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橋》讀后感 東華小學(xué)五年級 吳政衡  今天讀到《橋》這篇課文,主人公“老漢”舍己為人、大公無私的精神,使我非常敬佩。洪水如猛獸般襲來,人們跌跌撞撞地走向木橋逃生時,老漢鎮(zhèn)定自若地指揮著人們安全撤離,原來老漢是個黨員,他命令所有黨員都必須排到最后,就連自己的兒子也不例外。最后所有人都安全通過,只有老漢和他的兒子被洪水吞沒。洪水是多么兇猛??!那氣勢令人望而生畏??墒悄呐略谶@樣的洪水面前,老黨支部書記卻依然沉穩(wěn)地指揮一百多號人安全地度過了木橋。老漢是如此的英勇無畏,在洪水面前卻保持得如此鎮(zhèn)定,要知道,那可是一座不堪重負(fù)的木橋??!在這么兇猛的洪水功勢下,這橋隨時會倒,老漢依舊能沉著冷靜,威嚴(yán)沉穩(wěn),這難道不令人佩服嗎?在魔鬼一樣的洪水面前,他像一座山立在水中,在洪水咆哮,村民亂成一團(tuán)的時候,他依然沉著冷靜地指揮村民有序撤離,在隨時都有生命危險的情況下,他如此的大公無私,留下了自己和孩子,他是多么令人佩服??!最后,老漢自己和兒子卻葬身在洪水之中......這場面,又是多么讓人感動?。∷膬鹤佑腥绱藗ゴ蟮母赣H,是多么值得驕傲啊!村民有如此優(yōu)秀的黨支部書記,是值得自豪的!老漢視死如歸,毫不畏懼,在災(zāi)難降臨時臨危不懼,保住了村民的生命,自己和兒子卻被洪水吞沒。其實(shí),這樣的英雄從古到今也有很多,比如,在5.12大地震中,譚千秋老師奮不顧身,一瞬間從死神手里奪回四條鮮活的生命。大禹治水的故事我們并不陌生,治水期間大禹三次經(jīng)過家門前,每次都想進(jìn)去看看,但是想到工作,想到工地還有還有很多人等著他,他一次也沒有進(jìn)家門,大禹的這種精神,不也是舍己為公嗎?讀了《橋》這篇短篇小說,我再次被老漢舍己為人的精神所感動,同時讓我明白,我們生活在和平幸福的年代,很難遇到驚天動地的大事,但我們可以從身邊的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比如,在公交車上,給老人、孕婦讓位等。文中的老漢把生的希望留給別人,把死的危險留給了自己,以自己的血肉之軀為村民筑起了一座生命橋,在我們心中筑起了一座不朽的豐碑,他永遠(yuǎn)活在人們的心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