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期我們介紹過鎮(zhèn)江的大導演張駿祥,今天我們介紹同樣傳奇的夫人周小燕。 周小燕是世界聞名的女高音歌唱家,聲樂教育家,中國近現(xiàn)代聲樂教育奠基人之一,她曾獲中國音樂藝術(shù)最高榮譽獎“金鐘獎”,法國政府也曾授予她“法國國家軍官勛章”。 她一生在音樂上獲獎無數(shù),也是廖昌永、魏松、王作欣、張建一等眾多世界樂壇名星的恩師,她是被人們尊稱為先生的傳奇女性,是中國的真正國寶級大師! 從周小燕最初站上世界級舞臺,就被譽為“中國夜鶯”,歌劇女王。
很鮮有人知道,周小燕的歌唱之路并不順利,她剛學習唱歌時,經(jīng)常破音,跟其他人差距很大。 她和張駿祥的故事,也讓人津津樂道。 音樂人生周小燕 01 1917年8月,周小燕出生在湖北武漢的一戶殷實人家,父親周蒼柏曾在美國紐約大學攻讀金融系,回國后,在上海銀行工作,是我國第一代銀行家;母親董燕梁出身于書香門弟。 這個女兒生得真是粉雕玉琢,周蒼柏想了想,就叫小燕吧,她以后一定要像小燕子一樣,越飛越高。 上海銀行的生意越開越好,滿一歲的周小燕跟著父親離開了上海,回到湖北武漢建立分公司,住進了周家主屋。
周小燕小時候。 到了周家大屋,周小燕就是二姐了,每天帶著很多堂弟堂妹玩游戲,大笑大鬧。 為了訓練周小燕的感統(tǒng),父親在院子里裝上兩根單杠,有一天,父親下班回來,被眼前的一幕驚呆了。 周小燕爬上單杠,站在單杠上,左右搖擺地走著,笑得非常開心。 為了壓制住周小燕體內(nèi)的洪荒之力,父親給她買了把有指板的四弦琴,曼陀鈴,想讓她開始淑女一些。 ![]() 周小燕非常喜歡這把琴,每天放學后學琴。 慢慢的,她又迷上了唱歌。 當時最流行的歌曲,周小燕一學就會,不過她的音色并不好,聽起來很沙啞。 她還學了吉他、小提琴、琵琶和鋼琴,每到周末就和弟弟妹妹們一起看電影,看完電影再帶著他們一起模仿卓別林,周圍鄰居們都來看她的表演,一致認為小燕很有舞臺天賦。 ![]() 12歲那年,周小燕做了一次扁桃體切除手術(shù),沒想到她原本沙啞的聲音變得清亮起來。 她參加了武漢第一支樂隊“雅美管弦樂隊”,在里面慢慢做到主唱。 父親看到周小燕越來越熱愛音樂,萌生了讓小燕考上海音專的念頭。 18歲的周小燕來曾經(jīng)的出生地上海,走進蔡元培先生創(chuàng)立的國立音樂院,學習歐洲先進的音樂理論。 這所音樂學院請了多名美國和白俄羅斯的知名鋼琴大師來當教授,周小燕選了鋼琴系。
過了一段時間,周小燕發(fā)現(xiàn)樂器方面在學院里高手太多,壓力太大,決定主修聲樂。 學聲樂后,又遇到了難題,她唱不上高音,每一次高音都是破音。 這時候,周小燕心里又急又惱。 ![]() 她多方打聽一位名師蘇石林教授,拜師后,蘇教授評定她為“次高音”,并開展有針對性地練習。 當時,武漢雅美管弦樂隊也來到上海,經(jīng)常到街頭為抗戰(zhàn)演唱愛國歌曲。 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一邊努力演唱,一邊不斷對照自己的瓶頸調(diào)整,周小燕竟然突破了高音上不去的瓶頸。
這時,國立音專的師兄劉雪庵請她唱一首歌,這首歌叫《長城謠》。 《長城謠》歌詞情感濃烈,曲調(diào)激情豪邁,也是電影《關(guān)山萬里長》的插曲。 “萬里長城萬里長, 長城外面是故鄉(xiāng), …… 四萬萬同胞心一樣, 新的長城萬里長。” 周小燕唱的《長城謠》,飽含深情,觸動所有愛國者的心弦,在街頭,在醫(yī)院,在炮火聲中,她用獨特的嗓音,一遍又一遍深情地唱起《長城謠》。 《長城謠》被錄成唱片后,迅速就紅遍了祖國的大江南北! 這首歌感動了無數(shù)中國人,她唱的《歌八百壯士》、《最后的勝利是我們的》等愛國歌曲也激發(fā)了海外僑胞的愛國熱情,僑胞們都踴躍的為祖國捐錢捐物,有些人甚至直接放棄國外的優(yōu)越生活回國抗戰(zhàn)! 這時,戰(zhàn)火已經(jīng)燃燒到上海,并不斷蔓延到內(nèi)陸。日本的全面侵華開始了,周小燕的父親認為戰(zhàn)爭總有勝利的一天,而小燕的音樂學習不應該停下來,于是,決定讓小燕到法國巴黎學習。
動身去法國前,父親囑咐周小燕: “不要忘了你是個中國人,學好了,要處處替中國人爭光。有沒有文憑是次要的,要學到真本事。學成后一定要回來,為祖國效勞?!?/p>
02 周小燕帶著二弟,乘坐飛機來到了巴黎,她們倆在駐法大使顧維鈞的幫助下找到了住所和語言學校,還認識了俄羅斯著名音樂家齊爾品。 齊爾品曾經(jīng)在上海音專當老師,娶了周小燕的師姐李獻敏為妻子,他介紹周到巴黎音樂師范學校學習。 在巴黎音樂師范學校,周小燕很用功的學習歌唱技巧,但因為語言障礙,她在歌唱上有很多障礙。 師姐李獻敏和齊爾品認為教她聲樂的老師不適合小燕,在齊爾品的聯(lián)絡下,周小燕轉(zhuǎn)到了巴黎俄羅斯音樂學院。 后一個教她的老師讓她半年內(nèi)都不要唱歌,每天只做最基礎的發(fā)聲練習。 ![]() 在恢復式聲樂教育中,周小燕找到了感覺,但正在她進步過程中,二戰(zhàn)爆發(fā),1940年,德軍發(fā)動閃電戰(zhàn),攻破了“馬奇諾防線”,法國竟然淪陷了。 周小燕姐弟跟著難民逃亡,但當時整個法國一片混亂,德軍封鎖了法國跟中國的聯(lián)系,姐弟倆沒了收入,舉目無親,周小燕的二弟突發(fā)闌尾炎,不幸離世。 她也不敢把這個消息告訴遠在中國的父母,想到他們的日子應該也不好過。 經(jīng)過一段短暫的消沉后,周小燕在很多同胞的幫助,慢慢走出了困境,開始重新學習聲樂。 經(jīng)過艱苦的練習,她竟然突破了高音的障礙,而且在樂句的處理,音樂的色彩和調(diào)配等方面,全都有很大的進步。 四年后,法國巴黎解放。 周小燕也在這四年里磨礪了自己的演唱技藝,在巴黎音樂圈得到了眾多音樂人的認可。 她還把中國文化融入到歌劇里,比如《桃花店·杏花村》孟浩然的《春曉》,還有云南地方民歌改編的《過年》,這種獨特的風格,讓養(yǎng)成刁鉆口味的法國人眼前一亮。 她登上了巴黎國家大劇院的舞臺,以精湛的技藝,獨特的歌喉,瞬間征服了挑剔的法國人。 第二天,她的照片,名字,就出現(xiàn)在了法國各大報紙上! 她在盧森堡舉行了個人專場音樂會,大獲好評。 很快又她被邀請到德國柏林開演唱會,吸引了很多歐洲的音樂學家和普通聽眾。 同時,她又在“布拉格之春”音樂會上一展歌喉,還在捷克五大城市開啟巡演。 媒體們夸贊她:“一個中國的黃鶯唱出了舒伯特的歌聲!”
她還在巴黎為趙元任、錢三強、竺可楨等大師演唱中國抗戰(zhàn)歌曲,激發(fā)了海外華人的愛國回國的熱情。 ![]() 她將中國音樂作品帶上了國際的舞臺!世界各國的邀請函鋪天蓋地地襲來,她成為了譽滿天下的“中國之鶯”! ![]() ![]() 但她每次登臺,都穿著一襲旗袍,每次演出,也都堅持演唱中國歌曲。 正在她事業(yè)有成的時候,她收到了父母的來信,呼喚她回國。于是她登上了荷蘭阿姆斯特丹通往中國的船。 結(jié)果,這艘船到新加坡后停航了。輾轉(zhuǎn)許久,才買好回上海的機票。
1948年,闊別9年后,她回到了上海,周小燕百感交集。 回國后,她為苦難的同胞四處奔走,每天都忙不迭奔走在武漢、上海等地,在各地演唱。 上海國立音專的邀請也很快來了,聘任她到學校任教,培育更多優(yōu)秀人才。 她也盼來了黎明的到來。
03 ![]() 1949年,新中國成立后,她被上海音樂學院聘為聲樂老師,從此開始了自己近70年的教學生涯。 這時,她已經(jīng)30幾歲了,還沒有談對象。
在北京,周小燕認識了鎮(zhèn)江人張駿祥,一位高大英俊的導演和編劇。 張駿祥在美國耶魯大學戲劇研究院進修過,才華橫溢,也是一位十足的熱血愛國青年。
張駿祥結(jié)過一次婚,是和著名影星白楊,他眼光很高,一直沒有女朋友。在出訪印度、緬甸的外交活動中,他和周小燕認識了,兩人幾乎算是一見鐘情。 張駿祥對周小燕說,“就是很遺憾,認識你太晚了。” 這兩個大齡青年都是直爽人,戀愛談了一年多后,決定結(jié)婚。 結(jié)婚從簡,就辦了一桌酒,張駿祥戒指都沒有買,婚禮只請了夏衍、上海音樂學院院長賀綠汀和小燕的舅舅,一共就10個人參加。 ![]() 周小燕的父親在湖北武漢忙著搞建設,母親也在為婦女工作而操心,都沒來。結(jié)婚后,周小燕生完孩子剛?cè)齻€月,就奔赴到土改工作中了。
新中國的建設熱火朝天,為了鼓舞搞基礎建設的工人農(nóng)民,哪里最苦周小燕就去哪里。 ![]() 家里的兩個孩子張駿祥管,周小燕就在客廳里教學生。
就這樣,到了那段特殊時期,因為有海外經(jīng)歷,周小燕被關(guān)進“牛棚”,張駿祥被秘密審查。她不能看書,不能唱歌,不能教學生,年幼的女兒被派到黑龍江插隊。 ![]() ![]() 創(chuàng)作電影藝術(shù)的丈夫被派去養(yǎng)豬,搞音樂藝術(shù)教學的她則被派去養(yǎng)雞,一對才貌雙全的藝術(shù)家被人們嘲笑為“豬公”、雞婆”。 環(huán)境惡劣,但她還是冒著被批斗的危險,帶學生到家中傾聽“幸存”的法國舊唱片,給他們講課,指導他們演唱,竟然培養(yǎng)出一批具有國際水準的學生! ![]() 1973年末,周小燕已經(jīng)習慣了天天下地干活,突然通知說她可以回家了。 回家后的周小燕已經(jīng)56歲,回到海音樂學院當副主任,帶了不少的學生。 ![]() 后來,有一位美國記者問她:“你這一生吃了不少苦,從法國回來后悔不后悔?” 她回答:“不后悔。這里是我的祖國。我為她出力了,我不后悔。如果我沒有為她出力,我才會后悔。” ![]() 剩下的日子,周小燕全撲在了教育學生上,她因人施教,培養(yǎng)出很多優(yōu)秀人才。 1984年,在維也納國際聲樂比賽上,她帶著親自培養(yǎng)的4個中國學生,打敗了另外243名來自世界各地的金嗓子,一舉奪得三個金獎,一個銀獎! 1985年考入上海音樂學院的廖昌永,他是一個農(nóng)村孩子,一步步走出來,但相比城市孩子,底子差很多。 但周小燕卻一眼看出來廖昌永是一顆好苗子。
果然,經(jīng)過精心的培養(yǎng)。1994年,廖昌永第一次參加世界級歌唱大賽就獲得了一等獎,此后連續(xù)奪得了多項重磅的世界級大獎,包括“多明戈世界歌劇歌唱比賽”第一名;“挪威宋雅王后國際聲樂大賽”一等獎 。 后來,廖昌永母親用滿是老繭又粗糙的手,拉著周小燕的手,止不住的說謝謝。 很多人不再稱周小燕為著名音樂家,而是變成了“廖昌永的老師”。 廖昌永演唱的鎮(zhèn)江歌曲《歸鄉(xiāng)》 這時候,張駿祥說:“小燕,除了躺倒在床上睡覺,其余時間全部都給了她的學生。” 周小燕發(fā)現(xiàn),老伴張駿祥耳朵聾了,眼睛花了,他們倆都老了。 張駿祥不喜歡用助聽器,周小燕對著他的耳朵輕輕說話。 糊涂的時候,張駿祥認不得她,拉著她的手說:“你來晚了,剛才白求恩來過了?!?/p> 周小燕知道,這是張駿祥想起了自己拍的電影《白求恩大夫》。
張駿祥清醒的時候,突然問她:“我走了,你們怎么辦?” 1996年,老伴張駿祥真的離開了。 有人勸她該去國外生活養(yǎng)老了。而她卻堅決地說: “我不去,我的學生都在這里,我去那里干什么!替外國人培養(yǎng)學生我不干,我只為中國培養(yǎng)學生?!?/p> 周小燕抹去眼淚,悲傷掩埋在心底,92歲高齡還在一線講臺上。廖昌永心痛的說,“先生覺得工作就是生命?!?/strong>
2000年至2002年,她在上海,先后主持舉辦了三屆國際歌劇大師班,邀請了十多位外國專家執(zhí)教,促進了中西音樂文化交流。因為她的貢獻,她被授予了,中國音樂藝術(shù)最高榮譽獎——金鐘獎,法國政府也授予她法國國家軍官勛章。 在她95歲高齡時,她還堅持每周上20節(jié)課。 有一個學生對外說,自己是周老師的關(guān)門弟子。 她立即反駁道:誰跟你說我關(guān)門了!有人就問她打算什么時候關(guān)門, 她回答:“蓋棺的時候關(guān)門,我要干終身!”
2016年,周小燕住院了。 廖昌永去看她,周小燕跟他抱怨:在醫(yī)院什么事也干不了,沒法教學生,甚至想讓學生們到醫(yī)院來。當然,醫(yī)院沒有同意。 幾個月后,周小燕在醫(yī)院安靜的閉上了眼睛,享年99歲。 而廖昌永一直記得老師周小燕的話: “我從1917年至今,經(jīng)歷過很多,見證過很多,舊中國的積貧積弱,新中國的發(fā)展,有很多比我更有才能的人,他們可能沒有我這么幸運活到這么大。所以我希望我活著的每一天,都能多付出一些,活得更有意義一些?!?/strong> ![]() 參考資料:汪建強著《百年夜鶯在飛翔:周小燕傳》 ![]() 看這些鎮(zhèn)江記憶,卻已淹沒光陰里! 挖掘鎮(zhèn)江的文化,讓它成為鎮(zhèn)江的名片, 請幫忙右下角點個在看,并給我個留言。 如感興趣,關(guān)注一下“鎮(zhèn)江風情”這個號哦。 |
|
|
來自: 鎮(zhèn)江風情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