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傳統(tǒng)武術(shù)都非常注重樁功的修煉,它是筑基之本,也是技擊之源。 現(xiàn)在,很多人一聽樁功便會感覺枯燥無味,缺乏樂趣。 其實,樁功真能受益了,你會感覺到其中的樂趣,樁功并不是枯燥無味。 但站樁必須先經(jīng)歷一個枯燥無味的過程,這個過程是很累的,你只有經(jīng)歷過后才會能體會到“歇一會兒”的舒服愉悅。 由此,便會提及一個核心的問題,站樁是練什么? 初學樁功的人,心是浮躁的,身體是晃動的,可謂“內(nèi)憂外患”,我開始練樁也是這樣,相信不少人亦是如此。 故樁功首先解決的問題是人心的浮躁與身體的亂動。 如何才能不浮躁,唯一個“靜”字。 如何才能不亂動,唯一個“定”字。 “靜”與“定”從字面意義好理解,但真要練上身不容易。 唯有真靜,方有真松; 唯有真定,才不會妄動。 為什么說樁功是練“歇一會兒”?因為“歇一會兒”其如人坐沙發(fā),兩腿得到了解放。 而兩腿之所以會得到解放,是因為兩腿沒有用力,腰脊和尾閭把力通過沙發(fā)釋放到了地下。 所以,真正的站樁不是讓兩腿枯燥無味,在那里死站,而是要讓兩腿如何得到解放才對。 但如無明師口傳心授,很多人又很難體悟到這一點的。
我開始練樁的初期也是心好煩,感到枯燥無味,后來師父讓我觀察院子里的老木門。 他把木門一推吱呀一聲響,門軸是轉(zhuǎn)動的。 后來師父告訴我站樁不是不動,而是先求微動,后求自動。 所以,樁功的古法訓(xùn)練不是不動,而是“靜中求動”。 這個“動”是由內(nèi)而外,周身一家,完整一氣。 故站樁一直在那里死站是不對的,須從內(nèi)中求。 能全身放松,靜極而動,慢慢便會丟掉身上的拙力僵力,腰脊才會發(fā)揮作用。 “歇一會兒”最重要的是脊柱、腰胯和尾閭發(fā)揮了作用,所以兩腿輕松了。 從走路到坐下來歇一會兒的過程,其實就是一個逐步解放兩腿的過程。 故站樁要有累的這一過程,但如果你不明白最重要的是須“歇一會兒”,你得到的最終是由于枯燥無味而放棄。 中國傳統(tǒng)武術(shù)不好練,是因為多者在認知上就已經(jīng)走入偏門。 真正樁功的東西上身了,你感受到這是一種休息,是身體的放松才是對的。 本號推薦:適合當代傳統(tǒng)武術(shù)愛好者 練習樁功最好的教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