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在小學里有一個有意思的現(xiàn)象,手工、小報等等類似的作品都是小學一、二年級的時候特別好,到了三、四年級,質(zhì)量直線下降。 為什么呢?其實家長、老師都心知肚明,一、二年級那種精美的手工作品哪里是孩子做的,根本就是家長代勞的嘛。孩子剛剛上學,家長都鉚足了勁想讓孩子在學校得到表揚,在學校被老師多關(guān)注一點,手工作品、畫小報這些事,憑一、二年級的孩子自己做出來的肯定不理想,那就爸爸媽媽親自上陣。 過不了多久,家長就會發(fā)現(xiàn)這些作業(yè)時常會有,但是耐心和時間不是常有,于是慢慢的,有些家長就隨孩子自己去做了,這時候孩子自己真實的水平才顯現(xiàn)出來。 我們常說,一二年級的孩子學習是要家長“幫助”的,再大一點就由“幫”到“扶”,最后到“放”。但是很多家長誤會了這個“幫”字,到底怎么辦?幫什么? 2 我遇到過一個家長,她是全職媽媽,只要孩子放學回來她就一直陪著孩子學習,孩子今天學了什么,哪里不懂她都一清二楚,孩子做作業(yè)她就坐在旁邊把他各種作業(yè)本、練習紙上的錯題抄一遍,等孩子回家作業(yè)做完了,就讓他把這些錯題再做一遍。在她的陪伴下,孩子一直到三年級成績都很不錯。 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他不再那么聽媽媽的話,媽媽管得筋疲力盡,后來媽媽說,那我就放手吧,什么都你自己來。后果可想而知,孩子的成績一落千丈。 你說這家長不負責嗎?肯定不是。很多家長都做不到像她這樣如此關(guān)心孩子,但錯就錯在,她“幫”錯了。幫,不是代勞,而是指發(fā)現(xiàn)孩子的問題并告訴他方法,在孩子不會的時候給予指導。 如果這位媽媽在孩子還小的時候指導孩子該怎么去復習、怎么去鞏固、怎么去安排放學后的時間,可能一開始沒有那么順利,但是就在這樣的過程中,孩子慢慢在學會自己該怎么去做,而不是一切由媽媽代勞,什么都聽媽媽的安排。就算孩子一直聽話,可他總有一天學的知識會超出父母的認知,父母那時候該怎么去安排?唯有教方法,孩子才能有所成長。 3 千萬不要因為想要讓孩子在學校受到表揚,就包辦他的事情,你畫的畫再好,你做的手工再精美,那也是你的,孩子沒有半點付出卻得到了表揚,不僅僅什么都沒學到,反而感受到了不勞而獲的快樂,這會讓孩子養(yǎng)成什么樣的習慣呢? 另外,做父母的要忍得住。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很多時候父母插手幫忙是因為看不下去孩子做得那么慢還那么糟糕,有時候?qū)嵲谌滩蛔【蜁退觥?/strong>我們得記住,不管孩子做成什么樣,只要他在努力學習,你都要接受,沒有一個孩子一開始就會把一件事做完美,否則何來成長這一說? 4 很多時候我們會抱怨老師布置這些動手作業(yè),真的太煩了,又要耗去家長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那是因為我們陷入了誤區(qū),我們默認為這種作業(yè)就是給家長的,其實不是,老師的本意是提升孩子自己的動手能力。但有的時候家長看到別人家的孩子做得那么好就擔心自己孩子做不好被批評,于是,家長間就開始了“做手工”內(nèi)卷,“畫小報”內(nèi)卷,卷著卷著,這些事情就失去了它原本的意義。 我們得看到這些事情背后真正的用意,然后耐心教孩子怎么做,忍住自己想去幫一把的沖動,別和其他家孩子比,慢慢的,你會發(fā)現(xiàn),孩子會做了,并且越來越好了。 因此,我們要擺正對“幫”的態(tài)度,幫是教方法,是指導,不是指揮,不是代辦。指導出來的孩子會成長,代辦出來的孩子只會依賴。不一樣的“幫”養(yǎng)成不一樣的孩子。 點個“在看”,把我們“設(shè)為星標”! 這樣就不會錯過每天的推送啦! |
|
|