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這篇文章,聊一張專門消除骨刺的方子。 一提起“骨刺”,很多人會有疑問:骨頭怎么會長刺呢?其實,這只是一種比較形象的說法,“刺”是增生形成的。 骨刺可能發(fā)生在多個部位,例如頸椎、腰椎、膝蓋、腳后跟等等。 跟骨骨刺會在人站立、行走時產生劇烈的疼痛;頸椎骨刺會引起頸、肩、臂、背部放射性疼痛,甚至出現(xiàn)頭痛、惡心、眩暈等。 骨刺本身不可怕,可是一旦發(fā)作起來,就連走路也成問題。嚴重的時候只能在床上躺著,哪里也去不了,和殘疾沒什么兩樣。  中醫(yī)認為,骨刺是由于腎虛,不能生髓充骨而致骨的退變。肝主筋,腎主骨,筋如果變得很有力,骨頭也會變得更牢固。 軟化骨刺,就好像用錘打鐵一樣,你的血氣通暢、血氣充足,火力才足夠,不管對方鐵有多硬,那些鐵銹自然紛紛落下。 話不多說,先給大家講一則醫(yī)案。 接診過一位中學教師,42歲。由于工作性質需要長時間站立,很早便有了腰背酸疼的毛病。 兩年前,參加學校組織的運動會時不小心扭了一下腰部,從那以后疼痛的癥狀就有了明顯加重。 剛開始是腰部兩側,后來延伸到腰骶部,局部還有紅腫烘熱的跡象。 整日感覺雙腳無力,口干明顯,就算喝水也得不到緩解,大便干結,小便黃短。 再后來疼痛開始影響睡眠,晚上連翻身都變得很痛苦。 白天頭眩目脹,整個人頭重腳輕,雙目干澀,盜汗嚴重,后來連課也沒辦法正常上下去了。 去醫(yī)院檢查:腰椎2—3、4—5突出伴骨質增生,于是經人介紹來我處進行中醫(yī)治療。  刻診,患者舌紅少苔,脈細數(shù)無力,辨證是腎陰虛引起的正氣不足,治療應遵循滋陰補腎、除痹消痛的原則。 于是給予消骨刺湯加減,配伍如下: 熟地,山棗皮,淮山藥,蟬衣,薄荷,威靈仙,懷牛膝,生白芍,桑枝,桂枝。水煎服。 咱們先來看看這方中的學問 熟地性微溫,歸肝經和腎經,主要的功效就是補血養(yǎng)陰、填精益髓; 山棗皮和淮山藥都是平補肝腎的食材,可以加快身體內毒素的排出,益氣養(yǎng)陰,補脾肺腎;  蟬蛻味甘辛,微咸,性涼,歸肺、肝經,具有疏散風熱、透疹利咽、明目退翳、祛風止痙的功效。 威靈仙祛風濕,活經絡,善走而不守。竄是它的特點,運行周身,但不固守,所以這個藥的藥力還是比較猛的。 懷牛膝性善下行,因此對于身體下部的疼痛治療效果更好。 在臨床上主要用于肝腎不足引起的腰膝酸軟、關節(jié)疼痛,和一些老年人骨質增生、骨質疏松或者是關節(jié)的退化引起的腰酸背痛。 桑枝與桂枝,兩者均具通經活絡之功效,其中前者以祛風濕、通經絡為主,后者以溫陽通絡為宜。  十味藥材分別對應滋陰、補腎、止痛的功效,相互配合又各自發(fā)揮,患者服藥7劑疼痛就有了明顯改善。 只要掌握正確的病因,對癥用藥,再頑固的病情也會好轉,以后我們不必再一聽到“骨刺”就色變了。 最后提醒大家,任何疾病都需結合年齡、病程、癥狀等辨證用藥,切不可照搬經方使用,調理的過程也需根據好轉情況調整組方。 祝各位健康安樂。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