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第96本書 通過一個故事來講述自他交換的溝通方式。 在處理問題之前,首先處理好情緒。要記住一點:在分歧與沖突當(dāng)中,誰能保持冷靜,誰就是強者。 解一場紛爭需要經(jīng)歷哪些重要的步驟? 必要前提:記住“武力對抗”會適得其反。在整個與人交流的過程中,都要避免陷入解釋、威脅和人身攻擊的怪圈當(dāng)中。 第一步:平復(fù)自己的情緒 當(dāng)我們感覺內(nèi)心出現(xiàn)了想要攻擊對方的沖動時,我們需要盡力抑制住它。比如,我們可以通過故事中提到的幾種方法做到這一點:
在與人交流的過程中,每當(dāng)你感到內(nèi)心再次燃起了這種沖動,就需要在腦海里回顧這一步。完成這一步只需要幾秒鐘的時間,這大概是最難完成,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如果你并沒有攻擊對方的沖動,那自然更好。你就可以直接進入下一步了。 第二步:平復(fù)他人的情緒 如果與你對話的人能夠保持冷靜,那就好說了,你就可以直接跳過這一步。但是如果對方不冷靜呢,你又該怎么做?答案是“什么也不要做”,或者說“幾乎什么也不要做”。尤其不要和對方說“你冷靜點兒!”或者“你生氣是沒有用的!”。此時你應(yīng)該遵循“不唱反調(diào),不做評判”的原則。 具體如何做到這一點呢? 你可以用“同意”“好的”“是的”“沒錯”等來回復(fù)對方。這些字眼可以向?qū)Ψ絺鬟_這樣一種信息:“你這樣說以及你選擇以這樣的方式說,自然有你的道理。我愿意與你探討這個問題?!边@樣做你會收獲到驚人的效果:對方的情緒起初會有些波動,但隨后便會逐漸穩(wěn)定,直到最后慢慢平復(fù)。實現(xiàn)這一步,只需要你說出“我同意”的一剎那間就夠了。如果你成功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緒,又成功平復(fù)了他人的情緒,那就可以進入下一步了。 第三步:試著理解他人而非讓他人被理解
如何做到這一步呢?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向?qū)Ψ教釂栴}”。最有效的問題就是:“你為什么不同意我的觀點呢?”之后便要傾聽他的回答,并試著站在他們的角度看問題,甚至是設(shè)身處地地為他人的利益著想。努力去理解和接受別人的觀點,而非將自己的觀點強加于人。 你要學(xué)會從他們在做解釋時所說的話語中尋找雙方的“共識”,并欣然接受對方的觀點。這是雙方達成“共識”的先決條件。這時候你多一些對別人的“私心”:讓自己多為對方的利益考慮! 一旦你理解了他人的想法,解決方法便會自己現(xiàn)身,分歧也就迎刃而解了。但通常來說,做到這一點還不夠,你需要繼續(xù)完成下一步…… ![]() 第四步:通過復(fù)述別人的話來讓對方明白“你已經(jīng)理解了對方的觀點” ![]() 如果你想讓別人傾聽你的觀點,你需要先讓對方發(fā)言。然后再用自己的話將你所理解的對方的觀點講一遍。之后問對方“我說得對嗎?”。這樣你會收獲意想不到的神奇效果——對方會眉頭上揚,露出滿意的笑容,大贊一聲“對??!”。而后他便會閉上嘴,聽你說話。復(fù)述有兩個好處:第一,你可以檢驗一下自己是否真的理解了對方的觀點;第二,讓你的對話者知道自己被人理解了,進而打消繼續(xù)爭論的念頭。 但是實現(xiàn)這一步有一個前提條件——不要因為用錯了一個詞,讓你之前的努力都付之東流。這個詞就是接下來這一步的關(guān)鍵詞。這個詞的使用也是一門藝術(shù)。 ![]() 第五步:使用表并列的詞匯提出自己的觀點,而非將雙反觀點對立 ![]() 如何做到這一點呢?你可以運用以下這些字眼,比如:就我而言、對我來說、與此同時、從我的角度出發(fā)……而不要用極其生硬的“沒錯,但是……”。然后等到雙方都明確了對方的觀點之后,問問你自己“如何才能讓對方的訴求得到滿足,同時又能達到自己的目的呢?”。如此一來,你就可以發(fā)揮兩個人的聰明才智,來尋求解決方案。接下來,我們開始進入第六步。 ![]() 第六步:提出解決方案 ![]()
采用可能的雙贏方案。如果我們自己找不到可行的方案,試著問問別人有沒有好主意吧。然后我們可以一起針對其進行討論。 如果找不到任何雙贏的方法,我們可以采用妥協(xié)折中的方式解決問題。人們往往會接受折中的方案,因為這樣至少能夠建立友好協(xié)作的關(guān)系。 那么,如果連折中的方案也不存在呢?這種情況非常罕見,但并非絕不可能發(fā)生。此時,可以與對方協(xié)商,再花點時間一起探討可能的出路。盡管最終不一定能找到解決方案,但至少維持了良好的關(guān)系。而這種良性關(guān)系對于未來協(xié)作的達成至關(guān)重要。 ![]() 總結(jié) ![]()
|
|
|
來自: jiashu1968 > 《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