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桑迪醫(yī)生致力于醫(yī)學教育信息化、智能化,攜手醫(yī)學教育界,構建智慧醫(yī)學教育平臺,推動醫(yī)學教育模式的革新與革命。 頸椎病鑒別診斷的書寫
頸椎病診斷依據與鑒別診斷的書寫參考 一.頸型頸椎病的診斷標準與鑒別診斷 (一)診斷依據 1.頸肩部及上背部酸痛、發(fā)僵,活動不靈便或活動時頸部有疼痛,或有頭痛、后枕部疼痛。 2.頸部生理曲度減弱或消失,或有頸部偏歪,活動正?;蜉p度受限,頸部肌肉緊張或痙攣。 3.頸部觸診檢查患節(jié)棘突間及兩例可有壓痛,但多較輕,多無放射痛。壓頭試驗和臂叢神經牽拉試驗陰性,四肢檢查多無異常發(fā)現(xiàn)。 4.X線檢查正位片可見相鄰鉤椎關節(jié)間隙不等寬,椎體邊緣增生和項韌帶鈣化等表現(xiàn),或僅有頸椎生理曲度變直或消失。 (二)鑒別診斷 1. 頸部扭傷 2. 肩關節(jié)周圍炎 3. 頸肩肌筋膜炎 1. 頸部扭傷:系頸部肌肉扭傷所致,多是由于睡眠時頸部體位不良 以致局部肌肉被扭傷之故,不同于因椎間盤退變而引起的頸型頸椎病,頸部扭傷者頸肩部可觸及伴有明顯壓痛的條索狀肌束,壓痛點則見于肌肉損傷局部 以頸2,3關節(jié)突關節(jié)和兩側肩胛內上方處為多見,急性期疼痛劇烈,壓之常無法忍受,局部封閉癥狀立即消失或明顯緩解。 2. 肩關節(jié)周圍炎:因其多在50歲前后發(fā)病 故又稱之為“五十肩”。主要癥狀是肩痛,夜間疼痛明顯,可為陣發(fā)性或持續(xù)性,有時放射到上臂,多數患者在肩關節(jié)周圍可觸到明顯的壓痛點,壓痛點多在肱二頭肌長頭腱溝,肩峰下滑囊、喙突、岡上肌附著點等處。部分病人因畏痛而不敢活動,久則肩部肌肉發(fā)生粘連,肩關節(jié)活動受限,尤以外展、上舉、背伸時明顯,甚者肩關節(jié)失去活動能力。 3. 頸肩肌筋膜炎:系肌纖維組織炎,為一種慢性疾患, 多與風寒、潮濕等有關,頸肩部和腰骶部多見。頸肩肌纖維組織炎患者的局部癥狀多以酸痛感為主,呈彌漫性邊界不清的疼痛,范圍較廣,局限性軟組織有壓痛點,在肩胛岡軟組織常觸及結節(jié)或條索感,椎旁無明顯壓痛及根性放射痛,壓迫肌肉中的痛性結節(jié),可引起局部疼痛并放射至其他部位。 二.神經根型頸椎病鑒別診斷的 (一)診斷標準 根據第二屆頸椎病專題座談會紀要和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頒布的《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神經根型頸椎病的診斷依據有以下幾點: 1.年齡23-65歲; 2.頸、肩、臂疼痛或麻木,向上肢或枕部放射; 3.頸部活動時癥狀加重; 4.頸椎旁壓痛; 5.上肢感覺障礙、肌力下降; 6.壓頸試驗或臂叢神經牽拉試驗陽性; 7.影像學檢查異常 (二)鑒別診斷 1.胸廓出口狹窄癥 2.肺尖腫瘤綜合征 3.頸椎椎管腫瘤 4.臂叢神經炎 5.頸椎結核 1.胸廓出口狹窄癥:第7頸椎橫突過長或有勁肋,鎖骨畸形,或前斜角肌、 胸小肌異常致使胸廓出口狹窄,使鎖骨下動、靜脈和臂叢神經在胸廓上口受壓迫而產生手臂內側感覺異常、麻木、疼痛、發(fā)涼。多見臂叢神經下干受刺激,與神經根型頸椎病C8神經根受壓表現(xiàn)相似,但椎旁無明壓痛與上肢放射痛。Adson試驗Wright試驗、Roos試驗可見陽性,頸椎X光片可見骨骼異常。 2.肺尖腫瘤綜合征:肺尖部有腫瘤時,來自頸部、支配上肢的感覺和運動的神經纖維經肺尖部胸壁進入上肢,往往會感到受累側肩臂持續(xù)性進行性劇痛、上肢乏力,并同側手部肌肉萎縮或伴Horner綜合征。X線胸片示:病側肺尖部可見一致性密度增加陰影并有向其周圍骨組織侵蝕、破壞的現(xiàn)象。 3.頸椎椎管腫瘤:頸椎椎管瘤起的疼痛較重,可表現(xiàn)為持續(xù)性鈍痛、銳痛等。當腫瘤壓迫牽拉頸神經根時,可以引起頸神經根疼痛,病人表現(xiàn)為頸肩痛,手臂發(fā)麻、無力,與神經根型頸椎病相比疼痛較重,晝輕夜重,多伴有低熱、乏力等腫瘤的全身一般癥狀。頸椎X線攝片可見骨質破壞,或椎旁軟組織陰影等。 4.臂叢神經炎:見于成年人,在受寒、流感后急性或亞急性起病,疼痛首先在頸根部及鎖骨上部,迅速擴展至肩后部,數日后即傳布到上臂、前臂及手,開始疼痛呈間歇性,不久即為持續(xù)性而累及整個上肢,患者采取上肢肘屈的姿勢。上肢肌力減弱,肌肉萎縮及皮膚障礙常不明顯。 5.頸椎結核:脊柱結核發(fā)生于頸椎者較為少見,以頸6椎多見。主要癥狀為頸部輕微持續(xù)性鈍痛,后伸則加劇,臥床休息可減輕,夜間痛不明顯。頸部僵硬,各方向的運動都受限制。病變加重刺激或壓迫神經根疼痛可向肩部、上肢或枕后放射。多伴有全身不適、乏力、消瘦、盜汗等結核中毒癥狀,有些患者頸前膿腫形成,X線可見椎體骨質破壞。 三.椎動脈型頸椎病的診斷標準與鑒別診斷 (一)診斷標準 1.有椎-基底動脈缺血癥候群(以眩暈為主)和/或曾有猝倒病史者。 2.旋頸誘發(fā)試驗陽性。 3. X線片顯示椎體間關節(jié)失穩(wěn)或鉤椎關節(jié)骨質增生等。 4. 一般均有較明顯之交感神經癥狀。 5.除外眼源性和耳源性眩暈。 6.除外椎動脈第1段(進人第6頸椎橫突孔以前之椎動脈)受壓所引起的基底動脈供血不全。 7.除外神經官能癥與顱內腫瘤等。 (二)鑒別診斷 1. 內耳疾患(美尼爾氏綜合癥) 2. 鎖骨下動脈盜血綜合征 3. 腦動脈硬化癥 2. 眼源性眩暈 4. 神經官能癥 6. 顱內腫瘤 1.內耳性眩暈:主要指美尼爾病,是由于內耳淋巴回流受阻引起局部水腫所致。發(fā)作期呈劇烈的旋轉性眩暈、耳鳴及聽力減退。本病在臨床上具有以下三大特點:發(fā)作性眩暈,波動性、進行性和感音性聽力減退,耳鳴。多有眼球震顫,昂白征陽性,前庭功能試驗及電測聽檢查異常,多無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的表現(xiàn),神經系統(tǒng)檢查也無異常發(fā)現(xiàn)。 2.鎖骨下動脈盜血綜合征:其癥狀是眩暈、眼花、走路不穩(wěn),有些人還會出現(xiàn)頭痛、頭枕部疼痛或聽力減退等。與椎動脈型頸椎病癥狀相似,但其有以下特征: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的癥狀及體征,患側上肢缺血而表現(xiàn)為無力、沉重、疼痛及冷感,有三個體征:患側上肢患血壓比健側明顯降低,橈動脈搏動減弱或消失,患側鎖骨下動脈區(qū)有血管雜音。椎動脈造影發(fā)現(xiàn)鎖骨下動脈第一部分狹窄或閉塞,血液向患側椎動脈倒流。 3.眼源性眩暈:本病大多因眼肌麻痹及屈光不正(尤其是散光)所致 在青少年中的發(fā)病率尤其高 應注意加以鑒別,本病與頸性眩暈的鑒別主要依據:閉目難立征多為陰性。眼源性眼震試驗多呈異常反應。眼科檢查有屈光不正,其中以散光為多見。閉目轉頸試驗陰性。 4.腦動脈硬化:腦動脈硬化常發(fā)生于中老年人,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癥、長期吸煙、飲酒及精神緊張的人多見。由于腦部長期慢性供血不足,而引起大腦功能減退。表現(xiàn)頭痛、視物昏花、耳鳴、聽力減退、肢體麻木,或困乏無力以及睡眠障礙等。顱腦多普勒超聲檢查可發(fā)現(xiàn)腦血管彈性減低,血流量減少。腦CT:可看到多個小灶低密度區(qū),腦室擴大、腦溝變寬、腦萎縮等。 5.神經官能癥:患者常有頭暈,頭痛、失眠、記憶力減退等—系列大腦皮層功能減退的癥狀,主訴多而客觀檢查無明顯體征,發(fā)病特點也非發(fā)作性和一過性的,其癥狀的波動與情緒變化有密切關系.患者臨床癥侯繁多,但無神經根性的或脊髓受害體征,用藥物治療有一定療效。 6.顱腦腫瘤:除因腫瘤組織直接對前庭神經或其中樞連結直接壓迫外,多因顱內壓升高,出現(xiàn)眩暈癥狀,多伴有顱內壓升高等其他癥狀,出現(xiàn)頭痛、嘔吐、視力障礙及視乳頭水腫等一系列顱內壓增高綜合征。頭顱MRI或CT,掃描檢查可見腫瘤占位病變。 四.交感型頸椎病的診斷與鑒別診斷 (一)診斷標準 1. 頭痛或偏頭痛、頭沉、枕部痛,或有頭暈。 2. 伴交感神經興奮或抑制部分癥狀:眼脹、干澀或多淚、視力變化、視物不清、眼前好象有霧等;耳鳴、耳堵、聽力下降;心悸、胸悶、心率變化、心律失常、血壓變化等。惡心甚至嘔吐、腹脹、腹瀉、消化不良、噯氣以及咽部異物感等,面部或某一肢體多汗、無汗、畏寒或發(fā)熱。 3 以上癥狀往往與頸部活動有明顯關系,頸部活動多、長時間低頭頸部勞累時明顯,休息后好轉。 4. 活動多正常、頸椎棘突間或椎旁小關節(jié)周圍的軟組織壓痛。 (二)鑒別診斷 1. 內耳性眩暈: 2. 眼源性眩暈 3.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 4. 腦動脈硬化: 5. 顱腦腫瘤 1.內耳性眩暈:主要指美尼爾病,是由于內耳淋巴回流受阻引起局部水腫所致。發(fā)作期呈劇烈的旋轉性眩暈、耳鳴及聽力減退。本病在臨床上具有以下三大特點:發(fā)作性眩暈,波動性、進行性和感音性聽力減退,耳鳴。多有眼球震顫,昂白征陽性,前庭功能試驗及電測聽檢查異常,多無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的表現(xiàn),神經系統(tǒng)檢查也無異常發(fā)現(xiàn)。 2.眼源性眩暈:本病大多因眼肌麻痹及屈光不正(尤其是散光)所致 在青少年中的發(fā)病率尤其高 應注意加以鑒別,本病與頸性眩暈的鑒別主要依據:閉目難立征多為陰性。眼源性眼震試驗多呈異常反應。眼科檢查有屈光不正,其中以散光為多見。閉目轉頸試驗陰性。 3.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因冠狀動脈狹窄、供血不足而引起的心肌機能障礙和(或)器質性病變,故又稱缺血性心臟病(IHD)。癥狀表現(xiàn)胸腔中央發(fā)生一種壓榨性的疼痛,并可遷延至頸、頷、手臂、后背及胃部。發(fā)作的其他可能癥狀有眩暈、氣促、出汗、寒顫、惡心及昏厥。嚴重患者可能因為心力衰竭而死 4.腦動脈硬化:腦動脈硬化常發(fā)生于中老年人,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癥、長期吸煙、飲酒及精神緊張的人多見。由于腦部長期慢性供血不足,而引起大腦功能減退。表現(xiàn)頭痛、視物昏花、耳鳴、聽力減退、肢體麻木,或困乏無力以及睡眠障礙等。顱腦多普勒超聲檢查可發(fā)現(xiàn)腦血管彈性減低,血流量減少。腦CT:可看到多個小灶低密度區(qū),腦室擴大、腦溝變寬、腦萎縮等。 5.顱腦腫瘤:除因腫瘤組織直接對前庭神經或其中樞連結直接壓迫外,多因顱內壓升高,出現(xiàn)眩暈癥狀,多伴有顱內壓升高等其他癥狀,出現(xiàn)頭痛、嘔吐、視力障礙及視乳頭水腫等一系列顱內壓增高綜合征。頭顱MRI或CT,掃描檢查可見腫瘤占位病變。 五.脊髓型頸椎病的鑒別診斷 六.混合型頸椎病的鑒別診斷 頸椎病的鑒別診斷 1. 偏頭痛 頭痛的病理生理基礎是顱內動脈先收縮 ,之后舒張性改變 ,其發(fā)病與5—羥色胺代謝紊亂有密切關系。與局部性頸椎病的鑒別要點是:典型偏頭痛的發(fā)作先兆是視力障礙 ,如出現(xiàn)閃彩、暗點、偏盲、黑朦等 ,一些病人甚至失語、感覺異常等。先兆期短者幾分鐘 ,長者半小時 ,伴有血壓升高。之后出現(xiàn)劇烈偏頭痛 ,疼痛常在顳、額、眼眶等處 ,為脹痛、跳痛或血管波動性頭痛 ,可伴有惡心、嘔吐、眩暈、汗出、腹痛等等癥狀 ,每次發(fā)作持續(xù)數小時 ,隨后癥狀消失。偏頭痛可有家族史 ,有人認為只限于女性遺傳 ,部分病人在月經期前后發(fā)病 ,無頸部壓痛 ,頸椎X線片一般無頸椎病體征。局部型頸椎病頸部劇痛 ,放射到枕頂部或肩部 ,頭頸活動受限制 ,一側嚴重者頭偏向一側 ,因常在早晨起床時發(fā)病 ,故常被稱為落枕 ,或頸扭傷 ,就診時病人常用手托住下頜以緩解疼痛。檢查可發(fā)現(xiàn)患者頸肌緊張 ,一側或雙側有壓痛點 ,頭顱活動受限。 2. 雷諾綜合癥 頸椎病可以引起雷諾綜合征。雷諾綜合征的病因甚多 ,除頸椎病外 ,須注意與和職業(yè)有關的損傷、硬皮病等鑒別 ,雷諾現(xiàn)象表現(xiàn)為陣發(fā)性手部蒼白、發(fā)紺、潮紅、遇冷發(fā)作、遇熱緩解。注意詢問職業(yè)和進行系統(tǒng)檢查 ,必要時拍攝頸椎X線片 ,一般可以鑒別。 3. 美尼爾病 美尼爾病又稱發(fā)作性眩暈 ,是因內耳淋巴代謝失調、淋巴分泌過多或吸收障礙 ,而引起內耳迷路積水、內耳淋巴系統(tǒng)膨脹、壓力升高 ,使內耳末梢感受器缺氧和變性所致。鑒別要點是:美尼爾病為內耳性眩暈 ,多發(fā)于中青年 ,特點是眩暈發(fā)作有規(guī)律性 ,耳鳴程度輕 ,進行性耳聾 ,伴有水平性眼球震顫、惡心、嘔吐。椎動脈型頸椎病引起的眩暈屬中樞性眩暈 ,伴有頭疼頭暈、耳鳴眼花、記憶力減退 ,一般發(fā)作時間短暫 ,多與旋頸有關。 4. 腦動脈硬化 腦動脈硬化是中老年人的常見病。頸椎病可合并腦動脈硬化 ,尤其是椎—基底動脈硬化 ,兩者均可出現(xiàn)頭暈、上肢麻木及病理反射 ,容易誤診。該病與椎動脈型頸椎病的鑒別要點如下:腦動脈硬化病人往往于40歲以上逐漸出現(xiàn)頭暈、記憶力減退、睡眠障礙 ,癥狀消長與頸椎活動無明顯關系。往往伴有全身性動脈硬化 ,如眼底動脈、主動脈、冠狀動脈或腎動脈硬化的征象;血壓異常 ,特點是舒張壓高 , 收縮壓低;血清總膽固醇含量增高 ,腦血流圖有恒定的缺血性改變。 5. 肩周炎 肩周炎多為50歲前后發(fā)病 ,尤其多見于男性。鑒別要點如下:肩周炎時肩關節(jié)局部因疼痛而使活動受限 ,肩周組織有壓痛、腫脹 ,咳嗽、打噴嚏不誘發(fā)加劇 ,疼痛多在肩關節(jié) ,與頸部活動無關 ,頸神經根無壓痛 ,肩關節(jié)局部激素封閉多有效。頸椎病一般不影響肩關節(jié)活動 ,激素封閉無效 ,X線片可見頸椎生理弧度消失 ,頸椎不穩(wěn)。 6. 胸廓出口綜合癥 胸廓出口綜合癥系由于鎖骨與第1肋骨間隙狹窄 ,引起臂叢和鎖骨上動脈受壓所致 ,出現(xiàn)第8頸神經、第1胸神經和血管功能障礙的表現(xiàn)。鑒別要點如下:胸廓出口綜合癥疼痛多呈針刺樣或燒灼樣 ,可出現(xiàn)典型的臂叢神經痛 ,疼痛多從受壓點向患側頸部、腋下、前臂內側及手部放射。患側手高舉而不聳肩時 ,鎖骨動脈受壓 ,出現(xiàn)手部皮膚變冷、蒼白 ,甚至出現(xiàn)典型的雷諾現(xiàn)象。 7. 腕管綜合癥 腕管綜合癥是指由于正中神經在腕管內受壓迫 ,而導致手指麻木、疼痛和雷諾現(xiàn)象。本病與神經根型頸椎病的鑒別要點如下:本病與掌腕過度背屈有關 ,如洗衣、揉面 ,突出癥狀是麻木 ,一般限于橈側3個手指 ,幾乎所有病人在夜間發(fā)作或加劇 ,影響睡眠 ,腕管韌帶加壓實驗( 手指壓迫或叩診錘叩打腕橫韌帶近側緣 )陽性 ,腕關節(jié)背屈試驗陽性 ,但頸神經根牽拉試驗、壓頂試驗陰性 ,頸椎X線片無異常。神經根型頸椎病往往出現(xiàn)手指或上臂持續(xù)麻木 ,頸神經根牽拉試驗、壓頂試驗陽性 ,頸椎X線片可見椎節(jié)不穩(wěn)、頸椎生理曲線變異、椎間孔狹窄、鉤椎關節(jié)增生等改變。 8. 肋間神經痛 肋間神經痛多為病毒感染( 如帶狀皰疹病毒感染 ) 、毒素和機械損傷等原因引起 ,可根據下列特點與頸椎病相鑒別:本病多有上呼吸道感染史 ,胸痛與呼吸有關 ,有時伴有束帶感和相應區(qū)域的感覺過敏 ,但與頸部活動無關 ,有時可與帶狀皰疹的皮損同時出現(xiàn) ,肋間神經阻滯治療有效。 9. 脊髓空洞癥 脊髓空洞癥的重要特點是在頸胸神經分布區(qū)出現(xiàn)痛覺感覺障礙 ,而觸覺正常的感覺分離現(xiàn)象。脊髓型、神經根型頸椎病亦可出現(xiàn)不典型的分離性感覺障礙。鑒別要點如下:神經根型頸椎病出現(xiàn)的痛、 溫覺障礙多為不完全性缺失 ,即不能辨別差別較小的溫度 ,但可辨別較大的溫度改變;典型的脊髓空洞癥的溫度障礙則多為完全性缺失 ,任何溫度差別均難辨別。神經根型頸椎病的感覺障礙表現(xiàn)在皮膚淺層 ,而深層痛覺受損輕微 ,針刺皮膚感覺明顯障礙 ,用于捏壓深層則痛覺存在或輕微減退;脊髓空洞癥則為深淺痛覺平行消失。 10. 進行性脊肌萎縮癥 進行性脊肌萎縮癥的病理損害以脊髓前角細胞變性為主 ,首先出現(xiàn)一側手大小魚際肌、骨間肌萎縮 ,并逐步波及到對側手部至肩背部、頸部和軀干等肌肉 ,以后下肢肌肉也受損。本病可與頸椎病手部肌肉或上臂肌肉萎縮相混淆。鑒別要點如下:進行性脊肌萎縮受累肌群常有肌束顫動,但無頸部僵硬,頸椎X線檢查正常 ,如有下肢癱瘓應為遲緩性癱瘓 ,萎縮的肌肉出現(xiàn)高振幅電位及同步電位。而頸椎病出現(xiàn)的下肢癱瘓多為痙攣性癱瘓 ,可有病理反射;頸椎病萎縮的肌肉可出現(xiàn)去神經電位和多相電位。 11. 椎管內腫瘤 椎管內腫瘤包括髓內腫瘤和髓外腫瘤 ,后者包括硬膜內及硬膜外腫瘤。脊髓型頸椎病是髓外壓迫 ,與髓外腫瘤的鑒別很重要。鑒別要點如下:髓外腫瘤一般起病緩慢 ,但進行性發(fā)展;頸椎病往往初期癥狀可緩解。頸椎X線檢查 ,髓外腫瘤椎板蒂間距離加寬 ,可見啞鈴性神經纖維瘤及椎間孔擴大 ,椎體后緣呈弧行壓迫和硬化;如為惡性腫瘤則有骨質破壞 ,骨髓碘油造影可呈粗大梳齒或口狀表現(xiàn)。頸椎病病人則椎間孔縮小 ,椎體緣骨贅呈唇狀 ,如為多發(fā)性橫貫性后緣骨贅 ,則脊髓造影可呈“洗衣板”樣凸凹起伏。仍難分辨者需作 CT 或 MRI 檢查。 12.多發(fā)性硬化 多發(fā)性硬化為中樞神經系統(tǒng)白質中有散在性脫髓鞘改變 ,病程中有反復緩解及復發(fā)史 ,并且每次受累部位可不一樣 ,以視神經脊髓及腦干受累較多見 ,真正的原因尚不明確 ,近年來研究認為屬自身免疫性疾病。該病可有下肢上運動神經元性癱瘓 ,頸髓受害時可出現(xiàn)不整齊的感覺缺失平面、視覺障礙及上肢共濟失調障礙。該病與神經根型、脊髓型頸椎病的鑒別要點如下:該病主要侵犯中青年人 ,有統(tǒng)計 2/3的病例發(fā)生于20~40歲之間;本病可從病史中追詢出有緩解和復發(fā)的波動性病程 ,開始有脊髓損害 ,有所緩解后 ,有的出現(xiàn)視力障礙或腦干強直性發(fā)作等癥候。對于初次發(fā)病 ,診斷可能有困難。本病在某一時期 ,可有感覺異常 ,如一側肢體麻木或有蟻行感 ,類似神經根性頸椎病 ,但缺乏典型的根痛表現(xiàn) ,頸椎X線片正常。對鑒別有困難者應作 CT 及 MRI 檢查。 13. 頸椎隱裂 頸椎隱裂為先天性變異 ,脊柱隱裂最常見于骶腰椎 ,其次為胸椎 ,頸椎隱裂較少見 ,但極易與頸椎病相混。鑒別要點為:本病以自主神經功能紊亂較為突出 ,可有類似脊髓空洞癥的癥狀 ,如手部營養(yǎng)障礙及分離性感覺障礙。在正位X線片上如見椎弓未閉合即可確診為頸椎隱裂。 14. 強直性脊椎炎 強直性脊椎炎多先侵犯骶髂關節(jié) ,上行發(fā)展至腰、胸、頸椎。頸椎受累后可引致頸痛、頸僵板 , 只要注意頸椎以外的全身表現(xiàn) ,不難與頸椎病相鑒別。但若病變局限在頸椎 ,則甚易相混 ,可根據下述檢查排除。多次檢查無全身癥狀 ,血沉正常;X線檢查可見頸椎病骨橋形成且僅限于兩個椎體之間 ,以 椎間盤為中心 ,該椎間隙有狹窄。強直性脊椎炎呈竹節(jié)樣且病變較廣泛 ,絕不會表現(xiàn)在兩個椎體之間 , 可有小關節(jié)改變 ,椎間隙不狹窄。 15. 頸椎結核 頸椎結核根據頸椎表現(xiàn)有時與頸椎病難區(qū)別 ,但根據頸椎結核特點則易鑒別。該病多有低燒、虛弱等全身性表現(xiàn) ,血沉快;X線片可見椎體破壞及椎間隙消失 ,有的同時有冷膿腫。
致力于中國醫(yī)教新模式,開創(chuàng)中國虛擬醫(yī)學教育的未來。 ![]() |
|
|
來自: 小柴胡湯 > 《頸椎病疼痛??啤?/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