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頸動脈蹼,在英文中稱為Carotid Web,對于英文中的Web,很多人的第一印象是“網(wǎng)”的意思,其實,Web,在英文中還有一個解釋,那就是“蹼”, a piece of skin that joins the toes of somebirds and animals that swim, for exampleducks and frogs。 那么,究竟什么是頸動脈蹼?

頸動脈蹼是指從頸動脈后壁突出,并延伸至動脈腔內的薄膜樣片狀物,和傳統(tǒng)的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或狹窄有著本質的區(qū)別。頸動脈蹼通常位于頸內動脈起始部,易誤診為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或者夾層。  上圖是頸動脈蹼的典型影像學表現(xiàn)。但是,很明顯,如果對頸動脈蹼沒有認識,很容易把這個影像學診斷為傳統(tǒng)的頸動脈狹窄。
 從上面頸動脈蹼的病理可以看到,這個蹼中可見富含平滑肌細胞的內膜,彈性組織增加,粘液樣變性,并不是動脈粥樣硬化(A 和 B),血栓形成(B),在蹼袋中也可見血栓形成(C)。至此,簡單的總結一下,頸動脈蹼(Carotid Web)并非傳統(tǒng)的動脈粥樣硬化性異常結構,而是血管內膜向管腔內的異常增生。自然可以理解,正常的頸動脈管腔中,增生出一個隔膜,會導致血流動力學障礙,從而引起血栓異常的形成,進而血栓脫落,導致卒中的發(fā)生。那么,如果一個腦卒中患者,你診斷除了頸動脈蹼,這個患者該如何治療呢?在2021年AHA/ASA美國腦梗死和TIA二級預防指南中,第61頁,指南與時俱進的對頸動脈蹼導致的卒中治療做出了2條推薦:頸動脈蹼是近年來新被大家重視和認識的一個頸動脈疾病,頸動脈蹼其實并不罕見,有研究表明,65歲以下不明原因卒中的患者中,10%是由頸動脈蹼所致。頸動脈蹼之所以不常被診斷,可能很多人見到了沒有意識到,簡單的認為就是頸動脈斑塊和狹窄。 雖說2021年AHA/ASA美國腦梗死和TIA二級預防指南對頸動脈蹼的治療做出了2條推薦,但是指南也明確指出——癥狀性頸動脈蹼的最佳治療方法尚不明確。抗血小板、抗凝、頸動脈支架或剝脫,究竟哪個更適合頸動脈蹼患者?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