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限制性通氣功能障礙:間質性肺疾?。?/span>ILD) ①是一組主要累及肺間質和肺泡腔,導致肺泡-毛細血管功能單位喪失的彌漫性肺疾?。?br>②臨床表現(xiàn)主要是進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難,限制性通氣功能障礙伴彌散功能降低、低氧血癥以及影像學上的雙肺彌漫性病變; 【臨床表現(xiàn)】 進行性呼吸困難是最常見的癥狀,多持續(xù)性干咳(無痰,因為主要侵犯肺間質); 【體征】 ①爆裂音(Velco啰音):兩肺底聞及的吸氣末細小的干性爆裂音(Velcro啰音)是ILD常見體征,尤其是IPF; ②杵狀指:多見于IPF; ③肺動脈高壓和肺心病體征 汪師兄提醒:病例分析題中看到了“Velcro啰音&杵狀指”,優(yōu)先考慮“IPF”。 【例1】2009N58A 患者出現(xiàn)進行性呼吸困難,吸氣時雙肺中下野可聞及Velcro啰音,最可能的診斷 A.肺癌 B.肺結核 C.特發(fā)性肺纖維化 D.肺大皰 【肺功能檢查】ILD患者以限制性通氣功能障礙和氣體交換障礙為特征; ①限制性通氣功能障礙:肺總量(TLC)、肺活量(VC)和殘氣量(RV)減少,FEV1/FVC正?;蛘咴黾?/span>(即 絕不降低); ②氣體交換功能障礙:一氧化碳彌散量(DLco)減少,(靜息或運動時)肺泡-動脈氧分壓差[P(A-a)O2]增加和低氧血癥。 【例2】2010N171X 間質性肺病的典型肺功能檢查結果有 A.FEV1/FVC下降 B.CO彌散量下降 C.VC下降 D.TLC下降 【支氣管鏡檢查】正常支氣管肺泡灌洗液(BALF)細胞學分類為巨噬細胞>85%,淋巴細胞≤10%~15%,中性粒細胞≤3%,嗜酸性粒細胞≤1%; 支氣管肺泡灌洗液:(必須掌握) ①BALF中中性粒細胞或嗜酸性粒細胞增多見于IPF; ②BALF中淋巴細胞增多見于結節(jié)病、過敏性肺炎; ③BALF中嗜酸性粒細胞>40%,高度提示嗜酸性粒細胞性肺炎; ④結節(jié)病BALF以淋巴細胞增多為主,同時CD4+/CD8+比值增加(>3.5),是以CD4+淋巴細胞增加為主; ⑤過敏性肺炎BALF以CD8+淋巴細胞增加為主;CD4+/CD8+比值<1 汪師兄提醒:過敏性肺炎多有環(huán)境暴露史(如飼養(yǎng)鴿子、鸚鵡等)。
【例3】2017N46A 女,48歲,咳嗽胸悶無發(fā)熱,CT顯示雙側肺門縱隔淋巴結腫大伴雙側網(wǎng)格狀小結節(jié),肺底有蜂窩狀改變,支氣管鏡示支氣管黏膜鋪路石狀改變。支氣管肺泡液表現(xiàn)為 A.中性粒細胞增加 B.淋巴細胞比例升高,且CD4+/CD8+比值增加 C.淋巴細胞比例增高,且CD4+/CD8+比值減少 D.嗜酸性粒細胞增加 【例4】2019N46A 男,38歲。咳嗽,胸悶一個月。胸部CT示雙肺散在磨玻璃影和小結節(jié)影。支氣管肺泡灌洗液顯示以淋巴細胞增高為主,且以CD8+淋巴細胞為主,追問病史,患者飼養(yǎng)鴿子三個月。該患者最可能的診斷為 A.特發(fā)性肺纖維化 B. 隱匿性肺炎 C. 結節(jié)病 D. 過敏性肺炎 【例5】2018N45A 支氣管肺泡灌洗液檢查為以淋巴細胞增高為主,且以CD8+淋巴細胞增高為主的疾病 A.結節(jié)病 B.特發(fā)性肺纖維化 C.肺泡蛋白沉積癥 D.過敏性肺炎 一、特發(fā)性肺纖維化(IPF) 既往吸煙史+(呼吸困難)活動后氣短、漸進性加重+刺激性干咳+很少發(fā)熱+Velcro啰音+杵狀指(趾)=間質性肺疾?。?/span>IPF) 【病因】危險因素包括吸煙;還可能與病毒感染(如EB病毒)、胃食管反流相關; 汪師兄提醒:病理學觀點:與EB病毒感染明確相關的有“Burkitt淋巴瘤&鼻咽癌”;
【臨床表現(xiàn)】患者很少發(fā)熱,約半數(shù)患者可見杵狀指;75%患者有吸煙史;90%患者可在雙肺基底部聞及吸氣末細小的Velcro啰音;
【輔助檢查】 1.胸部X線:雙肺外帶、胸膜下和基底部分布明顯的網(wǎng)狀或網(wǎng)結節(jié)模糊影,伴有蜂窩樣變和下葉肺容積減低; 2.HRCT(首選確診檢查): ①病變呈網(wǎng)格改變、蜂窩改變伴或不伴牽拉支氣管; ②病變以胸膜下、基底部分布為主;BALF 中性粒細胞和嗜酸性粒細胞增加;BAL或TBLB對于IPF無診斷意義; 3.肺功能: ①主要表現(xiàn)為限制性功能障礙、彌散量降低伴低氧血癥或Ⅰ型呼吸衰竭; ②早期靜息肺功能可以正?;蛘呓咏#沁\動肺功能表現(xiàn)為P(A-a)O2增加和氧分壓降低; 4.BALF/TBLB 對于IPF無診斷意義;BALF提示中性粒細胞和(或)嗜酸性粒細胞增加; 【IPF治療】 1.抗纖維化藥物 循證醫(yī)學證明吡非尼酮和尼達尼布治療可以減慢IPF肺功能下降; 2.一般不推薦使用機械通氣治療IPF所致的呼吸衰竭; 3.肺移植是目前IPF最有效的治療方法; 4.合并癥治療 對IPF合并的肺動脈高壓多不推薦給予波生坦等進行針對性治療; 5.IPF急性加重的治療 臨床上仍然推薦高劑量激素治療; (2007N166~167題共用題干) 男性,67歲,慢性咳嗽,咳少量白痰,活動后氣短3年,近2月氣短加重,痰量較多,為膿性痰。查體:口唇輕度紫紺,雙下肺可聞及Velcro啰音,有杵狀指。 【例6】2007N166A 根據(jù)以上病史、癥狀和體征特點,對該患者最可能的診斷是 A.淋巴樣間質性肺炎 B.特發(fā)性肺纖維化 C.巨細胞型間質性肺炎 D.慢性阻塞性肺病 【例7】2007N167A 為了確診,需做進一步檢查,下列哪種檢查方法最有利于確診 A.肺功能測定 B.支氣管肺泡灌洗液檢查 C.肺通氣灌注掃描 D.HRCT 二、結節(jié)病 發(fā)熱+咳嗽、胸痛、呼吸困難+全身淋巴結腫大+皮膚結節(jié)性紅斑+葡萄膜炎+胸部X線“雙側肺門淋巴結腫大”=結節(jié)病 ①多系統(tǒng)累及的肉芽腫性疾病,主要侵及肺和淋巴系統(tǒng),其次是眼部和皮膚; ②結節(jié)病以受累臟器,尤其是肺臟的非干酪樣壞死性肉芽腫為病理特點,病變組織聚集大量激活的Th1型CD4+T細胞和巨噬細胞是其特征性免疫異常表現(xiàn);
【輔助檢查】 1.胸部X線檢查 90%以上的病人表現(xiàn)為X線胸片異常,雙側肺門淋巴結腫大(伴或不伴右側氣管旁淋巴結腫大)是最常見的征象;
 2.HRCT ①典型表現(xiàn) 沿著支氣管血管束分布的微小結節(jié),可融合成球;其他異常有磨玻璃樣變、索條帶影、蜂窩肺、牽拉支氣管擴張; ②病變多侵犯上葉(肺底部相對正常); 3.結節(jié)病BALF提示淋巴細胞增加,同時CD4/CD8比值增加(>3.5),是以CD4+淋巴細胞增加為主; 4.確診手段:支氣管鏡檢查&支氣管粘膜活檢; 5.ACE由結節(jié)病肉芽腫的內上皮細胞產(chǎn)生,血清ACE水平反映體內肉芽腫負荷,可以輔助判斷疾病的活動性;其他疾病活動指標包括血清可溶性白介素-2受體(sIL-2R)、血鈣升高; 6.對PPD 5TU的結核菌素皮膚試驗無或弱反應是結節(jié)病的特點,可以用來鑒別結核和結節(jié)?。?br>汪師兄提醒:判斷結節(jié)病活動性的指標有“血清ACE、sIL-2R、血鈣升高”;
【治療】 ①無癥狀和肺功能正常的Ⅰ期結節(jié)病無需治療; ②無癥狀和病情穩(wěn)定的Ⅱ期和Ⅲ期,肺功能輕微異常,也不需要治療; ③結節(jié)病出現(xiàn)明顯的肺內或肺外癥狀,尤其累及心臟、神經(jīng)系統(tǒng)等,需要使用全身糖皮質激素治療;療程6~24月(強調治療療程不少于6個月);
汪師兄提醒: IPF通常無多系統(tǒng)受累表現(xiàn),不會出現(xiàn)皮膚或眼部受累表現(xiàn);另外,Volcro啰音和杵狀指(趾)兩大體征多提示IPF!
(2015N96~98題共用題干) 女性,45歲。干咳、活動后氣短、乏力2個月。2年前曾發(fā)現(xiàn)雙側肺門淋巴結腫大,因無癥狀未予診治。查體:雙下肢可見散在分布的紅色丘疹,雙下肺可聞及少許濕羅音。胸部CT提示雙肺彌漫性網(wǎng)狀、小結節(jié)狀陰影,雙下肺呈蜂窩肺改變,肺門縱隔淋巴結無腫大。 【例8】2015N96A 患者最可能的診斷是 A.肺結核 B.特發(fā)性肺纖維化 C.結節(jié)病 D.結締組織病相關肺間質病 【例9】2015N97A 對明確診斷意義最大的檢查是 A.肺功能檢查 B.結核菌素試驗 C.自身抗體檢查 D.支氣管鏡檢查 【例10】2015N98A 藥物治療總療程一般不少于 A.1個月 B.2個月 C.3個月 D.6個月 三、過敏性肺炎 飼養(yǎng)鴿子(鸚鵡等)+抗原接觸史+進行性呼吸困難+咳嗽、咳痰、體重減輕+可聞及Velcro啰音+(少數(shù)有)杵狀指=(慢性)過敏性肺炎 ①BALF檢查顯示明顯增加的淋巴細胞(CD8+淋巴細胞增加為主),可以做出明確診斷; ②根本的治療措施:脫離或避免抗原接觸。 四、嗜酸性粒細胞性肺炎 ①最常發(fā)生于中年女性; ②X線胸片的典型表現(xiàn)“肺水腫反轉形狀”,而且滲出性病變多位于上葉; ③80%的病人有外周血嗜酸性粒細胞增多;血清IgE增高也常見; ④BALF嗜酸性粒細胞>40%,高度提示嗜酸性粒細胞性肺炎; ⑤治療主要采用糖皮質激素。
五、肺泡蛋白沉著癥 ①X線胸片顯示兩側彌漫性的肺泡滲出,形成“蝴蝶”樣圖案; ②HRCT特征表現(xiàn):磨玻璃影與正常肺組織截然分開,形成“地圖”樣圖案;小葉間隔和小葉內間隔增厚,形成多邊形或“不規(guī)則鋪路石”樣圖案。 ③特征性生理功能改變是肺內分流導致的嚴重低氧血癥。 ④BAL回收液特征性地表現(xiàn)為奶白色 ,稠厚且不透明,靜置后沉淀分層; ⑤BALF細胞或TBLB組織的過碘酸雪夫(PAS)染色陽性和阿辛藍染色陰性可以證實診斷。 ⑥對于有明顯呼吸功能障礙的病人,全肺灌洗是首選和有效的治療。 汪師兄提醒:肺泡蛋白沉著癥與ARDS低氧血癥的機制都是“肺內分流”。
六、肺朗格漢斯細胞組織細胞增生癥(PLCH) BALF朗格漢斯細胞(OKT6或抗CD1a抗體染色陽性)超過5%高度提示PLCH的診斷。
七、特發(fā)性肺含鐵血黃素沉著癥 BALF發(fā)現(xiàn)游離紅細胞或含吞噬紅細胞的肺泡巨噬細胞提示近期肺泡出血,發(fā)現(xiàn)許多含鐵血黃素巨噬細胞提示遠期肺泡出血
參考答案: 1~3 C/BCD/B; 4~8 D/D/B/D/C; 9~10 D/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