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在感情里,我們總是喜歡將對方的一言一行,都看做是愛或不愛的表達,以致于很多人進入到戀愛里,認為對方一定要一直保持瘋狂愛自己的狀態(tài),才是真的愛自己,反之則是對自己熱情的遞減。 有些人甚至在感情里不允許對方指出自己的缺點???/span>難道相愛的兩個人只能看見對方的美好?難道愛情展現(xiàn)的方式就只有贊美和迎合? 兩個人經(jīng)過了愛情前期的觸動,進入到真實的相處時,就已經(jīng)超越了甜言蜜語、互相迷戀的狀態(tài)。進入到相處的細節(jié),兩個人勢必會有摩擦,會產(chǎn)生不同的意見,但請不要把這些時刻都看作是批評和指責。 有時候對方對我們的某些指出不完全是因為強勢,更多是因為親近,是認為可以對我們說實話,可以將Ta對我們的觀感直接說出來。可能是基于關心,也可能是想要改善。 Ta知道自己并不完美,也看到我們的不完美,但這并不妨礙兩個人相愛,而是讓彼此相互扶持。最甜蜜的話語有時不是贊美我們的美好,而是指出我們的不足、辨認出我們的錯誤,并且愿意陪伴我們一起去面對。 愛情從來都不是那么表面的東西,真正愛我們的人,不只是給予我們短暫的滿足感和表面上的快樂,而是能帶給我們自己都無法察覺,卻真正需要的。如果你還糾結于表面的溫度,那只能說明,你對于這段關系還沒做好深入進行的準備。
02. 當然,這其中也存在著一些反面的指責?比如你們去旅游然后你突然生病了,對方卻一直在抱怨說好不容易出來一趟,為什么偏偏要在這個時候生病。對于這種反面例子,只能說明對方根本不在乎你。 有人可能會說了,那對方做出讓自己不開心的事,難道就不能指責嗎?可如果你指責的出發(fā)點是為彼此好,那指出對方的錯時,可以用更溫和的方式說明,是給予建議,而非指責。 兩個人在一起,很多事情其實都無關對錯,只是個人觀感問題,當指責出現(xiàn),愛的感覺就會消失。因為人在指責時所表現(xiàn)出來的都是憤怒和計較,引發(fā)的都是反駁和辯解,對方根本就感受不到你的愛意。
但如果你是用溫和的方式來說明,用溝通的方式來表達,讓對方知道你是想讓彼此相處更默契,是想要解決問題的,那無論是怎樣的缺點怎樣的不是,都是可以化解的。 有時候兩個人走到最后選擇分手,都是因為心態(tài)變了。不再是熱戀時「只要對方過得好」這樣單純的念頭,更多是把各種期望加到對方身上,然后開始審核是不是對方不夠好,一遇到自我覺得不對的事情就開始指責。最后在相處中遺忘了最初那份想要理解對方的心意,那份愿意為愛做出的努力。 而當你看到的都是對方的缺點,看到的都是對方的不是,只從個人角度出發(fā)去指責,只會讓愛變成厭煩,這段關系也快走向盡頭了。
03. 都說「乍見之歡,久處不厭」是一段高質量戀愛的標準,那我們要如何去做到「久處不厭」呢? 首先是在遇到問題時,可以第一時間以溝通的方式來表達處理,而不是指責。因為指責的結果往往只會引發(fā)冷戰(zhàn),面對冷戰(zhàn)的雙方又都沒有勇氣主動先開口,只會賭氣的用冷漠回應,然后一刀我一劍相互傷害。 我有時也收到一些留言說我寫情侶溝通有些片面,但試問,這么簡單的用溝通的方式來替代指責,又有多少情侶能真的做到呢? 其次是當分歧產(chǎn)生,當對對方有不滿,先讓自己安靜下來,梳理一下情緒,想想有什么是自己的自尊心作祟,有什么是對方的表現(xiàn)不當,把這些梳理過后,再好好地把自己的感受表達出來。這些表達不是為了指責,而是不讓情緒在心里變成積怨。 無論你們的感情是怎么開始的,這樣的做法都會成為支撐你們這段關系走到最后。用溝通取代指責,用反省取代反駁,雖然不能保證對方會一直這么愛你,對方一定是那個陪你走到最后的人,但希望在還相愛的時間里,能把情緒放在一旁,能好好說話。 好好的說,耐心地聽,珍惜在一起時所有真切的對話,因為那可能稍縱即逝,因為當這段故事無法發(fā)展下去,你再怎么改寫結局,都失去了一開始閱讀的樂趣。
04. 好的戀人是會給予我們真正建議,是會對我們表達真實看法的。如果我們愿意從這段關系開始去學習戀人間的相處,如果我們希望這段關系隨著時間成長,帶著兩個人走向更親密,走向更堅實的狀態(tài),就不要因為對方言語上的不夠甜蜜而感到不安,而是試著去找那個讓彼此都舒服的點。 他試著去接受你的缺點,你也試著為對方改變一下,如果你們足夠幸運,找到了舒服的點相處,那就手牽手繼續(xù)往前走。如果實在沒找到,不得不分開,大可豁達說再見,沒必要懷有「為什么我會遇到這樣的人」的埋怨。 說到底我們都不是圣人,多少都有一些缺點,我們可能沒辦法逼著自己完全接受對方的不好,也沒資格要求對方完全愛上百分之百的自己。這才是人性的真相。 畢竟,誰不是一邊愛著,又一邊討厭著。 晚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