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自讀者朋友“甜梨”的提問: 奶爸您好,我是您微博的付費會員,想要請教您一個問題:作為家長,應(yīng)該如何培養(yǎng)小孩,讓小孩健康成長的同時盡可能未來有出息一點?因為我的父母在家庭教育這塊是比較失職的,我不希望自己的小孩也和我一樣。我非常想做一個好家長,但是不知道具體該怎么做,比較焦慮,希望可以得到奶爸的解答。 奶老師答: 想要培養(yǎng)好小孩,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不帶焦慮,不帶彌補遺憾的去培養(yǎng)小孩。 帶著心魔和心結(jié)去培養(yǎng)小孩,小孩基本就毀了。 想要做到這點并不難,雖然也不簡單,但絕對沒有網(wǎng)友說的,家長自己必須成為人中龍鳳,天地圣人,超級大智慧才能做到。 做到這點其實很簡單,記住一條原則即可: 你很喜歡和小孩在一起。 有的人非常希望自己小孩能成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但是一說和自己小孩在一起,就非常煩,慌,累,無奈,沒轍。 巴不得離小孩遠(yuǎn)遠(yuǎn)的。 有這樣的態(tài)度,自然就不可能把小孩培養(yǎng)好。 家長必須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喜歡和小孩在一起,幼年的小孩一說喜歡和誰玩,必須有家長,否則就沒法培養(yǎng)。 家長不喜歡小孩,小孩不喜歡和家長玩,這樣的小孩依舊可能成才,但成才主要靠自學(xué),后天的奇遇,他的成才概率和路線,絕對不是家長可控的,家長完全無法培養(yǎng)。 因為你們之間缺乏信任,你說什么小孩都不會樂意聽,哪怕再正確再有道理也沒用。 這是絕對真理,很多人沒弄明白的恰恰就是這點,有很多家長根本就不喜歡和小孩在一起,看到小孩就生氣,開始罵,批評,永遠(yuǎn)是高高在上,威嚴(yán)不可一世——這類人居然妄想培養(yǎng)自己孩子成人。 偶爾有幾個這樣的家庭下的小孩長大成才了,家長就到處吹噓棍棒底下出孝子,實際上小孩的成長完全靠自己,和他沒關(guān)系。不是他培養(yǎng)的小孩,而是小孩頂著他的摧殘艱難的長大,僥幸成才了。 只有你自己喜歡和小孩在一起,下面你才能想辦法,讓小孩喜歡和你在一起。 做到這一步以后,讓小孩喜歡和你在一起,無非是取決于三點: 活動, 內(nèi)容, 激勵。 活動就是你和小孩一起從事的活動,或者你引導(dǎo)小孩獨立從事的活動。 內(nèi)容就是這個活動的具體內(nèi)容。 激勵就是小孩完成了這樣的活動,會得到什么樣的反饋。 好的反饋會讓小孩不斷選擇好的內(nèi)容并堅持這樣的活動,壞的反饋則會讓小孩放棄好的活動,繼而輕易的被壞的活動吸引。 還有一點這里要注意下: 好活動才需要家長的激勵, 壞活動不需要家長的激勵。 因為壞活動本身就是一個強烈刺激和激勵的循環(huán)系統(tǒng)。 比如打游戲,上網(wǎng),看短視頻,看弱智電視劇,看弱智動畫片,這些東西本身就是帶有強烈的刺激和滿足感。 反過來閱讀和看書,則很難讓小孩子感受到刺激和滿足,他們想要得到刺激和滿足,更多需要外界家長的鼓勵支持。 絕大部分家長的激勵,主要在做家務(wù)方面,小孩做了家務(wù),就給零花錢。 我個人倒是認(rèn)為,這種激勵最好應(yīng)用在一個方面: 反教學(xué),講故事,講書。 即小孩反過來教會家長一個知識點,講好一個故事,講述清楚一本書或者一個章節(jié)。 給零花錢。 這個能力看似簡單,稀松平常,如果你不覺得有多么高級。 那么可以自己親身試驗下,或者讓別的成年人試驗下。 你會發(fā)現(xiàn)絕大部分成年人,還真的就沒有這個能力,把事情講清楚,把看過的書本和知識講清楚。 如果小孩從幼兒園開始就刻意培養(yǎng)這個能力。 以后的人生會非常順暢。 這個可以算是培養(yǎng)人才最簡單最容易的方法,不需要你自己有多么杰出,只需要時間,耐心,一點激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