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ase of the Week ![]() 患者女,59歲。 因“發(fā)作性一側(cè)口角流涎”行頭顱磁共振檢查。 影像學
圖1 患者頭顱MRI示左側(cè)半軟圓中心內(nèi)線狀病灶(T1WI低信號,T2-Flair高信號)
圖2 患者頭顱MRI示左側(cè)半軟圓中心內(nèi)線狀病灶增強掃描可見強化,SWI低信號 根據(jù)病史、磁共振等檢查,患者被診斷為腦靜脈畸形。 腦靜脈畸形 影像特點 由于腦靜脈畸形通常呈良性,因此影像學診斷在腦靜脈畸形中具有重要的價值。腦靜脈畸形最常見的位置是額葉和頂葉(約占36-64%),通常引流向側(cè)腦室的前角(14-27%)或流向第四腦室。 DSA是腦靜脈畸形診斷的金標準。DSA 檢查示動脈期和毛細血管期正常, 靜脈期顯現(xiàn)簇狀髓靜脈, 呈典型水母頭外觀向引流靜脈匯聚。(圖2)
但是,由于其為有創(chuàng)性檢查, 且對病灶的定位不夠準確,不能同時觀察合并的顱內(nèi)占位性病變,一般不作為初篩檢查。而MRI較CT更為敏感,因此近年來已成為腦靜脈畸形的首選檢查。通常,腦靜脈畸形在T1WI上呈低信號,T2WI上呈高信號,有時因為引流靜脈血流速度快,而在T2WI上表現(xiàn)為低信號的流空影(圖3)。T1增強掃描可使引流靜脈和髓靜脈網(wǎng)均明顯增強,能夠直觀地顯示水母頭樣的畸形血管,是診斷靜脈性血管瘤有效的方法(圖1)。近年來,SWI在診斷腦靜脈畸形中被認為有著獨特的優(yōu)勢。由于其成像主要依賴于血氧飽和度,不受血流速度和方向的影響,而靜脈內(nèi)含脫氧血紅蛋白較多,因此SWI對流速慢的畸形血管顯示極佳,能發(fā)現(xiàn)更為細小的髓靜脈,非常適合靜脈性血管瘤及其伴發(fā)病灶的顯示。在SWI中 “水母頭”狀擴張的髓靜脈和增粗的引流靜脈,呈邊界清楚的低信號(圖1,3)。
圖3. T2WI上呈流空信號的腦靜脈畸形(從左到右:T2WI;SWI) 參考文獻: 1. DSM Ruíz, Gailloud P . Cerebral developmental venous anomalies[J]. Annals of Neurology, 2010, 66(10):271-283.[J]. 2. Kang K , Ju Y , Wang D , et al. Cerebral Venous Malformations in a Chinese Population: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Rad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Long-Term Prognosis[J]. World Neurosurgery, 2018, 120. 3. 劉儒光, 田敏, 劉尊敬. 腦發(fā)育性靜脈畸形頭部磁共振成像和血管造影影像特點分析一例[J]. 中國神經(jīng)免疫學和神經(jīng)病學雜志, 2020, v.27(02):90-91. 4. https:///articles/developmental-venous-anomaly 編輯:王張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