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信非小細胞肺癌的病友們在互相的交流之中,都遇到過這樣一個問題——同樣分期、同是非小細胞肺癌患者,使用的治療方案竟然完全不一樣! 這到底是為什么? 非小細胞肺癌,包括了很多種完全不同的“疾病” 我們都知道,肺癌是世界上最高發(fā)的癌癥類型,而非小細胞肺癌是肺癌占比最高的亞型。 而事實上,非小細胞肺癌,其實是一種基于患者病理分型而定義的肺癌亞型。除小細胞肺癌以外的各類肺癌,都可以被歸入非小細胞肺癌當(dāng)中。 也因此,不論是從病理分型的角度(比如腺癌、鱗癌等),還是從分子分型的角度來看(比如EGFR突變、KRAS突變、ALK突變亞型等),非小細胞肺癌都包含了一系列完全不同類型的癌癥。 ![]() 如此巨大的差異,自然導(dǎo)致了不同患者間治療方案天差地別。 參考閱讀:非小細胞肺癌靶點全攻略 基于生物標志物的治療方案,正在改寫非小細胞肺癌治療格局 很顯然,只有更加精確地判定了癌癥患者的分型,才能有針對性地選擇療效更好的方案。從病理檢測到基因檢測,醫(yī)學(xué)的發(fā)展在癌癥這一領(lǐng)域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 ![]() 圖示為基于分子標志物陽性表達的非小細胞肺癌當(dāng)前診斷規(guī)范 這樣的發(fā)展,也逐漸使基因檢測成為了癌癥患者患病后的標準檢測項目之一。不同的生物標志物表達水平,不僅決定著患者對于靶向治療藥物的敏感性,也能夠被用于預(yù)測患者接受化療、靶向治療及免疫治療的療效。 EGFR陽性的患者,接受第三代EGFR抑制劑奧希替尼治療,中位無進展生存期長達18.9個月; ALK陽性的患者,接受第二代ALK抑制劑治療,中位無進展生存期長達34.8個月; ROS1陽性的患者,接受克唑替尼治療的中位無進展生存期為19.3個月,接受恩曲替尼治療的中位無進展生存期為19.0個月; BRAF V600E陽性的患者,接受達拉非尼聯(lián)合曲美替尼治療,中位無進展生存期為10.9個月。 除上述“老牌”標志物以外,還有多類“新興”的標志物,包括NTRK、MET、RET,以及極具研究潛力的標志物KRAS和HER2等,已經(jīng)展現(xiàn)出了值得期待的效果。 非小細胞肺癌的精準治療,正以這些標志物為核心逐步推進,改寫著當(dāng)今治療格局。 參考閱讀:非小細胞肺癌靶向及免疫藥物速查手冊 臨床試驗,只有3%的患者才知道的抗癌“秘籍” 2019年,臨床研究促進公益基金秘書長李樹婷在接受采訪時提到,在中國,只有大約3%的癌癥患者在治療的某個階段參加了臨床試驗。 臨床試驗是什么?通俗地說,一款新藥想要獲得批準上市,就必須拿出足夠說服NMPA(或者FDA等等)的療效數(shù)據(jù)來。而臨床試驗,就是得到這個數(shù)據(jù)的途徑,是這個數(shù)據(jù)從無到有的過程。 而對于患者來說,參與臨床試驗就是獲得一次在一款新藥正式上市(或正式獲準應(yīng)用于某個新適應(yīng)癥)之前,提前、免費、合規(guī)地使用這款藥物的機會。 我國患者參與臨床試驗的這個“3%”,遠遠落后于醫(yī)療水平更加發(fā)達的歐美國家,也遠遠未能達到我們的患者應(yīng)當(dāng)?shù)玫降膸椭乃健?/p> 這不僅意味著我們的患者對于臨床試驗的認知相對缺乏,也意味著,許多臨床試驗項目招不到合適的患者、許多想?yún)⒓优R床試驗的患者找不到合適的項目。而招不到足夠的患者也將導(dǎo)致臨床試驗項目進展緩慢,新藥與患者們正式見面的時間,也會不斷地推后。 癌癥患者都知道一款好藥、新藥有多重要。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之所以比同期小細胞肺癌患者更高,正是因為非小細胞肺癌有更多、療效更好的藥物可供選擇。比如EGFR突變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一代藥物耐藥之后,還有三代的奧希替尼可供選擇。 而臨床試驗則是將“未來的藥”用在當(dāng)下,讓患者提前用上新藥,為已經(jīng)用光標準治療方案的患者“解燃眉之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