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下五千年》550 白孝德把段秀實請了來。段秀實說:“白公受國家的托付,治理這塊地方,現(xiàn)在眼看地方上弄得亂七八糟,您倒若無其事。這樣下去,我看天下又要大亂了?!卑仔⒌轮蓝涡銓嵤莻€有見識的人,就向他請教。 段秀實說:“我看到您這里這樣亂,心里也很不安,所以特地來,請求在您部下做個都虞候(軍法官),來管理地方治安,怎么樣?”白孝德拍手說:“好啊,你肯來,我真求之不得哩?!倍涡銓嵲谶撝莓斏狭硕加莺?。這件事并沒有引起郭晞手下將士的留意,一些兵士照樣胡作非為。 有一天,郭晞軍營里有十七個兵士在街上酒店里酗酒鬧事,酒店主人要他們付酒錢,他們就拔出刀刺傷主人,還把店堂里的酒桶全部打翻,酒全流到水溝里去了。 段秀實得到報告,立刻派出一隊兵士,把十七名酗酒鬧事的人統(tǒng)統(tǒng)逮住,就地正法。 老百姓看到這批害人的家伙受到懲罰,個個稱快,人人高興。 這消息傳到郭晞軍營。兵士們一聽到有人居然敢殺郭家的人,都大吵大嚷起來,一下子,大家都穿戴好盔甲,只等郭晞發(fā)出號令,就跟白孝德的兵士拼命。 康熙家訓 訓曰:人在幼稚,精神專一通利;長成以后,則思慮散逸外馳。蓋幼而學者也,如日出之光;壯而學者,如炳燭之光。是故應須早學,勿失機會。 譯文:人年幼時,精神專一、沒有私心雜念,學習思路暢通;長大成人后,思想就難以集中,容易意散神馳。幼時開始學習,就像初升太陽的光芒;青壯年時學習,就如同燃起蠟燭的光芒。因此讀書學習要趁早,不要浪費大好時光。 訓曰:節(jié)飲食,慎起居,實卻病之良方。 譯文:別太貪戀口腹之欲,注意起居,不要貪睡,這才是保持身體健康的秘訣。 送人東游 溫庭筠 荒戍落黃葉,浩然離故關。 高風漢陽渡,初日郢門山。 江上幾人在,天涯孤棹還。 何當重相見,樽酒慰離顏。 【注釋】荒戍:荒廢的防地營壘。 浩然句:指遠游之志甚堅。 郢(yǐng)門山:即荊門山。 孤棹(zhào):棹,槳。孤棹猶言孤舟。 樽酒:猶杯灑。 白話譯文 荒棄的營壘上黃葉紛紛飄落,心懷壯志你告別了古塞險關。颯颯秋風將送你到漢陽渡口,初升的太陽會迎你在郢門山。江東親友有幾人正望眼欲穿,等候著你的孤舟從天涯回還。什么時候我們才能再次相見,舉杯暢飲以撫慰離人的愁顏。 《送人東游》是唐代文學家溫庭筠的詩作。此詩寫送別,“浩然離故關”一句確立了詩的基調,由于離人意氣昂揚,就使得黃葉飄零、天涯孤棹等景色顯得悲涼而不低沉,因而慷慨動人。詩的最后一句透露出依依惜別的情懷,雖是在秋季送別,卻無悲秋的凄楚。全詩意境雄渾壯闊,慷慨悲涼,有秋景而無傷秋之情,與人別而不縱悲情,毫無作者“花間詞派”婉約纖麗的文風。 創(chuàng)作背景 這是一首送別詩,所送何人不詳(或為魚玄機,魚有《送別》相和)??丛娭械孛荚诮窈笔?,可知這是溫庭筠唐宣宗大中十三年(859年)貶隋縣尉之后、唐懿宗咸通三年(862年)離江陵東下之前(應為咸通二年秋)的作品,很可能作于江陵,詩人時年五十左右。 臨江仙·惠州改前韻 蘇軾〔宋代〕 九十日春都過了,貪忙何處追游。三分春色一分愁。雨翻榆莢陣,風轉柳花球。 我與使君皆白首,休夸少年風流。佳人斜倚合江樓,水光都眼凈,山色總眉愁。 譯文 春天過去了,一直忙忙碌碌,如今再想尋春,也不可能了??v然還有三分春色,那一分惆悵也無法免去。雨打榆莢零落,柳絮染塵成球,被風吹得到處翻滾。 我和知州您都是白發(fā)老人了,再不要說以前的年少風流往事了。美麗的歌女斜靠在合江樓邊。水光清涼,山色美麗,總是讓人情不自禁為之感嘆。 注釋 九十日春:農歷正月至三月。 榆莢(yú jiá):榆樹果實,初春時先于葉生,狀似錢而小,暮春時飄落。此句指雨打榆莢零落。 柳花球:柳絮染塵成球。此句指風吹絮球翻滾。 使君:惠州知州詹范。 合江樓:作者初至惠州時所居之所,在惠州東門,因東西二江匯合于此得名。 “水光”二句:形容山水之美。 創(chuàng)作背景 宋哲宗紹圣三年(1096年)暮春。是時,東坡61歲,在惠州貶所宴飲州守詹范時,有感于仕途之變,便作下了這首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