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男孩‘自慰网亚洲一区二区,亚洲一级在线播放毛片,亚洲中文字幕av每天更新,黄aⅴ永久免费无码,91成人午夜在线精品,色网站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欧洲wwwww在线观看

分享

歷年來汽輪機斷油燒瓦事故案例分析匯總(附防范措施~)

 淮北南站 2022-06-15 發(fā)布于安徽


正文:

歷年來汽輪機斷油燒瓦事故案例分析匯總(附防范措施~)

圖片

一、某電廠汽輪機斷油燒瓦事故

機組運行方式 : 某發(fā)電公司1#發(fā)變組經主變高壓側1101開關和岳色T生線19373刀閘與110kV岳色線并網運行;廠用電系統(tǒng)由10kV某某T生線經#1廠變高壓側進線1015斷路器和低壓側出線0602斷路器至6kVⅢ段母線,經6.3kVⅡ-Ⅲ母聯0611斷路器為廠用母線供電。6.3kVⅠ-Ⅱ母聯備自投0612斷路器在熱備用狀態(tài);400V廠用電系統(tǒng)1#低廠變411斷路器、2#低廠變412斷路器在合閘位置、廠用備用變處于熱備用狀態(tài),380V工作段、380V輔助段在工作狀態(tài)。(見下圖)

圖片

1、事故經過:

2018年10月1日,運行二值夜班,機組負荷9.9MW,主汽壓力7.5MPa,主汽溫度512℃,汽包水位+59mm,轉速3003r/min。5時46分02秒,10KV某某T生線Ⅰ母母線C相電壓由10.2kV下降至7.5kV,A相上升至11.21kV、B相上升至11.38kV,送、引風機、給水泵跳閘,#1、#2低廠變運行輔機設備跳閘,低壓設備聯鎖啟動正常。5時46分21秒,聯鎖啟動設備跳閘,報“缺相故障”;某某T生線10KV進線1015斷路器、6.3kV出線0602斷路器、6.3kVⅡ-Ⅲ母聯0611斷路器、6.3kVⅠ-Ⅱ母聯斷路器0612在DCS狀態(tài)閃黃報“電氣故障”,發(fā)電機出口斷路器061F在合位。
由于10KV某某T生線Ⅰ母母線電壓下降,機組各設備均無法重新啟動(缺相故障),值長劉波下令打閘停機,同時通知生產部副經理吳某某;5時47分04秒,汽機操盤人員南亞剛通過DEH硬手操打閘停機,動力油壓下降至0Mpa,抽汽控制閥油管路壓力下降至0Mpa,汽輪機調速汽門關閉,抽汽逆止門關閉,自動主汽門未關閉到位。5時50分43秒,汽機操盤人員南亞剛手動啟動直流油泵同時解除交、直流油泵聯鎖;此時汽輪機轉速3003r/min,因汽輪機轉速未下降,5時51分01秒,值長劉波下令停止直流油泵,汽機操盤人員南亞剛停止直流油泵后,未投入交流、直流油泵聯鎖。
5時52分33秒,自動主汽門全關,轉速由3001r/min開始下降;5時52分43秒轉速下降至2850r/min高壓電動油泵聯啟失?。ǜ邏弘妱佑捅萌毕喙收蠄缶?。5時55分30秒,手動分開6.3KVⅡ-Ⅲ母聯0611斷路器,Ⅰ-Ⅱ母聯0612斷路器自動合閘成功,廠用電切換至6.3KV廠用Ⅰ母母線運行,廠用系統(tǒng)電源恢復正常。由于低壓交流潤滑油泵和直流油泵保護連鎖未投入,低壓交流潤滑油泵和直流油泵未聯啟。5時58分12秒,潤滑油壓降至0Mpa。(見下圖)
圖片
6時04分23秒,汽輪機轉速到零。生產部副經理吳某某電話匯報值班領導機組解列。6時05分01秒,啟動直流油泵、頂軸油泵,6時06分10秒,投入盤車運行,檢查盤車電流8.3A,對比以往盤車電流8A變化不大。
事后調閱歷史曲線,汽輪機惰走時間12分鐘,汽輪機一瓦軸振最大0.09mm,二瓦軸振最大0.12mm,三瓦軸振最大0.16mm,四瓦軸振最大0.26mm。一瓦瓦振最大0.01mm,二瓦瓦振最大0.03mm,三瓦瓦振最大0.02mm,四瓦瓦振最大0.02mm。各支撐軸瓦溫度不同程度升高,一瓦溫度由61℃升至129℃,二瓦溫度由51℃升至150℃,三瓦溫度由62℃升至68℃,四瓦由56℃升至72℃。推力瓦溫度最高為#4推力瓦72℃,其余推力瓦塊溫度均在65℃左右。

機組停運后揭瓦檢查,汽輪發(fā)電機組#1-4上軸瓦鎢金未發(fā)現損傷,翻出下軸瓦檢查,發(fā)現#1、#2軸瓦鎢金有脫落,下瓦口邊緣有堆積的鎢金碎片,鎢金表面有發(fā)黑且有搟瓦跡象,軸徑有高溫變色現象。#3、#4軸瓦有輕微磨損,接觸角右邊有發(fā)黑的痕跡,推力瓦工作面無磨損,對主油泵密封環(huán)進行了檢查未發(fā)現有磨損跡象?,F場對轉子軸徑黑色摩擦痕跡,用金相砂紙打磨干凈露出金屬光澤。對磨損的軸瓦進行了修刮處理。10月7日00時10分,機組與并網發(fā)電,修后各軸瓦溫度正常,推力瓦最高溫度80℃,#2支撐軸瓦最高溫度75℃(軸瓦損壞情況見附圖)。 

圖片

#1下瓦:烏金高溫變色,有搟瓦現象

圖片

#2下瓦:烏金高溫變色,搟瓦最嚴重

圖片

#3下瓦:烏金高溫變色,有輕微搟瓦現象

圖片
#4下瓦:烏金接觸情況

2、原因分析
1)10kV外網某某線#15-#16桿發(fā)生車輛刮碰,造成C相斷線并接地,10KV某某T生線Ⅰ母母線電壓波動,造成送、引風機、給水泵等主、輔機跳閘,機組無法維持運行,是造成機組打閘停機的直接原因。
2)10kV外網電源故障時備自投切換條件為10KV某某T生線Ⅰ母母線電壓三相低于7kV或6.3KVⅡ-Ⅲ母聯0611斷路器跳開,因線路斷線且電壓值未達到保護動作值,6.3KVⅡ-Ⅲ母聯0611斷路器狀態(tài)為合閘狀態(tài),致使廠內保護PT斷線閉鎖未動作,造成廠用電未自動切至廠內運行。

3)汽輪機打閘后汽機值班人員立即啟動直流油泵,錯誤解除直流油泵“低油壓聯鎖”,后因汽輪機轉速未下降而錯誤的將直流油泵停運,且未及時將直流油泵聯鎖投入,是潤滑油中斷造成汽輪機斷油搟瓦的直接原因。

4)自動主汽門活動試驗因電磁閥損壞自上次機組A修后一直未進行,加之自動主汽門門桿受熱膨脹,機組打閘停機后,自動主汽門出現未及時關閉現象,造成發(fā)電機逆功率運行,是汽輪機轉速打閘后未下降的主要原因。

3、暴露問題
1)事故處理過程中,生產值長下令停止直流油泵,嚴重違反汽機運行規(guī)程和廠用電中斷事故處理要點。
2)汽機人員未履行任何審批手續(xù),隨意解除汽輪機“潤滑油壓低”聯鎖,嚴重違反聯鎖保護投退管理制度。
3)生產管理混亂,日常技能培訓流于形式,運行人員事故分析、處理能力差,事故情況下慌亂無序。生產人員綜合素質亟需盡快提高。
4)汽輪機斷油燒瓦,是典型的《二十五項反措》事故,充分暴露出發(fā)電公司對事故的危害性認識不夠。
5)定期工作重視不夠,反事故措施得不到真正落實。自動主汽門活動試驗因設備故障長期未開展。

4、防范措施
1)組織所有運行人員進一步深入分析本次事故,吸取事故教訓。重點學習電力系統(tǒng)《二十五項反事故措施》和典型電力事故處理,提高運行人員異常事故處理能力。
2)嚴格執(zhí)行保護聯鎖投退管理制度。組織全體生產人員認真學習保護投退管理制度,尤其在突發(fā)事故情況下不得隨意退出設備聯鎖保護,并做好日常管理監(jiān)督與考核。
3)制定員工培訓計劃,立即對運行人員開展技術培訓,重點培訓各專業(yè)典型運行規(guī)程、系統(tǒng)圖、集團下發(fā)相關技術指導意見,不定期開展反事故演習,不斷提高員工的技術水平。
4)嚴格執(zhí)行設備定期試驗及切換制度,發(fā)現問題及時處理,確保設備試驗正常開展。
5)在外網電源不穩(wěn)定且備自投定值配置不合理的情況下將至廠用電源切至廠內運行,并積極聯系保護廠家及技術咨詢公司重新計算保護定值,待滿足安全需求后再將廠用電切至廠外運行。
6)組織生產部管理人員、運行和檢修維護人員認真學習油系統(tǒng)各油泵啟動條件及設備故障復位方法,確保設備出現異常時及時投入備用設備運行。
7)認真執(zhí)行重大操作和異常處置人員到崗到位管理制度,定期進行監(jiān)督考核,提升生產管理人員到崗到位效率,協(xié)助現場處理異常事件。

二、交、直流潤滑油泵不打油導致汽輪機斷油燒瓦事故

(一)事件前工況

#1汽輪機組為哈爾濱汽輪機廠生產的N600-16.67/538/538型汽輪機組,2005年12月8日投產運行,2011年4月22日機組首次大修。

2011年4月22日#1機組開始A級檢修。2011年6月16日9時58分, #1機組啟動、并網,進行機組試運,尚未報備用。6月17日事件前#1機組負荷19MW,主汽壓力5.5MPa,主汽溫度459℃,給水溫度155℃,給水壓力5.94 MPa。

(二)事件經過
2011年6月17日02:57:29,#1機組檢修試運過程中,由于鍋爐給水旁路門盤根泄漏加劇需停機處理,值長下令緊急停機,打閘后,交流潤滑油泵電機正常聯啟,但電流32.17A偏低,03:01:13汽輪機轉速降至2264.9rpm,油壓降至0.164MPa直流油泵電機正常聯啟,但電流只有15A,油壓繼續(xù)下降,03:01:18轉速降至2255rpm,油壓降至0.09Mpa,隨后瓦溫開始升高,振動增加,斷油燒瓦。
3:03分,破壞真空,布置緊急排氫工作,事后根據振動情況判斷,至3時09分28秒,汽輪機轉速至零,惰走約12分鐘。
4時06分,發(fā)電機氫壓至零。汽輪機關閉所有本體疏水和抽汽管段疏水,置于悶缸狀態(tài)。
(三)事件處理情況

由于事件發(fā)生在#1機組大修后啟動過程中,為查找事件原因,設備部、監(jiān)理、檢修單位共同對汽輪機油系統(tǒng)設備的檢修、試運情況、事件發(fā)生前的運行情況、事件發(fā)生后油系統(tǒng)設備情況進行了總結分析、解體檢查和試驗,情況如下:

1)設備檢修過程:

#1機汽機油系統(tǒng)自2011年4月27日發(fā)票開始檢修,4月28日油箱放油,開始油箱清掃,交流潤滑油泵、直流潤滑油泵、射油器等設備解體檢修,詳見檢修作業(yè)指導書記錄,從記錄中未發(fā)現異常和超標情況。6月1日檢修工作全部結束后移交大修試運組試運驗收。

#1機大修中潤滑油系統(tǒng)的檢修工作:
l主機潤滑油套裝油管路檢查:套裝油管道檢查孔法蘭換墊、檢查支吊架。
l主機潤滑油回油濾網檢查、清掃:濾網網布更換、更換密封墊、濾油期間定期清掃回油濾網。
l主油箱放油清掃、加油、濾油:檢查主油箱內部各結構件、閥門、法蘭螺栓無松動、異常,油箱放油后,油箱清掃,派專人在儲油間濾油,回油后接臨時濾油機24小時派專人濾油,定期清掃回油濾網和更換濾芯。
l主油箱排煙風機解體檢修:排煙風機出口管道法蘭墊片更換、葉輪檢查。
l主機冷油器檢修:#2冷油器抽芯,#1冷油器水室清掃、找漏、螺栓檢查更換,頂部放空氣門檢查更換。
l主機冷油器切換閥解體檢修:檢查六通閥固定鍵,更換油封、密封墊等無異常。
l主機射油器解體檢修:主油箱#2射油器擴壓管沖刷,根據哈現代專家指導,對沖刷部位補焊處理。
l主機交流潤滑油泵檢修:檢查葉輪、口環(huán)、軸承、油封等結構部件無異常,更換軸承、油封后回裝。
l主機直流潤滑油泵檢修:檢查葉輪、口環(huán)、軸承、油封等結構部件無異常,更換軸承、油封后回裝。
l主機濾油機大修;排污槽管道改造、主機濾油機消漏、清掃、齒輪油更換,加熱器解體檢查、清掃;排污槽管道偏高,改至低于排污槽。

2)設備修后試運過程:
自2011年5月20日開始,#1機組檢修進入分體試運驗收階段,油系統(tǒng)設備6月1日完成檢修后,也經過試運正常。
2011年6月6日08:37,交流潤滑油泵檢修后第一次啟動正常(電流80.5A,油壓0.226MPa),系統(tǒng)充油。
2011年6月6日11:04,直流潤滑油泵檢修后第一次啟動,與交流油泵并列運行(直流泵電流85.1A,交流泵電流77A,油壓0.223MPa),
2011年6月6日11:08:01-11:08:34交流油泵停止運行,單獨運行直流油泵,電流149.148A,油壓0.202 MPa,11:09:08直流油泵停止運行。
2011年6月9日經大修冷態(tài)驗收合格后,機組轉入啟動試運階段。

3)機組啟動試運
2011年6月10日5:26,鍋爐點火啟動,13:23汽機沖轉,至事件發(fā)生,期間汽機共啟停5次。

4)事件后檢查過程:
6月17日21:03:41,油箱開始放油,放油后油箱內未發(fā)現異常,油箱內無異物;
6月18日18:43,交流潤滑油泵解體(解體全過程錄像),未發(fā)現泵異常;
6月18日19:14,直流潤滑油泵解體(解體全過程錄像),未發(fā)現異常;
6月18日20:53,交、直流油泵出口逆止門解體檢查,未發(fā)現異常;
6月19日9:20,直流油泵出口加堵板后,主機直流潤滑油泵送電,直流油泵自啟,電流82A,轉向正確,9:27停直流潤滑油泵,就地拉開直流潤滑油泵電源。
6月19日9:28,交流油泵出口加堵板后,啟主機交流潤滑油泵試運,轉向正確,電流51A,出口壓力0.3MPa。
6月19日11:00,交流油泵出口加堵板后,檢修向交流潤滑油泵內注壓縮空氣(5分鐘左右),泵內充滿空氣,啟動交流潤滑油泵試運,電流34.2A,泵出口壓力0MPa。
6月19日14:27,交流潤滑油泵空試電機,啟動后電流34.2A,轉向正常。
6月19日15:11,直流潤滑油泵空試電機,電流11.5A。

(四)事件原因分析

1、交、直流油泵不打油是本次事件的直接原因、主要原因。

事件發(fā)生后,王灘發(fā)電公司立即成立了調查組和搶修組。為了查清事件原因,進行了大量的檢查和試驗工作。綜合參加事件調查的多位專家及技術人員意見,分析造成事件的直接原因是交、直流油泵不打油,泵不打油的原因可能有:

(1)交、直流油泵蝸殼積氣,氣塞不打油;
通過6月19日試驗,交流潤滑油泵蝸殼內充滿油的情況下電流50A,充滿空氣的情況下電流34A,事件過程中交流潤滑油泵的電流32A,更接近于泵打空氣的狀態(tài),基本判定事件發(fā)生過程中兩臺油泵內打的是空氣。
1)機組運行中,射油器區(qū)域會形成負壓,主油箱內的油運行軌跡是經回油區(qū)域經過泵區(qū)域,進入射油器,然后系統(tǒng)循環(huán);回油中所含帶的大量的氣體隨油循環(huán)經過泵入口區(qū)域,少量氣體匯集至泵殼形成氣塞。
2)泵運行過程中,由于入口形成負壓區(qū),當泵殼中的油中所含的水局部壓力下降至臨界壓力(一般接近汽化壓力)時,水中氣核成長為汽泡。也有可能使泵中積氣形成氣塞。
機組檢修前,幾年內油泵一直沒有發(fā)生不打油現象,可能是檢修中泵更換了密封件、出口法蘭重新緊固,消除了泵原有的漏點,造成泵內淤積的氣體無法排除,造成了氣塞。
通過上述兩種觀點,油泵蝸殼內積氣可能性較大。廠家設計及供貨時均沒有要求油泵放氣,圖紙、資料上也未包含放氣裝置。

(2)交、直流油泵入口產生負壓區(qū)
1)本次事件過程中與機組大修前相比,系統(tǒng)沒有改變,唯一不同的是主油箱檢修濾油機處于運行狀態(tài),濾油機取油口為事故放油管,濾油機入口也是唯一低于泵入口的吸油口,懷疑運行過程中,由于濾油機的影響造成交、直流潤滑油泵入口形成負壓區(qū),無法打油,但是交、直流潤滑油泵入口距離濾油機吸入口1.2米,并且浸在油液面下1.4米,濾油機(流量200L/min)是否會造成交流油泵(流量4900L/min)和直流油泵(流量4878.9L/min)入口產生足夠大的負壓區(qū),造成泵不打油,需廠家設計人員核算。設計廠家需根據泵流量曲線核算,判斷泵是否運行在不穩(wěn)定區(qū)以及泵抗擾動能力是否偏低。
設計濾油機取油口管徑為Φ114×10,位置為事故放油管處,移動濾油機入口管徑Φ57×3.5,位置為事故放油管處的接頭,與設計位置相符。
2)兩臺射油器吸入口與交直流泵入口距離1.7米左右,射油器入口負壓區(qū)是否會對交、直流潤滑油泵形成影響,也需要哈汽廠進行校核。

2、運行人員停機過程中未發(fā)現交流潤滑油泵工作不正常是本次事件的間接原因。

由于鍋爐給水旁路門盤根泄漏加劇需停機處理,運行人員經請示中調后打閘停機。運行人員在交、直流潤滑油泵聯起后,只監(jiān)視到油泵已處于啟動狀態(tài),沒有注意油泵電流和就地壓力,沒有及時發(fā)現交、直流潤滑油泵不打油的異?,F象。

(五)事件暴露問題
(1)在汽輪機潤滑油系統(tǒng)設計上存在缺陷,哈爾濱汽輪機廠配套的主機潤滑油系統(tǒng)無法保證特定工況下軸系得到可靠供油。
(2)專業(yè)技術管理不到位,未發(fā)現設計存在問題,沒有提出有效地防范和解決措施。

(3)技術管理和技術培訓存在漏洞,各級人員對設備性能的掌握和事故處理能力不能滿足現場需要。

(4)發(fā)現鍋爐給水旁路門盤根泄漏加劇時,值長對鍋爐給水管道泄漏的危害過度判斷,下令緊急停機,錯過了可能提前發(fā)現交流潤滑油泵異常的時機,運行人員事故處理過程中比較慌亂,運行參數監(jiān)視不全面。

(六)預防措施
(1)#1機交、直流潤滑油泵加裝放氣裝置,具體是在泵出口最高點打孔,增加放氣管道,管道上加節(jié)流孔。
(2)與哈爾濱汽輪機廠及設計院聯系,在潤滑油系統(tǒng)上增加一臥式油泵,做為潤滑油系統(tǒng)第三備用油源。
(3)事故放油管上取消一切臨時接頭。
(4)對油系統(tǒng)進行進一步檢查,檢查是否存在滲漏等缺陷。
(5)利用大、小修機會對#2機組交、直流油泵加放空氣系統(tǒng),增加第三備用油源。
(6)哈汽提供泵流量曲線,并分析泵的工作狀態(tài)是否滿足實際運行需要,抗擾動能力是否偏小。
(7)今后,遇非緊急停機情況,打閘前要提前啟動交、直流潤滑油泵,確定電流、油壓正常。
(8)加強油泵定期試驗管理,嚴格定期試驗制度,不論日常油泵定期試驗還是停機前的油泵試驗,都要認真檢查電流、油壓是否正常。
(9)加強運行人員培訓,提高事故預判和事故處理能力。

三、一根電纜引發(fā)的汽輪機“斷油燒瓦”事故

(一)事故前工況

機組負荷668.4MW,A、B、 C、D、E、F六臺磨煤機運行,A凝泵運行,A、B小機運行,主汽壓力25MPa,主汽溫度602℃,再熱汽溫度598℃,真空-94KPa,主機潤滑油0.139MPa,其它輔機運行正常,各運行參數正常。


(二)事故經過

集控運行監(jiān)盤發(fā)現機組負荷 從670MW快速下降至零,汽輪機跳閘,鍋爐滅火,手動再次按機打閘、爐 MFT 按鈕,并確認 5012 開關已解列,廠用電自動切換 正常,按機組停機事件處理。

運行人員檢查交流啟動油泵、交流輔助油泵、頂軸油泵先后 自啟正常,機組轉速下降,至11時14分機組轉速到零,主機惰走時間 51 分鐘,投入盤車運行。

查 ETS 首出為“潤滑油壓力低停機”。

集控運行人員立即對潤滑油系統(tǒng)進行全面檢查,潤滑油壓 0.12MPa,未發(fā)現異常。生產技術部熱工專工經現場進一步檢查, 確認右側中聯門法蘭漏汽(原帶壓堵漏處)燒損潤滑油壓低保護熱工電纜,導致誤發(fā)跳閘信號。生產技術部立即組織維護人員對 該熱工電纜進行恢復,發(fā)電車間立即進行機組恢復工作。

12 時 06分重新點火,13時31分達沖轉參數。

13時31分,#2主機掛閘后開始沖轉,高壓內缸下半內壁溫 度512℃,中壓進汽室內壁溫度538℃,主/再汽壓9.1/0.9MPa, 主/再汽溫:511/516℃,真空-98KPa,潤滑油溫30℃,潤滑油壓 0.12MPa,潤滑油各油泵聯鎖投入,軸向位移-0.354/-0.017mm, 高中壓缸差脹-1.8mm,低壓缸差脹14.6mm,發(fā)電機氫壓0.3 MPa, 其他主輔設備運行正常。 

13時38分,主機轉速2520rpm,交流輔助油泵電流42.6A, 交流啟動油泵電流72.65A ,潤滑油壓0.152 MPa;

13時39分,主機轉速2850rpm,交流輔助油泵電流39.4A, 交流啟動油泵電流 65.67A ,潤滑油 0.162 MPa,主油泵出口壓 力1.21 MPa;

13時42分,主機轉速3000rpm,交流輔助油泵電流38.34A, 交流啟動油泵電流 61.32A ,潤滑油壓 0.169 MPa,主油泵出口 壓力:1.324 MPa。交流啟動油泵電流逐漸下降并穩(wěn)定,運行人 員初步判斷主油泵已介入工作;

13時43分,主機轉速3000rpm,交流輔助油泵電流38.3A, 交流啟動油泵電流 61.3A ,潤滑油壓 0.17 MPa。運行人員檢查 機組各軸承振動小于50μm、各金屬瓦溫小于90℃、潤滑油油壓 0.17 MPa,均屬正常;

13 時 43分 11秒運行人員退出直流事故油泵聯鎖,

13時 43 分17秒手動停運交流輔助油泵,汽機潤滑油壓由0.144MPa開始 下降;

13時43分25秒運行人員退出交流輔助油泵聯鎖;

13 時 43分 30秒運行人員手動停交流啟動油泵后,

13時 43 分35秒潤滑油壓降至0.091MPa(報警聯啟輔助油泵值:0.115MPa, 聯鎖直流油泵值:0.105 MPa);

13時43分34秒交流啟動油泵因主油泵入口油壓低(聯鎖交 流啟動油泵值:0.07MPa)聯啟,潤滑油壓升至0.144MPa;

13 時 43 分 51 秒運行人員再次檢查機組交流啟動油泵電流 59.63A,潤滑油壓力 0.133MPa,主油泵出口壓力 1.3MPa 正常;運行人員退出交流啟動油泵聯鎖;

13時43分56秒運行人員手動停交流啟動油泵。

13時43分59秒“潤滑油壓低停機”信號發(fā)出,運行人員發(fā)現該信號,但未到現場確認,此時因熱工維護人員還在搶修潤滑油壓低保護電纜,運行人員誤認為是熱控維護人員搶修電纜所致。(因“潤滑油壓低停機”保護未投入,機組未跳閘)

13時44分07秒運行人員未立即啟動交流輔助油泵,而只投 入交流啟動油泵聯鎖, 但油泵未立即聯啟;

13時44分08秒,潤滑油壓降至0MPa,#1~#8瓦溫均突升;

13時44分18秒汽輪機跳閘,ETS首出為“汽機支持軸承烏金溫度過高停機(120℃)”,DEH 跳閘停機,#1、#2 主汽門關 閉;

13時44分19秒因汽輪機跳閘聯啟交流啟動油泵,潤滑油壓 升至0.222MPa(報警值≤0.115MPa);

13時44分32秒運行人員手動啟動交流輔助油泵,潤滑油壓 為0.216MPa;

13 時 46 分 09 秒投入交流輔助油泵聯鎖,

13 時 47 分 10 秒 投入直流事故油泵聯鎖;

13時48分鍋爐手動MFT,

13時50分運行人員打開真空破壞 門,破壞真空停機;

13時53分22秒轉速至零,運行人員多次投盤車未果,并對 現場檢查發(fā)現汽輪機#6軸瓦處有鎢金流出,即對汽缸進行悶缸處 理,同時進行氫氣置換。

后經報請電網同意,#2機組轉入B級檢 修。

設備檢查狀況:

#2汽輪發(fā)電機解體后,發(fā)現#3、#4、#6軸承烏金磨損嚴重, #1、#2 軸承下瓦磨損,#5 軸承下瓦脫胎,#7、#8 軸承下瓦有局 部過熱現象。

事件發(fā)生后,公司對機組檢查和處理工作進行 了安排,聯系設備檢修人員到達現場。

3 月 12 日,組織召開了#2 機組搶修工作會議,會議確定了 搶修工作方案, 明確了B修的主要工作內容及要求。

3月13日進行了檢修現場清理布置。

3月14日進行了氫氣置換。

3月15日吊汽輪機、發(fā)電機化妝板。

3月16日#7、8、9瓦上半解體,并檢查上瓦和軸頸。

3月17日#3、4瓦上半解體,并檢查上瓦和軸頸。

3月18日#5、6瓦上半解體,并檢查上瓦和軸頸,發(fā)電機密 封瓦解體。

3 月 19 日~23 日,拆導氣管、連通管搭架、連通管、低壓 缸中分面螺栓等。

3月24日#1、2瓦上半解體,并檢查上瓦和軸頸。

3月25日~4月4日,汽輪機B修。

4月5日#1、2瓦修復后回裝、研磨。

4月8日#7、8瓦回裝。

4 月 9 日~4 月 23 日#3、4、5、6 瓦修復后回裝、研磨。汽 輪機B修:汽封調整、對輪找中心等。4月24日高中壓汽封間隙合格驗收,開始扣B低壓缸。

4 月 29 日 A 低壓缸開始扣缸,低-發(fā)對輪中心調整開始,主 油泵間隙調整完成。

4月30日A低壓缸扣缸結束,扣缸后各軸系中心復查。

5 月 1 日開始進行油沖洗,沖洗 4 小時后翻#1-#8 瓦下瓦檢 查。

5月2日拉缸,中-低、低-低對輪連接,低發(fā)中心調整完成,高中壓缸貓爪墊鐵置換完成。

5 月 3 日各對輪連接完成,軸承箱開始回裝,高中壓導汽管 螺栓裝復。

5 月 4 日中低壓連通管裝復,各軸承回裝完成,通油、投盤 車。

5 月 5 日保溫裝復,架子拆除,現場清理,靜態(tài)試驗,鍋爐 點火。

5月6日汽輪機沖轉,定速,并網,恢復正常運行。


(三)事故原因

事件調查組對現場進行了詳細的查看,詢問了有關當事人, 查閱了相關記錄,對事件原因分析如下:

1、直接原因: #2 機組因右側中聯門法蘭漏汽(原帶壓堵漏處)燒損潤滑油壓低保護熱工電纜,導致誤發(fā)跳閘信號,機組跳閘。

2、機組恢復過程中,在潤滑油壓低保護因保護電纜搶修未投入、潤滑油系統(tǒng)油壓不正常的情況下,運行人員違反運行操作規(guī)程,擅自退出三臺油泵聯鎖,停運交流輔助油泵、交流啟動油泵后,由于主油泵供油回路油渦輪泄漏嚴重,導致潤滑油壓低,因潤滑油壓低保護退出未引起跳機,最后由于軸瓦溫度升高引起軸瓦溫度高保護動作 跳機,造成汽輪發(fā)電機軸瓦磨損。

3、間接原因:

1) 直流事故油泵硬聯鎖未設計

去年11月份在逐條對照《二 十五項反措》檢查時,已經發(fā)現直流事故油泵未實行硬聯鎖,不 符合9.4.2中“汽輪機潤滑油壓力低信號應直接送入事故潤滑油 泵電氣啟動回路”的要求,也列入了整改計劃,但由于一直未具 備停盤車條件,未能在此次事件前完成改造。

2)聯鎖邏輯設計不完善

在運行人員投入啟動油泵聯鎖后, 未能及時聯啟交流啟動油泵,直到機組跳機后才啟動,反映出 PS-9003 主油泵吸入口壓力低聯啟交流啟動油泵的聯鎖存在缺 陷,主油泵吸入口壓力低只發(fā)3s脈沖,3s后投聯鎖不再起作用。跳機后聯啟是因為主機跳閘所致。

3)油渦輪墊子被沖毀,造成潤滑油壓低

對潤滑油系統(tǒng)進行 全面解體檢查發(fā)現:主油泵出口至油渦輪進口法蘭處密封墊全部 沖掉,油渦輪出口至各瓦油管連接法蘭處密封墊出現破損(約 20%),使得汽輪機潤滑油系統(tǒng)壓力低

4)潤滑油壓低保護未投入

雖然履行了潤滑油壓低保護退出 申請手續(xù),但在機組恢復過程中,由于潤滑油壓低保護電纜仍在搶修中,導致潤滑油系統(tǒng)出現壓力低后潤滑油壓力低保護沒有動 作跳機,最終由于軸瓦溫度升高引起軸瓦溫度高保護動作跳機。


(四)防范措施

1、嚴格管理,養(yǎng)成“嚴、細、實”的工作作風。重大操作管理人員不僅要到位,更要履行職責, “靠前把關” ;堅持四個“凡事”(凡事有人負責,凡事有人監(jiān)督,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據可查) , 及時發(fā)現、制止違章違規(guī)行為。 

2、重視“非計劃停運” 。要從管理的高度重視非計劃停運, 深刻認識到非計劃停運不僅給集團公司帶來經 濟損失,還給集團公司的聲譽帶來了不良影響。 

3、杜絕習慣性違章行為。按照《運行規(guī)程》和《防止電力生產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項重點要求》進行操作,規(guī)范“兩票”內容,實施危險點分析預 控,將規(guī)章制度落到實處。

4、提高運行人員的綜合素質。特別是提高班組長 、主值的遵章守紀意識、管理能力和操作技能,消除盲目樂觀思想, 要嚴肅認真對待每一項操作, 使安全生產始終在控、可控。

5、加強缺陷管理,積極消除缺陷。對設備缺陷要積極創(chuàng)造條 件予以消除,保證設備能夠健康運行。對暫時無法消除的缺陷,要制定針對性的防范措施,并具有可操作性,以防止事故的發(fā)生、擴大。


四、某電廠汽輪機斷油燒瓦事故原因分析

1、事故經過

某電廠2號機組汽輪機為哈爾濱汽輪機廠生產的300MW汽輪發(fā)電機組,鍋爐為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該機組為今年新投產的機組。2010年7月26日,該機組運行過程中因冷油器漏油,導致機組斷油而燒瓦。

事故前:負荷177MW,主汽壓力12.19MPa,主汽溫度532℃,主機潤滑油壓0.16 MPa,主油箱油位-39mm,發(fā)電機氫壓0.3 MPa,左右床壓6/5KPa,床溫756℃。

2010年7月26日9點37分06秒,主油箱油位-39mm,發(fā)“汽輪機潤滑油壓低”信號,主機交直流潤滑油泵聯啟,潤滑油壓0.093MPa。

9點37分15秒,主油箱油位下降至-86mm,發(fā)“汽輪機潤滑油箱液位低”信號。

9點37分45秒,主油箱油位下降至-310mm變壞點1500mm,潤滑油壓0.078MPa,發(fā)“汽輪機潤滑油箱液位低低”信號。

9點37分58秒,潤滑油壓0.06MPa,汽輪機潤滑油壓低保護動作汽輪機跳閘。就地檢查發(fā)現主機潤滑油冷油器六通閥大量跑油。

9點39分05秒汽輪機轉速降至2790rpm,汽輪機各瓦振動:除了1X/1Y有顯示為92/86mm,其它各瓦振動測點全部壞點;各瓦溫度溫度升高,其中#3瓦146℃,#4瓦147℃。

9點39分42秒汽輪機轉速降至2470rpm,1X/1Y瓦也成壞點,1-6瓦軸瓦金屬溫度達129-161℃ 。

9點41分34秒汽輪機轉速降至0 rpm。手動盤車,盤不動。汽輪機采取悶缸措施。

2、解體檢查情況

解體3、4瓦;將發(fā)電機內部殘余氫氣置換完畢后,解體 5 、6瓦,拆發(fā)電機端蓋、拆密封瓦, 拆除中低壓聯通管,法蘭加堵,監(jiān)視缸溫差變化。分解低發(fā)對輪螺栓,進行抽發(fā)電機轉子,解體低壓缸工作。

解體設備的主要情況如下:

圖片

圖1 4瓦上瓦

圖片

圖2 4瓦軸頸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6 發(fā)電機定子左后墊片出來

圖片

圖片

圖片

3、解體發(fā)現的新問題
由于廠家設計問題,發(fā)電機6瓦定位銷長度尺寸不夠,未能卡住軸瓦,無法起到定位作用,造成軸瓦轉動。如下圖所示。

圖片

圖片

4、事故原因分析

經過哈爾濱汽輪機廠、冷油器切換閥制造廠、電科院、集團公司、分公司及電廠人員查閱設計圖紙和現場確認,一致認為就造成本次斷油停機事故的潤滑油外漏原因如下:

1)切換閥上法蘭蓋緊固螺栓咬合深度不符合設計標準

切換閥上法蘭閥體螺栓孔內螺紋小徑尺寸實測:上部φ11.5 mm,深度6mm以下為φ11.2 mm。按照國標(GB5782)的設計標準應為φ10.106 mm。
而在裝螺栓外徑實測為φ11.7 mm,咬合深度單側只有0.1mm至0.25 mm(標準應是0.92mm),未達設計要求,造成連接強度嚴重不足。見下圖。

圖片

2)螺紋有效旋合長度不夠

設計圖紙要求上端蓋緊固螺栓規(guī)格為M12×40,而現場實際使用螺栓規(guī)格為M12×24.5,同時圖紙要求上蓋厚度為15mm,而實測厚度為16.2mm,內螺紋工藝倒角1mm,螺栓倒角及未承力螺紋部分2mm,以上原因造成螺栓實際有效旋合長度約5.3mm,與設計圖紙嚴重不符。如下圖所示。

圖片

3)在裝螺栓未按圖紙要求安裝彈簧墊圈

5、6QHF冷油器切換閥存在的隱患 

此次發(fā)生漏油事故的冷油器型號為6QHF。該型號的冷油器今年5月份在該集團的某個電廠也發(fā)生過緊固螺釘松動、脫落,造成閥蝶旋脫堵死運行油口,從而發(fā)生汽輪機斷油燒瓦的事故。經分析,該型號的冷油器存在設計、制造及安裝上的缺陷。見下圖。

圖片

冷油器切換閥的結構如下:

圖片

6QHF型 冷油器切換閥

1.上閥蓋 2.手柄 3.閥桿 4.凸輪 5.密封組件 6.閥蓋 7.閥體

該切換閥在設計、制造上存在嚴重質量問題,隱患如下:

1)閥瓣上的密封膠圈易脫落

2)切換閥閥瓣未固定

設計上為保證切換時另一側的閥蝶密封到位,通過旋轉閥蝶定位間距后外側用定位螺釘鎖死,而內側卻沒有固定,所以閥蝶在里面是可以旋轉的,運行中閥瓣受油流影響會轉動,會影響密封效果,震動也易引起閥內緊固件松動。

3)緊固螺釘易松動、脫落,造成閥蝶旋脫堵死運行油口。這也是該集團另一個電廠2號機今年5月份發(fā)生斷油燒瓦事故的主要原因。

4)外部法蘭蓋緊固螺栓不符合要求,廠家沒按要求配置彈簧墊圈等隱患。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6、預防措施 

1)對于采用6QHF冷油器的機組,最好能停機檢查、處理。不能近期停機檢查處理的機組,必須立即采取辦法對切換閥上下法蘭盤同時進行加固,防止機組運行中上下法蘭松脫漏油。對于采用其它型號冷油器的機組,也要對照上述的問題進行檢查,同時核查設計、制造及安裝是否存在其它缺陷。

2)如果近期機組有停機機會,要對閥碟和內部緊固螺栓進行焊接加固處理,拆掉膠圈;同時對上下端蓋螺栓及螺孔、止動墊圈等措施進行檢查,如不符合規(guī)范要求必須更換處理。

3)在更換處理之前先暫停冷油器切換閥切換操作(已經切換在中間位置的,要把手柄固定,防止位置轉動)。運行中加強潤滑油溫、油壓變化和內部是否有振動等異常的監(jiān)視檢查。如運行中發(fā)生滲漏、異常變化等缺陷,必須立即停機處理。

4)使用哈汽機組的電廠如存在上述缺陷,應盡快與廠家聯系。其它型號冷油器和其它廠家的機組也應進行排查,有問題盡快與廠家聯系。

5)核查小汽機等輔機冷油器切換閥的型式,有類似問題一并采取有效措施。

6)點檢和運行人員要加強對油系統(tǒng)的檢查,用聽針、振動、測溫儀等定期對六通閥等重要設備進行就地巡檢和測試工作,并做好記錄。

7)結合本單位油系統(tǒng)設備的結構和投產后發(fā)生的各類異常,組織專業(yè)人員進行分析和討論,制定防范措施。

8)根據廠家提供的圖紙資料,研究油系統(tǒng)設備的結構特性,制定詳細的檢查項目,完善作業(yè)指導書和運行規(guī)程。

9)加強對油系統(tǒng)設備及管路連接法蘭的螺栓、墊圈情況的檢查。禁止運行中有滲漏油的情況,若有異常時要抓緊申請停機進行消除,要避免在線處理滲漏油缺陷的情況,避免擴大事故。

10)排查法蘭密封墊是否符合要求。落實二十五項反措關于“油系統(tǒng)禁止使用橡膠墊(含耐油橡膠墊)的規(guī)定”,對不符合規(guī)定的法蘭密封墊、密封圈,近期抓緊更換。

11)排查油系統(tǒng)閥門的安裝位置、型式是否正確。

12)全面檢查汽輪機油系統(tǒng)(包括主機潤滑油系統(tǒng)、EH油系統(tǒng)、小機油系統(tǒng))管路是否有異常振動、碰磨部位,支吊架是否有松脫現象。

13)檢查油系統(tǒng)各設備運行參數是否有異常。
14)機組大、小修時,對主油箱內、外部所有設備、油管道進行外觀和焊口、彎頭的探傷檢查,包括:各油泵、射油器出口逆止門進行重點解體檢查;射油器焊口、喉部著色檢查;主油箱溢油閥及流量孔板前逆止門靈活性檢查;檢查射油器出口逆止閥銷子、調節(jié)螺栓的定位螺母是否完好等等,防止卡澀、泄漏造成潤滑油系統(tǒng)出現異常。

   來吧!大膽的說出你心中最喜愛的辣評師,電力行業(yè),是我們安身立命的地方!縱然她有千萬般不如意,但我們還是深深熱愛她,因為這就是我們的生命一部分!為了電力行業(yè)走得更穩(wěn)、更遠,愛之深恨之切,歡迎加入電力鷹辣評師隊伍,說出你、我、他心里面的話!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