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德鍋貼包子是廣德獨有的美食特產,與寧國粑粑、宣城老鴨湯一并名滿皖南宣城廣德鍋貼包子已為廣德美食一絕,其特點為皮薄餡多,包子餡采用:肋條肉肉質細軟,五花肉肥肉相間、前腿肉肉質有嚼勁,三者配在一起,做出來的包子油而不膩、軟而不散、緊而不柴,絕對好吃,與其他地方鍋貼包子大不同,還配有大骨頭湯,大骨頭基本都是燉上通宵,香氣四溢,另還有農家辣椒醬、醋、香油等調料,隨意取用,盛上一大碗骨頭湯,撒幾粒蔥花,就著吃熱氣騰騰包子,哇塞,想著口水都要下來嘍。 “恩(你)回廣德該上(街上)給我們帶幾塊錢的鍋貼包子”這是在外地的廣德人最喜歡叮囑老鄉(xiāng)的話。 但凡吃過鍋貼包都會因為外焦里嫩、清脆可口的包子而流連忘返! 鍋貼是一種小吃,起源于河南,后因清末廣德境內太平天國戰(zhàn)亂及瘟疫流行原住民基本死亡殆盡,導致河南和江北等外地居民遷移到廣德,鍋貼工藝也傳入廣德,經過手藝師傅的不懈改進,并融合本地飲食習慣,現(xiàn)廣德鍋貼包子非常有特色,是廣德人最喜愛的早點之一。在大街小巷都能找到鍋貼包子店,“包子們”也一直很熱,很忙,幾家特色包子店即使讓你排隊到腿軟,也愿意一試。 鍋貼包子有講究,須用平鍋貼底鍋,略抹一層油,將鍋貼整整齊齊地擺好,要一個挨一個,煎時應均勻地灑上一些水,最好用有小嘴的水壺灑水,以灑在鍋貼縫隙處,使之滲入平鍋底部為好。蓋上鍋蓋,煎烙二三分鐘后,再灑一次水。再煎烙二三分鐘,再灑水一次。此時可淋油少許。約五分鐘后即可食用。用鐵鏟取出時,以五六個連在一起,底部呈金黃色,周邊及上部稍軟,熱氣騰騰,為最佳。食時,皮有脆有綿,餡亦爛亦酥,香氣撲鼻,回味無窮。 煎餃與鍋貼包子最大的區(qū)別是煎餃需要先煎后煮,或者先煮后煎,總之都少不了煮這道工序。并且煎餃是蓋上鍋蓋一次成功的,而鍋貼包子只能用煎,絕對不能加水煮,期間需要不斷轉動鍋子和揭開鍋蓋淋水,這是煎餃與鍋貼包子最大的區(qū)別。 您來廣德,一定要記著品嘗廣德正宗的鍋貼包子哦,吃著包子,喝著骨頭湯,在街頭巷尾嘈雜熱鬧的包子店,心情也會自然放松下來,每一份美食都是一個情懷! |
|
|
來自: 常熟老李jlr5mr > 《★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