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烏,浙江省縣級市,由金華市代管,位于浙江省中部。
▼義烏在浙江省的位置 義烏之地在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年)建縣,縣名烏傷。后改為烏孝縣。唐武德七年(624年),烏孝、華川二縣合并,改名義烏。關于義烏的由來,與當?shù)亓鱾鞯囊粋€故事有關。在很久以前,有一個孝子叫顏烏,家中貧寒。這年,他的父親患病去世了,但沒錢辦后事,顏烏只能用手挖土埋葬父親。顏烏的孝行感動了一群烏鴉,烏鴉就用嘴銜著泥土幫顏烏,后來烏鴉的嘴也因此受傷,就是“烏傷”,逐漸演變?yōu)椤傲x烏”。—01—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 這首《詠鵝》可以說是知名度最高的唐詩之一,它的作者就是初唐四杰之一的駱賓王。駱賓王出身寒門,但自幼聰慧,相傳這首《詠鵝》就是他七歲時所作,他也因此被稱為“神童”。后來,駱賓王進入官場。儀鳳三年(678年),武則天當政,他因得罪武則天入獄,次年被釋放。調露二年(680年),被貶為臨海丞。嗣圣元年(684年),武則天廢中宗。駱賓王跟隨大臣徐敬業(yè)起兵反對,并作了一篇《為徐敬業(yè)討武曌檄》。據(jù)說武則天看了這篇文章之后,驚嘆駱賓王的才華。兩個月后,徐敬業(yè)兵敗,駱賓王下落不明。相傳,一個秋日,詩人宋之問到杭州靈隱寺,看到秋天的景色,隨口吟道:嶺邊樹色含風冷,但后面就接不上了。這時,一個和尚說道:石上泉聲帶雨秋。宋之問一聽,這對得真是不同凡響,于是就向那和尚說道自己想作一首詩,但只想到了“鷲嶺郁巖峣,龍宮鎖寂寥”兩句。那和尚略作思考,接出了后面兩句“樓觀滄海日,門聽浙江潮”。宋之問受到啟發(fā),馬上就寫成了名篇《靈隱寺》。后來,宋之問再次去靈隱寺,卻找不到那和尚。一打聽,原來和尚就是駱賓王。—02— 南北朝時期,義烏也出了一位著名人物,就是“梁代三大士”之一的傅大士。傅大士生于南朝齊建武四年(497年),16歲時娶妻,后生兩子。24歲時的一天,傅大士去溪中捕魚。但是,他把用來裝捕到的魚的竹籠放到水下,讓魚可以游走,旁邊的人都笑他太愚蠢。這時,正好有一個人經過,看到了這一幕,就覺得此人不一般,跟他交談起來。原來,這個路人就是達摩祖師。經過達摩的指點,傅大士頓悟,決心投入佛門修行。他問達摩應該在哪里修行,達摩指向松山下的雙壽樹:“就是這里?!比缓?,傅大士就在這里開始結庵修行。數(shù)年之后,傅大士門下弟子眾多,當?shù)厝苏J為他是彌勒佛的化身。之后,傅大士去建康(今江蘇南京)與梁武帝見了三次面,這也奠定了他在佛教中的地位,成為了維摩禪祖師。南朝梁大同六年(540年),傅大士最后一次見過梁武帝后,回到松山下的草庵,正式創(chuàng)建了雙林寺。后來,雙林寺逐漸鼎盛,號稱“天下第三,江浙第一”。傅大士對于佛教的中國化起到了關鍵的作用,他認為佛教要實現(xiàn)中國化,必須要與本土的道教和儒學相結合,因此倡導三教合一。而對于佛教的天臺宗,傅大士也是具有很大的影響力。不過,這位大師卻并未出家,而是以居士的身份修佛。—03— 朱震亨是元代的最著名醫(yī)學家,出生在今赤岸鎮(zhèn),因門前有一條叫丹溪的溪流,因此后世稱其為“丹溪先生”。朱震亨自幼聰明,但長大之后卻荒廢學業(yè)。后來,他聽說朱熹的四傳弟子許謙就在附近,于是就求學于許謙門下。幾年的鉆研讓朱震亨學業(yè)有成,他就想考取功名。但一位算命先生算他不會得中功名,朱震亨信以為真,就在家辦學堂。幾年后,朱震亨的母親生病,周圍的醫(yī)生都沒有辦法,他就自己研習醫(yī)術,最后治愈了母親的疾病。另一方面,他看到周圍的鄉(xiāng)親飽受疾病之苦,于是就棄儒從醫(yī)。朱震亨為了學醫(yī),找遍了各種醫(yī)書,并探訪了各地的名醫(yī),最終掌握了高明的醫(yī)術。對于多數(shù)的病人,朱震亨都能一次診治到位,不必復診,因此時稱“朱半仙”。朱震亨在行醫(yī)中也非常重視理論的積累和提煉,寫成了多部醫(yī)學著作,提出了“陽常有余,陰常不足”的學說,創(chuàng)立了“滋陰派”,對后世的醫(yī)學發(fā)展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在宋代,義烏還有一位著名人物,就是抗金名將宗澤,岳飛早年就在宗澤麾下。相傳,宗澤每次回家,都會請鄉(xiāng)親腌制一些豬肉帶到軍中分給將士,這就是后來的金華火腿。因此,在民間,宗澤被認為是金華火腿的祖師爺。—04— 現(xiàn)在而言,義烏最為人所知的就是小商品,不僅是在中國,而且是在全世界范圍。早在清乾隆年間,義烏就有人在農閑時走街串巷用糖去換雞毛,把換回來的雞毛做成雞毛撣子去賣,這就是最早的義烏小商品。之后,由于種種原因,雞毛換糖一度被迫停止。上世紀七十年代,隨著全國發(fā)展經濟的需要,雞毛換糖又在廿三里鎮(zhèn)重新出現(xiàn)。為了用好換回來的雞毛,當?shù)剞k了一家羽毛廠。后來,廿三里鎮(zhèn)出現(xiàn)了幾百個小商品地攤,就是義烏小商品市場的雛形。1982年后,小商品市場逐漸向縣城發(fā)展。又經過了幾十年,義烏成為了全球最大的小商品市場和集散中心??梢哉f,人們在生活中所用到的小商品幾乎都能與義烏產生聯(lián)系。在稠州路上的國際商貿城是義烏的標志性建筑,也是全世界最大的市場。憑借小商品,義烏成為了中國最富裕的地區(qū)之一。當然,這一切都是來源于那個年代雞毛換糖的艱苦奮斗和新時代下的開拓創(chuàng)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