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游記》一書,是最特殊的一本丹書。 為什么說他特殊呢?特在什么地方呢? 該書特殊,其實就是將丹道的修煉過程,用小說講故事的形式非常形象的做了一個宏大的敘事。 《西游記》雖然有百回之巨,其中故事情節(jié)繁多,但是歸納一下的話,其實就是兩個故事。第一個敘事,是孫悟空的修煉歷程。第二個敘事,是唐三藏的修煉歷程。 這兩個敘事,代表什么意思呢? 第一個敘事,孫悟空的修煉,是上德之士的修煉之道?!秴⑼酢吩疲系聼o為,不以察求。故用七回章節(jié)來敘述該事,是天元之功。 第二個敘事,唐三藏的修煉,是下德之士的修煉之道?!秴⑼酢吩疲碌聻橹溆貌恍?。故用九十余回章節(jié)來敘述該事,是為人元之術(shù)。 《西游記》,堪稱內(nèi)涵豐富,有一故事,必有一隱喻,都有在修煉歷程中的實事對應(yīng),所以須要我們細細的閱讀和品味,才能食髓而知味,切莫做豬八戒吃了人參了果,還要問他人孫悟空是什么味道,故被罵為“呆子”,也并不冤枉了。 《西游記》一書,非常容易購買到,全國各地新華書店應(yīng)該是都有此書的售賣。至于若想購一冊對故事情節(jié)的注解的書,那么首選就是《西游記探幽》一書。該書收錄了二部內(nèi)丹家對《西游記》的講解,可以做為攀登《西游》這座高山的一冊路線引導(dǎo)的地圖。 孫悟空→花果山出生→住了水簾洞→東勝神州斜月三星洞學(xué)道→師父菩提祖師→學(xué)會了七十二變,還有筋斗云→回了花果山→東海得金箍棒→上天庭→封弼馬溫→反出天庭→封齊天大圣→偷桃→盜酒→盜丹→返回花果山→被抓→入太上老君爐→大鬧天宮→被伏→壓在五行山。 孫悟空的修行之路。 孫悟空的修煉方法,就在“悟空”二字。 悟——心+吾 空——穴+工 我之心神和合凝聚在玄關(guān)一竅內(nèi)下工夫 唐三藏的修煉方法,就在“三藏”二字。 三藏—— 一+四=五,為一藏 二+三=五,為一藏 五+〇=五,為一藏 孫悟空 悟,本心,故能入斜月三洞(心),得菩提祖師心傳,以心印心。 空,得竅,故能筋斗云飛行空中 孫悟空,先師謂諧音“身外工” 我們所實行的功夫,實際都是唐三藏的功夫,故又為人元,以人元上接天元。 人元,人之元氣。 天元,天之元氣。 雖曰人元,但卻是以天元引領(lǐng)。 唐三藏,是董事長。 孫悟空,是總經(jīng)理。 豬八戒,是辦公室主任。 沙和尚,是后勤主任。 白龍馬,是小車司機。 這個團隊,雖然是五人,但實際骨干是孫悟空,就是身外功了 取經(jīng)途中,離了孫悟空,不采納孫悟空的意見,就被魔怪欺負,所以步步不能離開孫悟空,步步不能丟了身外功。 “吃俺孫外公一捧?!?/span> 孫悟空,〇,真空也。 一棒,|,一氣,真陽也。 妖魔,陰氣也。 吃老孫一棒,以陽氣戰(zhàn)卻陰氣也。 孫悟空手握金箍棒,如〇+|=中也。 惟守得此中,就是孫悟空手中已握上了金箍棒。 處得此和,孫悟空已揮舞上了金箍棒。 妖魔鬼怪,還敢來pK嗎? 丹功謂之——防危慮險 是的,你的身邊就有了一個保鏢,拎著棍子(丨)的孫猴子(〇)。 這陣仗,看誰敢欺負你?以后不要再牽繩溜狗,不如請個孫猴跟身邊。
吾人學(xué)返還之功,必向“身外虛空”下手,忘形盡慮,方能先天而弗違。若只向色身內(nèi)求之,則僅能后天而奉天時而已。故當(dāng)以乾坤為主,坎離為賓;法身為主,色身為賓?!段蛘嫫吩疲骸梆埶麨橹魑覟橘e”是也。此內(nèi)外賓主,先后二天界限,必須明白了當(dāng),諦信無疑,然后可行返還之功。大用現(xiàn)前,不致被色身所誤。《西游記》以豬八戒喻人之色身,種種魔障,皆由唐僧誤信其言,受其大累,此示人著于色身之害也。 《神仙綱目》載玄帝舍身巖下飛升,此實示人離色身修煉之效也。舍身云者,功夫深進,大定真空,身心不動,無論色身如刀割火炙,鉆鋸肢解,或美快麻木,酥軟跳動。我總定在外面,絲毫不動,不去理他,不去著他。永嘉《證道歌》云:“假使鐵輪頂上旋,定慧圓明終不失?!睆?zhí)摼冈疲骸叭螐乃?,不理他,莫管他,他是?/span>(各他皆指色身言),其奈我何?”果能如是,離卻色身,絲毫莫著,方是真正先天。即唐僧能步步聽悟空之言,不依八戒之語,則一切魔難,無從發(fā)生,咫尺西天,可順利前進矣。 古今丹書,發(fā)明虛空一著,最妙莫如《西游記》。孫悟空自號“孫外公”,是行者悟空色身,到身外做功之標(biāo)幟也?!吧怼O”諧音,“功、公”諧音,悟之自明。試觀唐僧一離悟空,即遭魔難。 悟空外出,每于地上畫一圓相○,請?zhí)粕劝蔡幤渲?,謂一出此圈,即生危險。此圓相即悟空之標(biāo)幟,亦身外虛空之標(biāo)幟也。 恐讀者不會其意,故復(fù)作此現(xiàn)身說法之舉。以明丹道始終須在外面虛空運用,不可絲毫起意著身也。丹道防危慮險,即是防其不能舍身,慮其不能忘形耳。若步步忘形舍身,虛無自然,若玄帝之飛升于舍身巖下,更何危險之有? 又悟空每戰(zhàn),必先向妖精致詞云:“你認識孫外公嗎?”無如這類妖精,只想吃唐僧肉,延年益壽一萬年,皆不能認識。此實譏笑,抱著色身做工夫,開關(guān)展竅,后天降升,搬運氣血,以求長生者。惟有一九頭獅子,默想片刻,笑道:“原來是他,我玄孫,你錯惹了他也?!边B說二個“他”字,能體會“虛空一著”之“他”,故稱謂師祖(獅子)。獅子與師祖,“孫外公”與“身外功”皆是諧音。意謂果是真師,必叫人從“身外虛空”下手做功,而妖精邪妄,亦自無法惹之矣。(《外身法理》) 這里,我還想引用《西游記》里的片段故事,進一步言明“心息相依”的重要和妙義。孫行者所以叫孫悟空,“身”與“孫”諧音,實即“悟空色身”之義。每逢妖精鬼怪之時,則自稱“孫外公”?!皩O外公”與“身外功”諧音,直指要到色身外虛空中去做功夫也。離開色身之外,則妖精鬼怪,自是無法干攏,而潛蹤匿跡矣。 孫行者到東海龍王處借兵器,結(jié)果借了一塊神珍鐵,號為“定海神針”。西游路上,一路除妖捉怪,皆賴此鐵之功。 何以為之定海金針? 蓋此神珍鐵,乃是一塊寶鐵,若將此鐵鎮(zhèn)于東海,則能使滄海不竭,若喻于人身,則能使尾閭不泄。尾閭不泄,而人身之滄??傻沽鞫唤咭?。 此鐵,被孫悟空借作兵器以后,叫大能通天徹地,叫小能變作繡針,故此叫作通天棍。 此神珍寶鐵,通天大棍,果何物乎? 實即我人虛空寶地先天元氣之妙喻也。惟先天元氣,其大無外,其小無內(nèi),世間有形之物,果能有此能大能小之兵器乎? 孫悟空在兵器不用時,就叫小如繡針,藏于耳朵之中,此即“以耳聽息,潛神于虛,心息相依”之象,潛神于虛,禁門被拘,則精化為氣。自然泥牛過海,馬陰藏相,而尾閭不泄,滄海不竭矣。潛神于虛,自然內(nèi)元不出,外邪不入,而妖精鬼怪盡潛蹤匿跡矣。此定海金針,通天棍妙喻之由來也。 精保氣足神全,群陰掃盡,一片純陽,至此永生不滅,萬劫長存,故孫悟空又封為齊天大圣也。其實天地有壞,這個不壞,豈僅齊天而已哉。細參《西游記探幽》,方知亦是引象譬喻,秘母言子,亦是一部很好的丹訣寶書也。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