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當我們?nèi)プ鲆恍┠茏屛覀冇鋹偟氖虑闀r我們體內(nèi)就會分泌多巴胺,多巴胺分泌越多快感就越強。比如吃甜食,曬太陽,聽音樂,談戀愛,還有吸煙,喝酒,玩電子游戲等。這些能讓我們快樂的行為帶給我們的是短暫的快樂,這些行為多是消耗的,放縱的,能讓我們多巴胺分泌的行為多是讓我們享受的行為,但它們是先讓自己享受后再進入痛苦狀態(tài)。 ![]() 當我們由于肉體或精神上的刺激導致體內(nèi)多巴胺濃度降低時,我們會痛苦抑郁,這時人體內(nèi)會分泌出另一種物質(zhì)作為補償,以此來穩(wěn)定我們的情緒,這就是內(nèi)啡肽。內(nèi)啡肽也能讓我們感受到愉悅,也就是說內(nèi)啡肽會讓我們從痛苦,恐懼和抑郁中獲得快感。不是有句話是這樣的嗎,所有經(jīng)歷痛苦的人都在享受痛苦,所有被抑郁折磨的人也在享受抑郁(走不出抑郁的除外)。有人在經(jīng)歷痛苦時也會感受到不可名狀的快感,甚至有人會去主動追求這種快感。這就是為什么會有人感覺明明很虐身還會去吃辣,去摳傷口處的結(jié)痂,去擠粉刺,去受虐。明明很虐心還去看恐怖片,悲情片,明明很嚇人卻還會去蹦極,坐過山去,進鬼屋。這一切的驅(qū)動力都是源自內(nèi)啡肽。 ![]() 抑郁讓人學會了放棄,痛也會產(chǎn)生快樂。所有沉浸在痛苦中的人整個意識系統(tǒng)都在經(jīng)歷多巴胺和內(nèi)啡肽的冰火兩重天,一邊是多巴胺斷崖式下降造成的極度的不適,一邊是內(nèi)啡肽飆升一帶來的劇烈快感。這種感覺讓人痛苦的同時也會讓人欲罷不能。應該說人類所有的行為最終都是為了感受愉悅和滿足感,內(nèi)啡肽的分泌也不過是服務于多巴胺。 ![]() 人類簡單的欲望放縱就可以得到滿足,而高級的欲望自律才能達成。比如吃東西,是先享受后再面對肥胖的痛苦。當一件事自己不愿做,但如果堅持做下去,結(jié)果就會覺得很愉悅。比如感覺很累想睡覺,但去慢跑后會通體舒爽。這就是被多巴胺控制的人是先享受后痛苦的人,這種人容易失敗,被內(nèi)啡肽控制的人是先痛苦后愉悅,這種人多半易成功。這就是食物帶來的短暫的幸福感遠遠比不上減肥成功后的自豪感。分泌內(nèi)啡肽讓我們先痛苦后獎勵,分泌多巴胺讓我們先享受后痛苦。常言說的好得到了也失去了,舍了也得了,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強者不是沒有欲望,相反他們有比常人更多更大的欲望,成功者都會延遲欲望獎勵,他們克制小的欲望而成就更大的欲望。 ![]() 最可怕的東西不是讓自己痛苦的東西,而是讓自己很爽的東西。多巴胺如煮青蛙的溫水,只能讓你退步,內(nèi)啡肽能緩解你的痛苦,但能讓你更上一層樓。多巴胺是放縱的,帶來的是短暫的快感,能消耗你,內(nèi)啡肽是克制的,補償?shù)模芙o你帶來持久的快樂。人最大的敵人其實是自己,個體的生命狀態(tài)是冷暖自知。當你處在狂喜去體驗它,當你陷入抑郁也去經(jīng)驗它,陰陽相生相克,萬物周而復始。生命是奇妙的,去享受生命的神奇,當你感覺身處黑暗,總有光會出現(xiàn)?!镜旧窒怼?/p> |
|
|
來自: 新用戶1635R2Ak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