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封閉期間,開始看書,總結。研究了很長時間思維和邏輯,展開以后有深邃和多元。所以我開始從最底層的基本概念開始理解和描述,也許這個才符合研究事物的基本邏輯。那么我們首先來給邏輯下一個定義,這個我先借用一下黑格爾的話:邏輯是研究純粹理念的科學,所謂純粹理念就是思維思維的最抽象的要素所形成的理念。 再這樣一個概念下,我們可能會有兩個思考地分枝。一個是思維的思考并不是像生活中可見的事物一樣,我們能感覺到他的大小,質(zhì)量等,是一個高度抽象的東西。另外一個方向就是其實我們所有人在思考問題,現(xiàn)實中去做各種決策都需要去利用自己的思維哦,這點上看我們無時無刻不在使用我們的邏輯思維,跟我們的生活密不可分。 我們所有人關注的就是邏輯學是否有用。首先從追問上來說,就已經(jīng)把它拉下神壇。但是我還是要從這個角度來闡述,因為一個費力不討好的事情是不會有人感興趣的。這個不能直接的看到但是能間接說明。因為基于邏輯學衍生出來的數(shù)學以及將數(shù)學植入物理學當中開創(chuàng)的應用物理等等這些是我們現(xiàn)代工業(yè),信息化時代的文明開創(chuàng)者。因此不光是有用,必須重新對它進行估價。 那么對于邏輯的思考我們面臨一個障礙,那就是懶惰,“謙虛”佛系。懶惰不用說,任何事情懶惰是不堪大用的。這里的謙虛不是我們常說的中華民族美德的為人處世的謙虛,是說思考的“謙虛”,我們生活在世俗的框架里,享受著自己的生活。這種“謙虛”是邏輯思考的絆腳石,是留戀平庸有限生活的借口。佛系在精神層面是很好的療傷藥,但是是深入邏輯思考的障礙。我認為只有深入了解并明白事物的意義之后再說一起皆為虛妄最為妥當。否則這種虛妄會讓你固步自封。 思維的深度決定一個人的堅定和信心。就像一個極度注重外貌的都是內(nèi)心極度自卑一樣。讓人堅定的一定是思想。我舉個例子,德國前總理默克爾是一個從來不刻意化妝的鐵娘子。他之所以在國際舞臺如此的堅定,很大原因是他本身就是一個科學家。他對事物的認知遠比常人要深邃很多。因此外在表現(xiàn)出來的是淡定。哥白尼通過觀察和演算發(fā)現(xiàn)地球并不是核心,太陽才是。于是有了“日心說”即使在面臨極刑下也沒有退縮因為他掌握著那個時代的真理。這就是他強大的內(nèi)心。我認為我們學習邏輯就是要在認識很多事物上一定要從邏輯層面搞清楚。這樣才不會人云亦云。也會因為想的清楚和明晰才會篤定和堅實。 |
|
|
來自: 新用戶49272060 > 《文件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