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個晚上,心血來潮的打開了久違的手機音樂,找到了Laura fygi的《Dream a little dream》。許多年不聽,再一聽仿佛是另一種感覺了。 想起某個陰雨天,喝姐姐撐著傘去工大附近喝咖啡的下午,雨有點大,拿鐵有點香,空氣濕漉漉的,有點躺平,有點慵懶。 朋友說點靡靡之音,的確,爵士不可多聽,恰是偶爾,有那么一刻,屬于自己的,治愈的時刻,讓人放松下來。 在陽臺收拾出一個空間當做咖啡角,不大,也就五平米左右,買了白色的貝殼椅,鐵藝小桌,周圍擺滿花草,下午或是傍晚是最愜意的時刻,可以泡咖啡和茶,坐在角落里喝,有一縷陽光傾瀉下來,能給自己滿滿的安全感。 我們走走停停,做些有用或無用的事,不過是在找到屬于自己的安全感。 賺錢、出行,做咖啡、烘焙,養(yǎng)花,畫畫,看電影,彈琴,更有時空著,能感受到心流的穿過,治愈的感覺在流淌,在那一刻,全然的就在當下。 沒有安全感的生命,總是有點焦慮的,因此會轉(zhuǎn)而向外控制他人,這是可以感受到的,如果對某件事過多的干涉,甚至很快起了煩惱心,心就總是懸而未落。 慧可斷臂以求安心,達摩祖師輕輕一句,已為你安好。 當你能夠找到自己的心在什么地方的時候,你就會去關(guān)注它,注意它,重視它。這關(guān)心、注意和重視,就會讓你多出許多牽掛來,這牽掛自然就是煩惱的根源。 安全感的構(gòu)建,始終與童年的經(jīng)歷相關(guān),有的人一生都在靠童年治愈,有的人則要用一生治愈童年,那個小小的人兒,還是那顆小小的心,軟軟的,應該被包裹著愛的人,在努力的彌合著傷痛,讓自己完整,獲得心安。 近來讀張小嫻早期的小說,亦不覺得過時。 愛情中的癡男怨女,都是因為情而牽絆著。 有些安全感是外在的,比如擔心失戀、失業(yè),生病,有些安全感是自己臆想的,譬如家財萬貫卻依舊恐懼失去,被貧窮的噩夢驚醒。 怕麻煩一個人死撐,敏感胡思亂想,對未來有深深的恐懼,故作堅強,渴望有人明白。凡是種種,每個人都或多或少經(jīng)歷過,正因如此,也都為了獲得安全感而努力著。 在這個不可控的世界里,無法要求別人,只希望自己可以慢一點,把自己的安全感照顧的妥妥當當?shù)木蛪蛄?。沒什么比這還重要的事。 你還記不得《從你的全世界路過》,有一段。 陳抹與幺雞在稻城錄音,那些被踩過的稻田被風吹起的聲音,清脆的鳥鳴,陌生的交談,晚上躺在草地看星空……都能夠讓人獲得治愈。原來,那種愜意舒服的感覺,才是我們所念念不忘的。 就像一個人,他的心安了,與她在一起的時候,也能感受到那種溫柔。 我是個喜歡擁抱的人,因為很少與人擁抱,從記憶開始,會很渴望被抱在懷中,因為喜歡所以渴望,同樣,是希望擁抱的暖意,勝過一切其他舉動,是那種徹底的安全感,像個卸下所有防備的人,成了彼此的火光。 那時,我就會看見,我,一個看上去無比堅強的人,也需要抱抱和珍愛。正因為很少人能兜住我,所以,能感動自己的時候,便是天崩地裂的破防。 遇到能兜住自己的人,感覺應該很棒了。 不想用力的生活,覺得累的時候就要說停,不假裝可以熬也沒關(guān)系,有什么事就先放著,答案也會沉淀出來。 會喊疼的孩子有糖果,也才會被看見。這也是自己要修習的課題,沒那么多道理,邏輯,就是自然,讓一切活活潑潑的,自由自在的流淌。 懂我的朋友說,你已經(jīng)很好了,就是有時候不夠放松。 我聽了,有點入心。 人總是愛折磨著自己,不過是為了那點安全感,有時刻意把自己搞的嚴肅了起來,其實生活是一場游戲,一場夢,它也需要松弛和慵懶。 那么,就來點爵士放松一下心情吧,不去管誰誰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