊張感統(tǒng)統(tǒng)消失了。 她演得很流暢,崔嵬看過后非常滿意。 然而,問題卻遠遠沒有結(jié)束。 試鏡之后,劇組只是告訴謝芳,讓她回去等通知。 過了很長一段時間,謝芳沒有得到任何答復(fù)。 她并不知道,就在自己試鏡后,劇組就是否讓謝芳出演, 產(chǎn)生了很大的分歧。 ![]() 崔嵬是支持謝芳出演林道靜的,理由自然是她的形象和演技都過關(guān)。 但劇組里的其他人卻不同意。 他們的理由也很簡單,謝芳此前從沒有演過電影。 第一次出演就扮演主角,還是要考慮她的經(jīng)驗和演技是否能駕馭好角色。 為此,劇組進行了好幾次的討論。 崔嵬是導(dǎo)演,有最終的決定權(quán), 他擔(dān)下所有風(fēng)險,最終拍板就讓謝芳出演。 就這樣,24歲的謝芳走上了大熒幕。 拍戲很耗費精力,往往一場戲下來,演員身心俱疲。 在拍攝林道靜跳海的那段戲時, 謝芳在青島的海水里一連泡了幾個小時。 終于拍完時,還沒走出片場的謝芳,就一頭栽倒在了地上。 ![]() 付出就會有回報,而且崔嵬導(dǎo)演的信任,也證明了他的遠見卓識。 電影上映后,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在北京,大小電影院全部爆滿。 有的影院甚至破天荒的24小時輪播公映,謝芳爆紅。 要知道那可是1959年,很多人都吃不飽飯。 但在電影院門口,排隊買票的人排起了長龍。 1963年,謝芳正式成為北京電影制片廠的演員。 這一年,她出演了電影《早春二月》。 ![]() 兩年后,謝芳又出演了電影《舞臺姐妹》。 此時的謝芳還不知道,她的電影生涯即將面臨中斷。 在拍攝《第二個春天》的時候,影片拍到一半被突然叫停。 隨后,劇組里的所有人,都回到了各自原來的單位。 接下來11年的時間,謝芳再沒有拍戲。 她被下放,插秧、掏糞、喂豬,幾乎所有的農(nóng)活都干過。 一直到41歲,她才又重新回到了大熒幕。 對一個演員來說,最好的年華就這樣永遠地逝去了。 從七十年代開始,謝芳又先后主演過《第二次握手》、《李清照》、《文成公主》等影片。 在謝芳看來,角色大小不重要, 重要的是在表演技巧方面的探索,已經(jīng)超過了以往。 ![]() 九十年代之后,雖然觀眾不時仍能在電視上看到謝芳的身影, 不過由于年齡因素,此時謝芳的出演大多是客串。 尤其是在退休后,她和老伴兒張目,無論是生活還是外出拍戲, 和年輕時期又有著不同的情趣。 張目多年來對妻子的呵護照顧,是有目共睹的。 每當(dāng)謝芳外出拍戲,他既是助理負責(zé)拎包倒水,有時候還擔(dān)任司機。 尤其是過馬路的時候,他會自然而然地前妻謝芳的手。 不管年紀多大,在丈夫眼里,妻子永遠是需要被保護的那個。 ![]() 大部分時候,兩個人都其樂融融。 但偶爾為了拎包這些小事,兩個人又會劍拔弩張。 有一回,謝芳又要去外地拍戲了。 出發(fā)前收拾好了行李。 本來就幾個包,可兩個人卻在拎包的問題上發(fā)生了爭搶。 張目說自己來拎,謝芳非要自己拎。 爭搶一番后,張目突然對妻子說,都給你拎著。 謝芳一下子就愣住了。 還沒等她反應(yīng)過來,老伴兒又一把奪過包,拎在了自己手里。 ![]() 或許在拎包問題上,謝芳想替老伴兒分擔(dān)一下。 但在釣魚上,謝芳永遠支持張目。 生活中,張目愛釣魚,隨后謝芳也跟著喜歡上了。 她曾經(jīng)說過,這么多年了,老伴兒為了自己甘愿當(dāng)綠葉。 如今陪著他釣釣魚,難道不是應(yīng)該的嗎。 不過,與其說謝芳釣魚,但更多的是去起哄。 她和老板參加過幾次釣魚比賽,而且她還獲得過冠軍。 可謝芳知道,自己之所以釣的最多, 那是老伴兒在一旁,偷著把自己釣上來的魚,混到她的桶里去了。 雖然謝芳知道這釣魚冠軍不算實至名歸, 可其中一條三斤多的大魚,是她自己釣上來的呢。 ![]() 每次出發(fā)去釣魚,不管釣多釣少,行頭一定要齊全。 釣竿、防水的外套和鞋子,一應(yīng)設(shè)備都是張目提前準備好。 等到出發(fā)的時候,謝芳甚至都不用拎東西,直接跟著去就可以了。 除了釣魚,退休后的謝芳和張目,還參加了中華慈善藝術(shù)團。 在團里,她和老伴兒是男女聲二重唱。 年輕時就唱過歌劇的謝芳,退休后更覺得唱歌是一項有益的健身活動。 ![]() 退休之后的這么多年,謝芳一直在堅持拍戲。 甚至于2009年在青島拍戲摔了一跤導(dǎo)致骨折, 骨傷痊愈后,她依舊堅持著拍戲。 她和老伴兒的年齡越來越大, 于是司機也由張目,漸漸變成了兒子張京。 哪怕是進入耄耋之年, 謝芳的身影,還是經(jīng)常在影視劇中出現(xiàn)。 ![]() 今年年初,86歲的謝芳,參加了文藝界的迎春大聯(lián)歡。 謝芳曾經(jīng)說過,人應(yīng)該活得快樂,畢竟生命只有一次。 老伴兒張目九十多歲了,就連兒子張京也過了花甲之年。 無論是事業(yè)還是生活,謝芳用自己的熱忱和快樂, 將人生演繹得既有成就,同時也很幸福。 ![]() 文|二十二 圖片來源網(wǎng)絡(luò),侵權(quán)聯(lián)系刪除 |
|
|
來自: 蘭州家長 > 《老藝術(shù)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