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梅是河南省輝縣市冀屯鄉(xiāng)早生村人,在小時候,她就經(jīng)常被同村孩子孤立,原因就是她媽媽不是本地人,而且也不會說漢語,說的話別人都聽不懂,而且精神有點問題。 甚至在家里面,她父親都沒有喊過母親的名字,一般都是叫“喂”、“你”。 因為母親的緣故,上學時候的李新梅寧愿自己走路回家,也不愿意被人嘲笑的母親來接她。 而且李新梅發(fā)現(xiàn)自己母親有一個奇怪的特點,每天起來的時候枕頭下面都壓著一把刀。
一開始李新梅以為是母親隨手亂放的,就把刀收起來;結果第二天發(fā)現(xiàn)母親枕頭下放了一把剪刀;她把剪刀也收起來,又發(fā)現(xiàn)母親枕頭下多了另一把刀…… 經(jīng)過多次嘗試,李新梅雖然不知道母親為什么非要枕著一把刀才能入睡,但是母親一定有自己的理由,于是她不打算再藏了。 在李新梅稍微長大一點后,她發(fā)現(xiàn)別人都有姥姥家,只有自己沒有姥姥家。
有一次李新梅叫母親回家吃飯,母親用蹩腳的漢語說:我不回去,那不是我的家! 李新梅開始懷疑自己母親到底是哪兒來的,眼看女兒逐漸長大,父親和大姑也隱隱約約地透露了一點真相——自己母親是被拐賣來的! 但是自己母親身份證上的姓名是后來起的,她不識字,說的話別人都聽不懂。 李家根據(jù)面相剛開始判斷可能是四川、云南地區(qū)的人,后來也去了廣播電臺貼尋人啟事,但是都毫無音訊。
他父親也說:“算了吧,你媽這輩子也就這樣了?!?/span> 李新梅也一度認命了,只剩下她母親日復一日坐在門口眺望天空。 2017年,李新梅父親身患癌癥,短短幾個月就去世了。父親去世后,母親嚎啕大哭,李新梅這是第一次看到母親為父親而痛哭。 在父親的喪事辦完后,李新梅母親對著兩個女兒說:“你爸死了,我也準備走了,我也回家了,你們(姐妹)倆在這吧?!?/span> 看到母親這樣,李新梅心中替母親找到家的心愿重新迸發(fā)了出來。
而李新梅的大姑也透露了當初她母親的來歷。 李新梅大姑說: “你媽媽當初是被人販子帶到咱們村來的。我記得那是1985年的冬天,5年后她生下了你?!?/span> 當時人販子把她母親當成商品一樣到處推銷叫賣時,偶然間路過的大姑于心不忍,花了一千塊錢買下了她。正好那時李新梅的父親也沒有結婚,于是大家一合計就決定促成這段姻緣。 據(jù)大姑回憶,母親剛來時渾身是傷。牙齒被打斷了好幾顆,聽力似乎也有問題。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李新梅母親和大姑關系最好。
李新梅加了很多四川、云南地區(qū)的尋親群,但是里面的尋親信息很多,卻都沒有她母親的線索。 2020年8月,李新梅的一個朋友突然急著聯(lián)系她,跟她說:我在網(wǎng)上看到一個少數(shù)民族主播,他說的話和你母親說的話特別像! 李新梅聽到朋友的消息,趕緊去刷朋友說的短視頻,果然,這個博主是一位貴州地區(qū)的布依族博主。他是貴州安農縣的一名普通工作者,在2019年的時候他開設賬號在網(wǎng)上傳播布依文化、布依習俗、布依話教學。 李新梅刷到他的視頻后,馬上確認這就是母親說的話! 于是她錄下了她母親的講話錄音,私信發(fā)送給他,請他幫忙聽一下。
很快,博主就確認李新梅的母親說的就是布依族語言,并且利用自己的影響力,在網(wǎng)上發(fā)起了替李新梅母親尋親的活動。 找對了方向,事情就變得很快,在新建的尋親群里,熟悉布衣方言的人很快辨認出,李新梅母親說的話應該是貴州普安或晴隆那邊的人。 好心的網(wǎng)友想直接和李欣琳母親對話,但是李新梅母親一直以來精神都不太好,聽力也很差,在視頻通話時,李新梅都沒什么反應。 眼看事情又陷入僵局,有人靈機一動,說把當?shù)卮硇缘膱D片拿給她母親看,看看能不能讓母親回憶起更多的信息。
終于,在看了海量的照片后,一張晴隆縣的二十四道拐盤山公路的照片一下子讓老人激動起來,她指著那張照片,咿咿呀呀地對著女兒說了一大通話。 李新梅趕緊把這段話發(fā)到群里,群里翻譯道:“在二十四道拐的中間位置,有一座廟,山腳下有一座小房子,還有一座牲口棚?!?/span> 群里面的群友小岑說:我小的時候就生活在二十四道拐,那里確實有廟,你的母親肯定就生活在這附近。 有了這個線索,大家信心大增。
9月13日,剛好趕上晴隆縣沙子鎮(zhèn)趕集,周圍的群眾都來到沙子鎮(zhèn)。 一個尋親群群友拿著小李母親的照片,專門尋找來趕集的老人,問他們見沒見過這個人,或者知不知道有小女孩被拐賣。 一個老人回憶起,野豬塘30多年前曾經(jīng)有個叫“德玲”女娃失蹤了,現(xiàn)在應該和照片上這人差不多大。 布依族語中“德”只是助詞,意思就是“小”。德玲就是小玲。 消息傳給李新梅,李新梅興沖沖地沖自己母親喊“德玲”,但是母親并沒有反應。
第一個線索失敗,群友繼續(xù)找人。 很快,又有人說在沙子鎮(zhèn),也有一個三十多年前失蹤的女娃,名字叫德良。 李新梅再次找到母親,沖她用布依話喊:“德良!” 這次,李新梅母親終于有反應了。 她慢慢轉過身來,表情從疑惑漸漸地變得驚喜。35年了,她要么被叫做“喂”,要么是“你”,要么是“啞巴”,是“瘋子”,是“不知道哪里來的丑女人”,但是此刻,她終于變回了貴族晴隆的“德良”。
找到這條線索后,很快李新梅找到了自己的“姥姥家”——貴州省黔西南州晴隆縣沙子鎮(zhèn)。 幸好,德良的父母兄弟姐妹都還活著,2020年10月17日晚上7點,這群失散35年的家人終于一家團聚。 年近九旬的老母親,身著布依族服飾顫顫巍巍地走出家門。她的手里捧著一碗白米飯,親自夾起筷子喂女兒吃。 這是布依族的傳統(tǒng),吃了這碗白米飯,以后就再也不會走遠了。
當天夜里,德良和父母還有親戚朋友一直聊到了半夜兩點多。 原來,當年德良嫁給了一個比她大十幾歲的男人,結果那個男的串通人販子,將德良給賣了。后來德良又被不同的人販子多次拐賣,去過很多地方,曾經(jīng)還曾生下了一個女兒,但女兒被搶走了,最后才來到了河南,直到被李家收留,才過起了安定的生活。 回到家后,德良再也不需要靠手勢去和別人交流,精神也好了很多,說起話來眉飛色舞,連女兒都顧不上了。 在舅舅的口中,李新梅終于知道了母親為何一直枕刀入睡,因為這也是布依族的傳統(tǒng)之一。 遠離家鄉(xiāng),她需要一把刀來鎮(zhèn)住自己的魂魄。只有這樣,她才能不被噩夢驚醒。
德良尋親的故事很快引起關注,許多中央媒體和地方媒體都對這次尋親事件進行了采訪報道。 而布依族博主黃德峰的“比儂,回家”愛心群也因此榮獲“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特別獎。 希望借著新時代的傳媒,借著新時代的技術,再不要出現(xiàn)拐賣婦女兒童的情況了,也希望天下無拐! 參考資料: 被拐35年找回名字的德良,在認親4個月后失去了母親 江西衛(wèi)視傳奇故事《母親如謎一樣,不知姓名,一張圖帶她回到可溝通的世界》 更多原創(chuàng):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