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熟悉毛主席的人都知道,毛主席的衛(wèi)士長是李銀橋,在毛主席身邊工作了15年,是工作時間最長,也是毛主席最信任的衛(wèi)士長。 那么,周總理有沒有最信任的衛(wèi)士長呢? 當然也是有的,就是成元功,在周總理身邊工作了23年,比李銀橋的時間都長。
成元功1925年出生于山西文水縣龍泉村,1940年春天,15歲的成元功正在放羊,看到一支八路軍的隊伍來了。 他早就聽說過八路軍的故事,發(fā)現(xiàn)八路軍對老百姓確實非常好,不像國民黨的部隊那樣動不動就欺負老百姓,于是,他就想參加八路軍。 第二天,成元功就跑去報名,還謊稱自己已經17歲了,因為他長得比較高,被順利地錄取了,進入了120師文水縣新兵營。 1941年8月,成元功被分到了八路軍留守兵團,當時,留守兵團鋤奸部部長丁榮昌需要一個警衛(wèi)員,成元功因為腦子機靈,身手靈活,而且出身貧困家庭,就被選中了,來到了丁部長的身邊。 后來,丁榮昌發(fā)現(xiàn),成元功學習刻苦,說話辦事特別利索,還經常請求上前線打仗,覺得他是一個可造之材,就開始對他悉心培養(yǎng)。 1945年初,周恩來和鄧穎超身邊需要一名警衛(wèi)員,丁榮昌就向他們推薦了成元功。
成元功直到晚年時,仍然記得他去報到時的情景。 當時,周恩來還在重慶,是鄧穎超和他見的面,鄧穎超問他:“你是不是愿意來我們身邊工作?” 成元功立即回答說:“首長,非常愿意!就是怕沒經驗,干不好?!?/p> 鄧穎超笑了,對他說:“不要叫首長了,因工作的需要,我們才分工不同,但我們都是黨員,在黨內都是同志,是在一個革命的大家庭里,都是在為人民服務。只是每個人的分工不同,沒有理發(fā)的不行,沒有做飯的也不行。你來這里幫我們做點兒工作,讓我們多騰出一點時間,可以考慮更多的事情?!?/p> 就這樣,成元功被調到了鄧穎超的身邊,當了一名警衛(wèi)員。 不久后,周恩來從重慶回到延安,鄧穎超第一時間把成元功介紹給周恩來,成元功清楚地記得,周恩來見到他后,握著他的手說:“小成,歡迎啊,我和小超都歡迎你來!” 從此,成元功就一直留在周恩來身邊,見證了很多重大的歷史事件,也經歷了很多重要的歷史時刻。
新中國成立后,成元功長期擔任周總理的衛(wèi)士長,成為西花廳的“大管家”,事無巨細,都打理得井井有條,深受周總理與鄧穎超的信任,周總理就曾經說過:“有小成在我身邊,我就很放心。” 但是,到了1968年,成元功卻被周總理調走了,這是什么原因呢? 其實,并不是因為成元功在工作上有什么問題,而是周總理在“保護”他。 當時,一些人想動周總理,但是又找不到把柄,就把突破口放在了成元功的身上,對他進行了無端的指責和誣陷。 成元功雖然做過一些解釋,但是,跟那些人是沒有道理可講的,成元功在精神上承受著很大的壓力。
周總理知道,那些人的目的是自己,成元功只是一個借口罷了,因此,為了保護成元功,周總理就決定把他調走,只要離開自己,他就不會再受到了那些人的刁難了。 在周總理的安排下,成元功被送去了江西“五七干校”,進行勞動改造。 離開西花廳那天,成元功泣不成聲,說自己不想走,還想繼續(xù)留在總理身邊。周總理也很難過,但他還是告訴成元功,現(xiàn)在走是最好的選擇,到干校去也是最好的選擇,相信將來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就這樣,成元功離開了西花廳,在五七干校一呆就是八年。 正如周總理所料,成元功到了五七干校后,雖然每天勞動是累了點,但遠離了是非之地,再也沒有人找他的麻煩了,在那里度過了八年平靜的日子。 不過,在那八年的時間里,成元功無時無刻不在想念著周總理,甚至還保持著每天為周總理服務的一些習慣,以便將來重新回到總理身邊時,能盡快地適應節(jié)奏。 可惜,他再也沒有這個機會了。
1976年1月8日,當廣播里播放周總理逝世的消息時,成元功一下子崩潰了,他怎么也不敢相信這是真的,周總理的身體一向很好,就在去年還經常接見外賓,怎么會突然病逝了呢? 成元功立即向干校請了假,直奔北京,想要再見周總理最后一面??上?,他沒有見到周總理,甚至沒有參加上周總理的追悼大會。 直到1976年9月,成元功才被調回北京,擔任中央辦公廳機要交通局副局長,后來又擔任公安部警衛(wèi)局副局長。 正如周總理當年跟他說的,“將來一切都會好起來的”,可是,現(xiàn)在真的好起來了,周總理卻永遠地走了,這也成為成元功一生的遺憾。 2012年5月17日,成元功與世長辭,享年87歲。 (參考資料:《周恩來總理衛(wèi)士長回憶錄》《走近周恩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