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雖說情有冷暖,緣有聚散,可是深情的人一旦陷入情海卻難以自拔,或是回憶美好的過往,或是期待更好的未來。世上的緣雖說不是天定,卻也不是人事所能隨意改變。 見多了分合聚散,才知道天長地久其實很多時候只是一句安慰;看慣了風(fēng)花雪月,終于懂得,錯過了風(fēng)景可以故地重游,錯過了愛情,卻連夢中都難以再見。下面介紹秦觀清麗婉約的一首詞,妙語佳句,令人心醉。 南歌子 宋代:秦觀 香墨彎彎畫,燕脂淡淡勻。 揉藍(lán)衫子杏黃裙, 獨倚玉闌無語點檀唇。 人去空流水,花飛半掩門。 亂山何處覓行云? 又是一鉤新月照黃昏。 北宋詞人秦觀擅長描摹清幽冷寂的自然風(fēng)光,喜歡抒發(fā)遷客騷人的惆悵和無奈。他的詞作含蓄柔婉,追求意象的精致幽美,他用精美凝練的辭藻,傳寫出凄迷朦朧的意境。 秦觀這首詞描寫閨怨,藝術(shù)成就很高。詞的上闋色彩鮮明,與下闋的冷落荒涼恰成鮮明的對比,恰到好處地襯托了離人的孤寂。 詞的上片是一幅工筆重彩的梳妝圖,起首兩句寫女子用心打扮的情態(tài),青衫黃裙,畫眉搽粉,還把口紅圓圓地涂在唇間。只是這“獨倚玉闌無語”,卻為下文埋下情事的伏筆。既然是“獨”,卻又精心打扮,分明畫外還有一個人在,作者暗寫女子對戀人的回歸還抱有一線希望。 詞人非常善于刻畫女子的外在美,“彎彎”和“淡淡”,淋漓盡致地將女子內(nèi)心的細(xì)膩情感,通過外在的形象投射出來。然后又毫無痕跡地透露出女子內(nèi)心情感的波瀾,“獨倚玉闌無語點檀唇”,這一句一定是詞人精心構(gòu)思,思考良久才覓得的佳句。 詞的下片寫景寄情,抒發(fā)人去樓空、青春虛度的情思。風(fēng)揚花飛是殘春景象,給人以美人遲暮的暗示?!盎w”尤其觸目慟心,融凄慘的感受于尋常之景,簡潔而含蓄。 “半掩門”寫得很含蓄,仔細(xì)品味,仿佛是特意為誰留著,詞人深切地揣摩女子的心理活動,也是女子心寄對方的寫照。 詞人在下片用了幾個意象疊加,來抒寫閨怨的孤獨和惆悵。流水、飛花、亂山、行云,還有新月照黃昏。不是詞人喜歡如此堆砌辭藻,而是為了創(chuàng)作的需要。 流水無情、飛花有意,正意味著情郎遠(yuǎn)去,閨婦盼歸。一輪新月著實可愛,怎奈身旁無人相伴,只好望月興嘆,更兼黃昏暮景,惟添惆悵郁結(jié)。
結(jié)拍“亂山何處覓行云?又是一鉤新月照黃昏”兩句,“行云”在這里是比喻戀人的蹤影。由于女子心煩意亂,故視群山便成“亂山”,這是移情于物的結(jié)果。 女子最怕夜間孤苦,可偏偏又是一個黃昏來臨,“又是”二字蘊涵著這種等待和失望遠(yuǎn)不是一次了,愁怨之情溢于言表。 縱觀全詞,上片綺麗香艷,下片凄清淡遠(yuǎn),全詞語言清麗,語意婉約。秦觀真是詞界的高才,回想他的妙語佳句,總能令人深思。 比如,“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迷倒了多少癡男怨女;“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xì)如愁”,如何不讓相思人斷腸。 |
|
|
來自: 稻香居人 > 《國學(xué)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