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導語 反反復復腹痛、腹瀉,需要做明確的診斷、治療 作者:Celia 來源:醫(yī)學論壇網(wǎng) 病歷簡介 患者,女,36歲,反復腹痛、腹瀉2年。患者出現(xiàn)無明顯誘因腹瀉,大便3~6次/日,糊狀,時有黏液,無膿血。癥狀與進食有關,多在餐后半小時內出現(xiàn)。排便前左下腹痛,排便后緩解。服用苯丁哌胺,大便減至1次/日,成形,停藥后腹瀉再現(xiàn),并有餐后上腹飽脹、燒心。近4個月腹痛加重,體重下降10 kg。
胃鏡檢查示淺表性胃炎,結腸鏡示乙狀結腸小息肉,直徑5 mm,息肉被切除,病理檢查為慢性炎癥。 患病后患者情緒差,入睡困難,每晚睡眠4小時。 查體一般情況可,消瘦,鎖骨上淋巴結不大。左下腹可觸及腸管,有輕觸痛,未及明確包塊,腸鳴音活躍。
診斷:腸易激綜合征(腹瀉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睡眠障礙 血常規(guī)白細胞 3.6×109/L,紅細胞3.94 ×1012/L, 血紅蛋白105 g/L,血小板 291×109/L。尿常規(guī)正常。便常規(guī)(+),便潛血(+),蘇丹Ⅲ染色(-)。
給予患者枯草桿菌?腸球菌二聯(lián)活菌腸溶膠囊500 mg tid,2周,自覺癥狀無明顯好轉,大便2~3次/日,不成形。加用匹維溴銨50 mg tid,艾司唑侖1 mg qn。2周后自述進餐后上腹脹、燒心及左下腹痛減輕,腹瀉好轉,大便2~4次/日,成形便或糊便。
4周后隨訪腹瀉加重,糊便,4~5次/日;燒心、上腹脹明顯。患者對疾病恐懼。睡眠差,早醒,醒后不易入睡,醒來即有便意,伴排便不盡感。
進一步檢查結果為,直腸肛門測壓示最大靜息壓、最大縮榨壓低于正常,最初感覺、持續(xù)便意感存在異常(較正常值低)。24 h胃腸通過試驗結果為排出50%,提示腸道通過加快。飲水試驗顯示,閾值飲水量為200 ml(340~630 ml),飽足飲水量為500 ml (780~1140 ml),提示患者胃容受功能受損?;颊呓箲]評分 65分,抑郁評分 73分(正常值<>
檢查結果提示患者胃腸感覺、動力功能異常,且伴明顯抑郁、焦慮。加用勞拉西泮 0.25 mg bid,帕羅西汀10 mg qd,1周后加至20 mg qd。
4周后癥狀基本消失,腹瀉基本緩解,情緒、睡眠好轉,體重增加2 kg。
小貼士: 這是一例典型的腸易激綜合征合并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例,我們可從中看出,功能性胃腸疾病給患者帶來極大痛苦,精神心理因素對患者胃腸道癥狀和治療效果均有影響。
腸易激綜合征(IBS) 是一組持續(xù)或間歇發(fā)作,以腹痛、腹脹、排便習慣和(或)大便性狀改變?yōu)榕R床表現(xiàn),但是缺乏胃腸道結構和生化異常的腸道功能紊亂性疾病。典型癥狀是與排便異常相關的腹痛、腹脹,根據(jù)主要癥狀分為:腹瀉主導型;便秘主導型;腹瀉便秘交替型。精神、飲食、寒冷等因素可誘使癥狀復發(fā)或加重。
功能性消化不良(FD) 又稱消化不良,是指具有上腹痛、上腹脹、早飽、噯氣、食欲不振、惡心、嘔吐等不適癥狀,經(jīng)檢查排除引起上述癥狀的器質性疾病的一組臨床綜合征。癥狀可持續(xù)或反復發(fā)作,病程超過一個月或在過去的十二月中累計超過十二周。FD是臨床上最常見的一種功能性胃腸病。 |
|
|
來自: 昵稱41082923 > 《醫(yī)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