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說起溥儀和張作霖,你可能會覺得他們是兩個風馬牛不相及的人,一個是高高在上的滿清皇帝,一個是仰人鼻息,且食君俸祿的臣屬。然而俗話說“山不轉水轉”,未過幾年,兩人的地位竟發(fā)生了如此天翻地覆的變化! 張作霖一躍成為東三省手握重兵的風云人物,而溥儀卻被軍閥趕出紫禁城,只剩下一個“末代皇帝”的空頭銜。 按理來說,這兩人應該不會有什么交集才對,然而事實并非如此,當年張作霖被清廷招安后,便開始以清朝忠實臣民自居,并先后幫助清廷平定了胡匪、蒙匪之患,深得滿清朝廷的贊賞與信任。 所以溥儀登基之后,便下旨賞賜張作霖頂戴花翎,并將其擢升為洮南鎮(zhèn)守使。除此之外,為了能夠穩(wěn)住張作霖,讓其能死心塌地為清廷效力,溥儀甚至還賞賜給他一件“龍袍”。 ![]() 盡管溥儀對張作霖如此優(yōu)待,但他們兩人卻沒有見過面,當然也不大可能會見面。此時的張作霖雖說是大清的臣子,然而卻不歸清廷管,張作霖所表現(xiàn)出來的“親清”,也不過是出于政治上的考量罷了!因此,表面上兩者是君臣關系,但實際卻是利益關系! 張作霖前期實力薄弱,只好選擇依附清廷,以求其庇護和獲得名分上的支持。 辛亥革命時期,張作霖毅然決定“?;省?,鎮(zhèn)壓革命。此舉讓溥儀大為感動,于是便任命他為“關外練兵大臣”,賜予頂戴花翎。 在獲得“宣統(tǒng)皇帝”溥儀的信任之后,張作霖便立刻以“社稷之臣”的身份,給當時的內閣總理袁世凱致電,表明自己武裝勤王之意。 當然,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張作霖并非真的是想勤王,他深知此刻歷史的車輪已經進入到了民國時期,歷史大勢無法更改,自己此舉不過是想讓世人看到,自己并非是一個忘恩負義之人,且如果真能進京勤王,說不定還能占據(jù)北京之地,擴大自己的勢力范圍! 總而言之,不管張作霖是出于怎樣的考慮,他都不會想著去扶助清廷!這一點,我們從“張勛復辟”一事中就能看出來! ![]() 1917年6月7日,張勛以十三省軍事同盟盟主的身份,率領所謂的“辮子軍”北上,進行復辟活動,并于7月1日擁立溥儀為帝,重新登上皇帝的寶座。 如果說張作霖真是清朝的忠實臣屬的話,那么他勢必會提兵入關,擁護張勛復辟一事,但事實證明,張作霖并沒有這樣做,整場復辟活動中,張作霖始終持觀望之態(tài)度,看張勛最后的成?。?/p> 結果大家都知道了,張勛復辟是違背歷史潮流發(fā)展的,因此頓時間便引來了全國的聲討! 不久之后,張作霖便被擢升為東三省總督,并要求他立刻提兵入關勤王。但張作霖不傻,這個時候他怎可能會聽命,如果真的進京勤王,那么得到的只是皇帝的贊賞和一些空頭銜,然而卻要遭到全國人民的反對,孰重孰輕,張作霖不是不知道! 于是,張作霖審時度勢立馬去拜見段祺瑞,表示愿意聽從段總統(tǒng)的吩咐。就這樣,張作霖搖身一變成了反對復辟的“進步人士”! 果然,張勛復辟僅僅維系了十二天就宣布失敗了!其實這一點也不足為奇,違背歷史發(fā)展潮流的事情,基本都不會成功,即便是成功都只是短暫的! ![]() 然而,這次復辟失敗并未讓溥儀停止動作,此時的他依舊是眾多軍閥眼中的“皇帝”,他們仍舊支持溥儀。但溥儀深知,在所有支持他的軍閥中,唯有張作霖是“比較靠得住”的,為何呢? 一來,此時的張作霖已經登上了“東北王”的寶座,勢力極大;二來,張作霖還沒有明顯的反對清廷,反對自己,對清廷還是“忠誠”的;所以鑒于此,溥儀便向張作霖拋出了橄欖枝,希望能得到他的“庇護”。 對于張作霖來說,他雖然深知此時的清廷不過是秋后的螞蚱,蹦跶不了幾天了,但他依舊不能拒絕溥儀的請求。 因為此時的宣統(tǒng)皇帝雖然只是一個空殼,但他在滿蒙地區(qū)依舊有一定的影響力和號召力,況且自己所占據(jù)的東三省與之有著重要的關系。因此張作霖需要借助宣統(tǒng)皇帝的名號來增加自己在統(tǒng)治上的光彩,從而進一步控制滿蒙地區(qū)。 所以面對溥儀拋出的橄欖枝,張作霖不僅要接,還要畢恭畢敬的接,以君臣之禮來接。 就這樣,溥儀和張作霖便“各懷鬼胎”的開始了若即若離的交往??v然外界對此爭議頗多,但張作霖毫不在乎,依舊充當溥儀的“保護神”。 ![]() 1924年11月5日,馮玉祥發(fā)動北京政變,將溥儀趕出了紫禁城,并將其軟禁在醇王府內。張作霖得知此消息后,十分憤怒,于是便馬上派人前去斡旋。 在后來的密談中,張作霖還告訴溥儀,讓他不要擔心,一定會恢復他的皇帝特權,不過要特別小心,以免引起共和派的猜疑。溥儀為此十分高興,但很快,溥儀也反應過來了,這不過是張作霖的空言示好罷了。 因此過后不久,溥儀便前往日本領事館。很顯然,溥儀并不是太信任張作霖。張作霖在得知此事后,生氣地說道:“我已經主動向你示好,并承諾給你保護。但你還是悄悄跑到了日本領事館,這不是信不過我張作霖嗎?” 然而盡管如此,溥儀還是選擇站在了日本人這邊!1925年,溥儀住進了天津的張園。而這個時候,正值張作霖的鼎盛時期,于是志得意滿的張作霖便開始主動向溥儀示好! ![]() 為了能夠見到溥儀,張作霖先是通過溥儀的岳父榮源,給溥儀送了十萬元,以解決他此時經濟拮據(jù)之苦,接著便提出希望能與溥儀見上一面的請求。這一點,在溥儀后來的自傳《我的前半生》中就有記載! 但這卻遭到了一些清朝遺老們的反對,理由也很簡單:至高無上的大清皇帝怎么能屈尊去見一個民國軍閥呢?然而溥儀并未聽從他們的建議,毅然決然地坐上了前往張作霖住所的車輛。 來到張作霖的住所曹家花園,溥儀正往里面走時,身著便裝的張作霖便快步向他趕來。雖然兩人在這之前從未見過,但溥儀一眼便認出了眼前這個留著八字胡的小個子就是張作霖本人。 而正當溥儀為不知要以什么樣的禮儀去對待張作霖的時候,張作霖卻毫不遲疑的走上前來,趴在地上磕了一個響頭,說道:“皇帝好”!此時的溥儀有點不知所措了,于是連連說道:“上將軍好,上將軍好”! 從這里我們不難看出,溥儀和張作霖的交往,還是挺有意思的,雖說兩人之前素未謀面,但這兩聲不協(xié)調的問候,卻化解了所有的尷尬! 后來張作霖也對溥儀說道,如果有什么困難,就找他,他一定辦到!當然,這并非是出于清朝臣民的緣故,還是我們上文說的,這是出于利益上的考量! ![]() 不過總的來說,張作霖對溥儀還是有過幫助的,正因如此,在張作霖殞命皇姑屯之后,溥儀還親自派人送去挽聯(lián),以示悼念! |
|
|
來自: 數(shù)字人生6688 > 《待整理文件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